一种新型供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68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供电柜,包括由隔板、顶板和横梁形成的电缆室;隔板竖直设置,隔板置于顶板与横梁之间,隔板上端面与顶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在第二间隙处设置有环氧树脂材料,第一顶板上设置有用于U相、V相和W相三相线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相邻通孔的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缆室顶板出线口开槽口,在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置环氧树脂材料以及在顶板与隔板之间设置间隙,使U、V、W在电流过大或不平衡时无法形成涡流。

A new type of power supply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供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供电柜。
技术介绍
当供电柜柜体结构均采用钢板制造时,在水平主母线附近会形成闭合回路。当主母线电流很大或不平衡时,在闭合的金属回路中仍然会产生磁感应(涡流)现象,导致金属结构件振动、发热,影响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当主母线电流很大或不平衡时,在闭合的金属回路中仍然会产生磁感应现象,导致金属结构件振动、发热,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供电柜,该供电柜通过切断闭合回路,降低大电流的影响。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供电柜,包括由隔板、顶板和横梁形成的电缆室;由侧横梁和底板形成的储能室,所述储能室用于放置储能设备由侧支撑梁和侧壁形成的供电室,所述供电室用于放置所述储能设备与电缆的连接件;所述隔板竖直设置,所述隔板置于所述顶板与横梁之间,所述隔板上端面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间隙处设置有环氧树脂材料,所述第一顶板上设置有用于U相、V相和W相三相线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相邻通孔的槽口。进一步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电缆室分为第一电缆室和第二电缆室,所述U相、V相穿过第一电缆室通向所述供电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室内置有储能电池,所述供电室内置有电池储放设备,所述供电室底板上设有滑轨,所述电池储放设备置于滑轨上,所述电池储放设备通过滑轨抽拉出所述供电室。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储放设备设有若干格室,每格室之间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连通相邻格室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通电机构,所述通电机构为插线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板对应第一电缆室,所述第二顶板对应第二电缆室。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缆室顶板出线口开槽口,在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置环氧树脂材料以及在顶板与隔板之间设置间隙,使U、V、W在电流过大或不平衡时无法形成涡流。本技术使得配电柜内部形成的闭合磁路被切断,有效的降低了导磁金属闭合回路在通过大电流或不平衡电流时,对配电设备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中新型供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中新型供电柜的顶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室,2、储能室,3、供电室,4、第一顶板,5、第二顶板,6、底板,7、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第三通孔,12、第一槽口,13、第二槽口,14、第二间隙,15、侧支撑梁,16、横梁,17、侧壁,18、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新型供电柜,包括由隔板、顶板和横梁16形成的电缆室1、由侧横梁16和底板6形成的储能室2、由侧支撑梁15和侧壁17形成的供电室3,储能室2用于放置储能设备供电室3用于放置储能设备与电缆的连接件;隔板竖直设置,隔板置于顶板与横梁16之间,隔板上端面与顶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顶板包括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5,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5之间设有第二间隙14,在第二间隙14处设置有环氧树脂材料,第一顶板4上设置有用于U相、V相和W相三相线穿过的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和第三通孔11,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和第三通孔11之间设置有连通相邻通孔的槽口即缺口,分别包括连接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和第一槽口12,连接第二通孔10和第三通孔11的第二槽口13。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电缆室1分为第一电缆室1和第二电缆室1,U相、V相穿过第一电缆室1通向供电室3。供电室3中的供电设备通过线缆通向供电室3,两者在供电室3内通过连接件连接供电,W相穿过第二电缆室1通向供电室3,U相、V相与W相分开增加安全性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为通电机构,通电机构为插线板。第一隔板7与第二隔板8相对设置,第一隔板7与第二隔板8与横梁16之间设有间隙。防止相邻两室之间产生闭合回路,进而导致涡流。供电室3内置有储能电池,供电室3内置有电池储放设备,供电室3底板6上设有滑轨18,电池储放设备置于滑轨18上,电池储放设备通过滑轨18抽拉出供电室3。电池储放设备设有若干格室,每格室之间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散热板,散热板上设有连通相邻格室的通孔。供电设备通过电池储放设备置于储能室2中便于取放、安装和维修,另每格室之间设置有相互贯通的散热板便于供电设备的散热。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实施例的内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所作的任何变化和更改,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供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n由隔板、顶板和横梁形成的电缆室;/n所述隔板竖直设置,所述隔板置于所述顶板与横梁之间,所述隔板上端面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间隙处设置有环氧树脂材料,所述第一顶板上设置有用于U相、V相和W相三相线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相邻通孔的槽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供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隔板、顶板和横梁形成的电缆室;
所述隔板竖直设置,所述隔板置于所述顶板与横梁之间,所述隔板上端面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间隙处设置有环氧树脂材料,所述第一顶板上设置有用于U相、V相和W相三相线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相邻通孔的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供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侧横梁和底板形成的储能室,由侧支撑梁和侧壁形成的供电室,所述储能室用于放置储能设备所述供电室用于放置所述储能设备与电缆的连接件;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电缆室分为第一电缆室和第二电缆室,所述U相、V相穿过第一电缆室通向所述供电室。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雪江祥军赵飞王君杰朱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浦镇海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