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637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若干电池模块,所有电池模块排成平行且靠拢的两列;在每个电池模块的顶面设有上下两级沉台;两列电池模块的下级沉台及对应的侧壁合围在一起构成沿列长度方向的沟槽;每块电池模块上级沉台的底面和下级沉台的侧壁沿所在列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在每排的电池模块中,相邻两电池模块的上级沉台之间设有一块串联铜排;任意一列电池模块的任一串联铜排向相对的另一列电池模块的正对的串联铜排方向水平延伸以形成搭接板,所有搭接板组合在一起构成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固定有BMS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模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且能量密度高。

A new energy vehicle battery module that can be changed quickly by one h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市面上常见新能源汽车为纯电动汽车,是一种主要采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现有的电池模组的形状不规则,一种电池模块仅适用于一种电动汽车,通用性差;而且现有的电池模组功率大、重量大、充电时间长,并且需要利用专用的充电站或充电桩进行充电,而在乡镇等地方无充电站和充电桩,并且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需要经过统一规划才能建设,不但投入成本高,而且周期长,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应用。并且现有的电池与BMS电池管理系统分开设置,增加了传感线束,降低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小、重量轻、结构设计合理、通用性强的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若干电池模块、若干串联铜排和BMS电池管理系统;所有电池模块排成平行且靠拢的两列,两列电池模块的数量相等且一一正对;在每个电池模块的顶面设有上下两级沉台,所有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高度和宽度对应一致;每列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整体连通形成无隔断的大沉台;两列电池模块的下级沉台及对应的侧壁合围在一起构成沿列长度方向的沟槽;在每块电池模块上级沉台的底面和下级沉台的侧壁沿所在列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每排电池模块中相邻的两电池模块相邻侧的极性相反;在每排的电池模块中,相邻两电池模块的上级沉台之间设有一块串联铜排,串联铜排同时搭接在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一个的正极上和另一个的负极上以将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串联,由此每列的所有电池模块依次通过串联铜排串联在一起形成电池模块列,每列电池模块列端部的正极构成该列的正极,端部的负极构成该列的负极;两电池模块列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并且其中一端通过串联铜排将两电池模块列串联,两电池模块列另一端剩下的正极和负极构成电池模组的正极和负极。任意一列电池模块的任一串联铜排向相对的另一列电池模块的正对的串联铜排方向水平延伸以形成搭接板,所有搭接板组合在一起构成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固定有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将所述沟槽上方封盖。进一步地,两列电池模块的纵向两端各设有一安装固定板,每个电池模块相同位置设有沿电池模组纵向的贯穿孔,两安装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与两列电池模块贯穿孔对应的通孔,然后通过两个螺杆分别依次穿过一端的安装固定板的通孔、对应列电池模块的贯穿孔和另一端安装固定板对应的通孔,并在两安装固定板外侧的两螺杆上分别安装紧固螺栓,以将所有电池模块固定连接成一整体。进一步地,每个电池模块由正极板、负极板、支架和若干18650电芯组成,每个18650电芯沿电池模组纵向方向水平设置,所有18650电芯上下重叠设置且所有18650电芯正极位于一端,负极位于另一端,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每个18650电芯对应的支撑孔,每个18650电芯放置在对应的支撑孔内从而将所有18650电芯进行支撑;所述正极板设置在所有18650电芯正极一端并与每个18650电芯正极固定,所述负极板设置在所有18650电芯负极一端并与每个18650电芯负极固定,正极板和负极板固定在支架表面;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向电池模块上级沉台的底面和下级沉台的侧壁翻折从而形成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进一步地,在支撑平台下方的沟槽内设置有BMS元器件,所述BMS元器件与BMS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进一步地,在壳体外设有提手,便于用手操作实现快换。进一步地,电池模组的重量为8~10Kg。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有八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电池模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根据不同汽车的底盘高度,组装得到合适的电池模组;同时,两列电池模块之间设有沟槽,便于放置BMS元器件和设置BMS电池管理系统,有利于BMS电池管理系统和传感器一体设计,有效增强了可靠性;并且能有效节省空间,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2、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功率小、重量轻,可直接应用现有国家电网建设的充电系统对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同时在更换过程中重量轻更便于快换。附图说明图1-电池模块轴视图。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主视图。图4-本技术仰视图。图5-本技术俯视图。图6-本技术侧视图。图7-壳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池模块;11-电芯;12-正极板;13-负极板;14-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2-串联铜排;3-BMS电池管理系统;4-安装固定板;5-紧固螺栓;6-螺杆;7-壳体;8-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包括壳体7,在壳体内设有若干电池模块1、若干串联铜排2和BMS电池管理系统3;所有电池模块排成平行且靠拢的两列,两列电池模块的数量相等且一一正对;在每个电池模块的顶面设有上下两级沉台,所有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高度和宽度对应一致;每列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整体连通形成无隔断的大沉台;两列电池模块的下级沉台及对应的侧壁合围在一起构成沿列长度方向的沟槽;在每块电池模块上级沉台的底面和下级沉台的侧壁沿所在列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每排电池模块中相邻的两电池模块相邻侧的极性相反;在每排的电池模块中,相邻两电池模块的上级沉台之间设有一块串联铜排,串联铜排同时搭接在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一个的正极上和另一个的负极上以将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串联,由此每列的所有电池模块依次通过串联铜排串联在一起形成电池模块列,每列电池模块列端部的正极构成该列的正极,端部的负极构成该列的负极;两电池模块列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并且其中一端通过串联铜排将两电池模块列串联,两电池模块列另一端剩下的正极和负极构成电池模组的正极和负极。这样,因电池模块为长方体结构,可以根据汽车底盘的高低来组装电池模组,只需要对电池模块进行旋转,从而调节电池模块上级沉台和下级沉台的位置,调整后上级沉台变成下级沉台,下级沉台变成上级沉台,进而调整形成电池模块的高度和宽度,使得在不改变其他工装模具的情况下只需要改变用于容纳电池模块的壳体就可以得到两种不同形状大小的电池模组。只需要在安装串联铜排时,所述串联铜排始终安装在电池模块的上级沉台上,位于电池模块下级沉台的侧壁上的正负极板不用。任意一列电池模块的任一串联铜排向相对的另一列电池模块的正对的串联铜排方向水平延伸以形成搭接板,所有搭接板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若干电池模块、若干串联铜排和BMS电池管理系统;所有电池模块排成平行且靠拢的两列,两列电池模块的数量相等且一一正对;在每个电池模块的顶面设有上下两级沉台,所有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高度和宽度对应一致;每列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整体连通形成无隔断的大沉台;两列电池模块的下级沉台及对应的侧壁合围在一起构成沿列长度方向的沟槽;在每块电池模块上级沉台的底面和下级沉台的侧壁沿所在列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每排电池模块中相邻的两电池模块相邻侧的极性相反;在每排的电池模块中,相邻两电池模块的上级沉台之间设有一块串联铜排,串联铜排同时搭接在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一个的正极上和另一个的负极上以将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串联,由此每列的所有电池模块依次通过串联铜排串联在一起形成电池模块列,每列电池模块列端部的正极构成该列的正极,端部的负极构成该列的负极;两电池模块列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并且其中一端通过串联铜排将两电池模块列串联,两电池模块列另一端剩下的正极和负极构成电池模组的正极和负极;/n任意一列电池模块的任一串联铜排向相对的另一列电池模块的正对的串联铜排方向水平延伸以形成搭接板,所有搭接板组合在一起构成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固定有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将所述沟槽上方封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若干电池模块、若干串联铜排和BMS电池管理系统;所有电池模块排成平行且靠拢的两列,两列电池模块的数量相等且一一正对;在每个电池模块的顶面设有上下两级沉台,所有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高度和宽度对应一致;每列电池模块的两级沉台整体连通形成无隔断的大沉台;两列电池模块的下级沉台及对应的侧壁合围在一起构成沿列长度方向的沟槽;在每块电池模块上级沉台的底面和下级沉台的侧壁沿所在列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池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每排电池模块中相邻的两电池模块相邻侧的极性相反;在每排的电池模块中,相邻两电池模块的上级沉台之间设有一块串联铜排,串联铜排同时搭接在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一个的正极上和另一个的负极上以将该相邻两电池模块串联,由此每列的所有电池模块依次通过串联铜排串联在一起形成电池模块列,每列电池模块列端部的正极构成该列的正极,端部的负极构成该列的负极;两电池模块列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并且其中一端通过串联铜排将两电池模块列串联,两电池模块列另一端剩下的正极和负极构成电池模组的正极和负极;
任意一列电池模块的任一串联铜排向相对的另一列电池模块的正对的串联铜排方向水平延伸以形成搭接板,所有搭接板组合在一起构成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固定有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将所述沟槽上方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单手快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列电池模块的纵向两端各设有一安装固定板,每个电池模块相同位置设有沿电池模组纵向的贯穿孔,两安装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与两列电池模块贯穿孔对应的通孔,然后通过两个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昌洪李佳晋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立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