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631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其中,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用于连接电池本体;所述盖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孔,以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且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以及盖片,可动地设于所述盖板,所述盖片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盖片避让所述通孔,以便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或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盖片遮盖所述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简化密封工序,同时大大节约人力及时间,同时避免相关技术中密封塞切换造成的电池的电芯被污染的问题。

Battery cover assembly an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一般动力锂电池盖板的注液孔都是在盖板主体上直接加工出一个小通孔,当电池盖板与电池壳体组装好后通过盖板上的小通孔往电池里面注入电解液,注液结束后用一个密封塞将注液孔塞住,待后续化成分容陈化等一系列工艺结束后用激光焊接的方式把金属塞子和电池盖板焊成一体。而在化成分容过程中,需要多次将密封塞取下,排出电池内部的气体,以避免造成电池内部的压强增大,耗费人力及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用于缓解电池组装操作复杂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包括:盖板,用于连接电池本体;所述盖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孔,以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且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以及盖片,可动地设于所述盖板,所述盖片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盖片避让所述通孔,以便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或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盖片遮盖所述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片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盖片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工位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盖片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工位遮盖所述通孔,且所述盖片的部分部位位于所述第一槽内,部分部位位于所述第二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设于所述盖板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连通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盖板的外部;所述电池盖板组件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盖片,所述推动件的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三槽位于所述盖板的外部;所述推动件被构造为沿所述第三槽滑动,以推动所述盖片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盖板组件包括密封填料,所述密封填料被构造为在所述盖片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填充在所述通孔内,以将所述盖片与所述盖板密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二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设于所述盖板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沿所述盖片移动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槽沿所述盖片移动方向的尺寸。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电池本体和上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和可动地设于盖板的盖片,通过可动地设于盖板上的盖片,在需要遮盖通孔时,将盖片移动至第二工位,在需要向电池本体注入电解液,或者在需要将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时,将盖片移动至第一工位,操作方便,简化密封工序,同时大大节约人力及时间,同时避免相关技术中密封塞切换造成的电池电芯被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局部放大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盖板;2-通孔;21-第一孔;22-第二孔;3-盖片;4-第一槽;5-第二槽;6-第三槽;7-推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电池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其包括盖板1和盖片3。盖板1用于连接电池本体。可选地,盖板1设置在电池本体的顶面。盖板1上还设有分别用于电池本体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的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盖板1设有通孔2。在盖板1设于电池本体的情况下,通孔2连通电池本体上的孔,通过盖板1上的通孔2和电池本体上的孔向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且通过盖板1上的通孔2和电池本体上的孔将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防止电池本体内的压强增大。盖片3可动地设于盖板1。盖片3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盖片3在第一工位,盖片3避让通孔2,以便通过通孔2向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或将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盖片3在第二工位,盖片3遮盖通孔2,避免电池内部被污染。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可动地设于盖板1上的盖片3,能够在需要遮盖通孔2时,将盖片3移动至第二工位,在需要向电池本体注入电解液,或者在需要将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时,将盖片3移动至第一工位,操作方便,避免相关技术中密封塞切换造成电池的电芯被空气污染的问题,简化密封工序,同时大大节约人力及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池注液、化成分容等工序完毕,将盖片3遮盖通孔2,且将盖片3与盖板1焊接固定,取代相关技术中的密封钉及密封塞,避免钉体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落进入电池内部引起短路等问题。可选地,盖片3经自动化铆合安装于盖板1。在一些实施例中,盖片3的覆盖面积大于通孔2的面积。可选地,盖片3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可选地,盖片3的外边缘超出通孔2的外边缘2mm~3mm。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设有与通孔2连通的第一槽4和第二槽5。盖片3被构造为在第一工位位于第一槽4内,以避让通孔2。盖片3被构造为在第二工位遮盖通孔2,且盖片3的部分部位位于第一槽4内,部分部位位于第二槽5内,以完全覆盖通孔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4和第二槽5设于盖板1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上设有第三槽6,第三槽6连通第一槽4与盖板1的外部。电池盖板组件还包括推动件7,推动件7的一端连接盖片3,推动件7的另一端经过第三槽6位于盖板1的外部;推动件7被构造为沿第三槽6滑动,以推动盖片3位于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可选地,盖片3和推动件7的材质与盖板1的材质一样。可选地,推动件7与盖片3的远离第二槽5的端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盖片3的直径或边长小于盖板1的宽度大于通孔2的直径。因此,推动件7的位置可根据盖片3的大小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可选地,盖片3的边长或直径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盖板(1),用于连接电池本体;所述盖板(1)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用于连通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孔,以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且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以及/n盖片(3),可动地设于所述盖板(1),所述盖片(3)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盖片(3)避让所述通孔(2),以便通过所述通孔(2)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或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盖片(3)遮盖所述通孔(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1),用于连接电池本体;所述盖板(1)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用于连通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孔,以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且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以及
盖片(3),可动地设于所述盖板(1),所述盖片(3)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盖片(3)避让所述通孔(2),以便通过所述通孔(2)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或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盖片(3)遮盖所述通孔(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3)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通孔(2)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设有与所述通孔(2)连通的第一槽(4)和第二槽(5);
所述盖片(3)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工位位于所述第一槽(4)内;
所述盖片(3)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工位遮盖所述通孔(2),且所述盖片(3)的部分部位位于所述第一槽(4)内,部分部位位于所述第二槽(5)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和所述第二槽(5)设于所述盖板(1)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乾乾曾梦丝魏文飞吴西燚李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