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及具有该连接配件的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04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及具有该连接配件的帐篷,其中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包括固定件和扣钩,扣钩包括内侧和外侧,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帐篷架杆的端部,固定件的外端具有用于与扣钩的内侧进行勾挂配合的勾挂部、以及用于对勾挂在所述勾挂部上的扣钩的外侧进行限定的限位部,扣钩通过连接系带与帐篷面料连接,借助扣钩穿过限位部和勾挂部之间的空间而勾挂在勾挂部上,使扣钩固定连接在固定件上,实现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的帐篷。此,结构简单,可以确保固定连接牢固、可靠、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及具有该连接配件的帐篷
本技术涉及帐篷的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帐篷的架顶和面料之间是采用绑绳、魔术扣、锁螺丝或者塑料卡片等方式进行固定,其操作繁琐且拆装不够方便,也不够美观。后有业者设计了一种方便拆装的固定结构,在帐篷布上通过连接系带缝制扣钩,在帐篷支架的顶杆端部固定安装一个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容纳扣钩的凹槽,固定件的后端部设有空腔用于安装帐篷支架顶杆,其前端部依次设有前阻挡件、中间柱和后阻挡件,中间柱的尺寸略小于前阻挡件和后阻挡件的尺寸以形成一可容纳扣钩的凹槽。由于扣钩具有弹性,安装时将固定件的中间柱挤压进扣钩并锁紧在内部,借助前阻挡件和后阻挡件限制扣钩沿顶杆轴向方向的移动,这样就可以将帐篷布安装在帐篷支架顶杆上;拆卸时,只需要轻轻挤压扣钩就可以将中间柱挤出,操作简单方便。但是,上述固定结构在使用中,因扣钩具有开口,扣钩组装在凹槽中后在顶杆径向方向特别是在上方没有阻挡,受帐篷支架顶杆的向上拉力和帐篷布向下的重力作用,扣钩容易出现变形,导致扣钩的开口变大,使扣钩从中间柱上滑脱,造成固定连接失效,直接影响帐篷的正常使用,甚至出现帐篷坍塌伤及篷中人员的不安全现象。此外,由于扣钩勾挂于固定件中间柱中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二者可任意角度转动,在实际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常有因转动数圈而发生缠绕的不良现象。而且,扣钩容易受帐篷布拉扯而发生扭转,影响连接。同时,现有扣钩与固定件的勾挂配合后是呈基本垂直的角度,在实际使用中,也会因受帐篷布拉扯而发生扣钩与中间柱的勾挂部发生磨损发生。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固定结构在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深入构思,积极研究,改良,试验,而开发出本设计,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及具有该连接配件的帐篷,以确保帐篷面料和架杆固定连接牢固、可靠、有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出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包括固定件和扣钩,扣钩包括内侧和外侧,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帐篷架杆的端部,固定件的外端具有用于与扣钩的内侧进行勾挂配合的勾挂部、以及用于对勾挂在所述勾挂部上的扣钩的外侧进行限定的限位部,扣钩通过连接系带与帐篷面料连接,借助扣钩穿过限位部和勾挂部之间的空间而勾挂在勾挂部上,使扣钩固定连接在固定件上,实现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勾挂部、限位部及固定件的外端形成环状封闭的钩环。优选的,所述钩环的环孔呈左右贯通状。优选的,所述钩环的环孔沿架杆轴向宽度略大于扣钩的宽度,钩环的环孔沿架杆径向宽度略大于扣钩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勾挂部与固定件的轴向呈10°-25°的夹角设置,从而勾挂在所述勾挂部上的扣钩与固定件具有65°-80°夹角倾斜。优选的,所述扣钩的底部具有通孔供连接系带穿过固定。优选的,所述扣钩配备有分体成型的座体,通孔形成在座体上,座体的上方开设插孔,扣钩的底部形成弹性插头,弹性插头在轴向形成弹性剖口而在径向形成缩颈段,弹性插头插入插孔中,借助插孔与缩颈段配合使扣钩固定在座体上。优选的,所述扣钩的外侧表面还设有加强筋。以及提出一种帐篷,包括帐篷面料和架杆,所述架杆的至少一根与所述帐篷面料是通过如上所述的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进行连接的。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时,将扣钩穿过限位部和勾挂部之间的空间,扣钩可以顺利勾挂在固定件的勾挂部上,由此实现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拆卸时,只需要顺势将扣钩从勾挂部上退出,使扣钩和固定件分离,就可以将帐篷面料从架杆上卸下来,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中,扣钩组装在固定件的勾挂部上并受限位部进行限位约束,即使受帐篷架杆的向上拉力和帐篷面料向下的重力作用,扣钩因受到限位部在架杆径向的阻挡也无法产生变形,扣钩的开口不会变大,扣钩更无法从钩环上滑脱,可确保固定连接牢固、可靠、有效,保证帐篷的正常使用,使用更安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件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的扣钩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扣钩俯视图。标号说明扣钩1,通孔11,座体12,插孔13,弹性插头14,弹性剖口15,缩颈段16,加强筋17,扣钩1的宽度c,扣钩1的厚度d;固定件2,外端201,勾挂部211,限位部212,钩环21,空腔22,轴向宽度a,径向宽度b,夹角α;面料10;架杆20;连接系带3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帐篷面料10和架杆20的连接配件,包括固定件2和扣钩1。扣钩1包括内侧101和外侧102。固定件2固定安装在帐篷架杆20的端部,固定件2的外端具有用于与扣钩1的内侧101进行勾挂配合的勾挂部211、以及用于对勾挂在所述勾挂部211上的扣钩1的外侧102进行限定的限位部212。扣钩1通过连接系带30与帐篷面料10连接,借助扣钩1穿过限位部212和勾挂部211之间的空间而勾挂在勾挂部211上,使扣钩1固定连接在固定件2上,实现帐篷面料10和架杆20之间的连接。该实施中,帐篷面料10通常可选用防水的高纺织密度的布料制作,从而该实施例是的扣钩1通过缝制于帐篷面料10上的连接系带30进行连接。虽然,只要选用外端具有勾挂部211和限位部212的任意固定件2结构都能实现,如“ㄈ”型结构。但,为了进一步便于生产制造且保证勾挂部211的勾挂可靠和限位部212的限位可靠,所述勾挂部211、限位部212及固定件2的外端201形成环状封闭的钩环结构,即采用钩环21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安装时,将扣钩1穿过钩环21的环孔(即勾挂部211和限位部212之间的空间),扣钩1可以顺利勾挂在固定件2的钩环21的勾挂部211上,由此可以牢固地将帐篷面料10安装在架杆20上。拆卸时,只需要顺势将扣钩1从环孔中退出,使扣钩1和固定件2分离,就可以将帐篷面料10从架杆20上卸下来,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的实施例在使用中,扣钩1因为受到钩环21的限位部212在架杆20径向的阻挡,即使受帐篷架杆20的向上拉力和帐篷面料10向下的重力作用,也无法产生变形,扣钩1的开口不会变大,更无法从钩环21上滑脱,可确保固定连接牢固、可靠、有效,保证帐篷的正常使用,使用更安全。同时,也因为扣钩1因为受到钩环21的限位部212的限位阻挡,扣钩1无法转动超过360°,从而也避免了现有结构的缠绕不良现象的发生。为了方便固定件2安装固定,所述固定件2的内端设有空腔22,帐篷架杆20插入空腔22中,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和扣钩,扣钩包括内侧和外侧,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帐篷架杆的端部,固定件的外端具有用于与扣钩的内侧进行勾挂配合的勾挂部、以及用于对勾挂在所述勾挂部上的扣钩的外侧进行限定的限位部,扣钩通过连接系带与帐篷面料连接,借助扣钩穿过限位部和勾挂部之间的空间而勾挂在勾挂部上,使扣钩固定连接在固定件上,实现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和扣钩,扣钩包括内侧和外侧,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帐篷架杆的端部,固定件的外端具有用于与扣钩的内侧进行勾挂配合的勾挂部、以及用于对勾挂在所述勾挂部上的扣钩的外侧进行限定的限位部,扣钩通过连接系带与帐篷面料连接,借助扣钩穿过限位部和勾挂部之间的空间而勾挂在勾挂部上,使扣钩固定连接在固定件上,实现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挂部、限位部及固定件的外端形成环状封闭的钩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的环孔呈左右贯通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的环孔沿架杆轴向宽度略大于扣钩的宽度,钩环的环孔沿架杆径向宽度略大于扣钩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面料和架杆的连接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挂部与固定件的轴向呈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南庆陈鸣
申请(专利权)人: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