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959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包括钢护筒(1),在钢护筒(1)的上部外侧固定有一个圆环形的水平支撑板(2),并在水平支撑板(2)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圆筒式垂直支撑(3),在水平支撑板(2)下方以及钢护筒(1)与圆筒式垂直支撑(3)之间固定有固定加劲板(4),固定加劲板(4)垂直于水平支撑板(2)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平支撑板、圆筒式垂直支撑和固定加劲板增大钢护筒与土体的各个方向上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土体对钢护筒的支撑力,更好地加强了钢护筒的稳定性和有效地防止钢护筒产生沉降或偏位。

A device for preventing settlement deviation of bored steel pile casing in soft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属于建筑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同时越来越多新开发地区地基条件较差,钻孔灌注桩在高层、超高层的建筑物和重型构筑物中广泛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所埋设钢护筒的垂直度和稳定性是首要控制要素,因钢护筒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烂桩头以及桩偏位屡见不鲜。本技术针对钢护筒设置防沉降、偏位装置,可有效保证钢护筒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灌注桩施工所采用的钢护筒不进行加固措施,施工时往往容易由于钢护筒的不均匀沉降出现桩头塌孔和桩偏位的现象,并导致钢护筒失稳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包括钢护筒,在钢护筒的上部外侧固定有一个圆环形的水平支撑板,并在水平支撑板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圆筒式垂直支撑,在水平支撑板下方以及钢护筒与圆筒式垂直支撑之间固定有固定加劲板,固定加劲板垂直于水平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述装置中,所述固定加劲板靠近圆筒式垂直支撑一侧的高度小于圆筒式垂直支撑的长度。上述装置中,所述固定加劲板靠近钢护筒一侧的高度大于靠近圆筒式垂直支撑一侧的高度。上述装置中,所述固定加劲板厚度为15~20mm,数量为2~4块。上述装置中,圆筒式垂直支撑的长度为400~700mm。上述装置中,钢护筒的上端面到固定在钢护筒上部外侧的水平支撑板的上表面的距离为200~300mm。上述装置中,圆筒式垂直支撑的直径大于钢护筒的直径。上述装置中,圆筒式垂直支撑的直径大于钢护筒的直径600~1200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方法及装置通过采用在钢护筒周围设置的水平支撑板、圆筒式垂直支撑以及下部的固定加劲板,可更好的整体加固钢护筒,有效地防止了钢护筒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桩头塌孔或灌注桩偏位等问题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护筒,2-水平支撑板,3-圆筒式垂直支撑,4-固定加劲板,L-圆筒式垂直支撑的长度,D-钢护筒上端面到固定在钢护筒上部外侧的水平支撑板上表面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是根据下述的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方法所构成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是在将钢护筒1埋设于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的土体中前,预先在钢护筒1的上部外侧固定一个圆环形的水平支撑板2,并在水平支撑板2的外端固定一个圆筒式垂直支撑3,同时将固定加劲板4连接在水平支撑板2下方以及钢护筒1与圆筒式垂直支撑3之间,并使固定加劲板4垂直于水平支撑板2的下表面;然后将固定有水平支撑板2、圆筒式垂直支撑3和固定加劲板4的钢护筒1埋设于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的土体中,使水平支撑板2紧贴在土体上,并使圆筒式垂直支撑3和固定加劲板4插入进钢护筒1周边的土体中,这样即可借助水平支撑板2、圆筒式垂直支撑3和固定加劲板4增大钢护筒1与土体的各个方向上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土体对钢护筒1的支撑力,更好地加强了钢护筒1的稳定性和有效地防止钢护筒1产生沉降或偏位。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本技术的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钢护筒1,在钢护筒1的上部外侧固定有一个圆环形的水平支撑板2,并在水平支撑板2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圆筒式垂直支撑3,在水平支撑板2下方以及钢护筒1与圆筒式垂直支撑3之间固定有固定加劲板4,固定加劲板4垂直于水平支撑板2的下表面;制作时,最好使固定加劲板4靠近圆筒式垂直支撑3一侧的高度小于圆筒式垂直支撑3的长度L,并使固定加劲板4靠近钢护筒1一侧的高度大于靠近圆筒式垂直支撑3一侧的高度;固定加劲板4可采用厚度为15~20mm的钢板制作,其数量为2~4块,并按均匀分布焊接固定在水平支撑板2下方以及钢护筒1与圆筒式垂直支撑3之间;将圆筒式垂直支撑3的长度L控制在400~700mm的范围;将钢护筒1的上端面到固定在钢护筒1上部外侧的水平支撑板2的上表面的距离D控制在200~300mm的范围;圆筒式垂直支撑3的直径应大于钢护筒1的直径,在通常情况下,使圆筒式垂直支撑3的直径大于钢护筒1的直径600~1200mm即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包括钢护筒(1),其特征在于:在钢护筒(1)的上部外侧固定有一个圆环形的水平支撑板(2),并在水平支撑板(2)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圆筒式垂直支撑(3),在水平支撑板(2)下方以及钢护筒(1)与圆筒式垂直支撑(3)之间固定有固定加劲板(4),固定加劲板(4)垂直于水平支撑板(2)的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包括钢护筒(1),其特征在于:在钢护筒(1)的上部外侧固定有一个圆环形的水平支撑板(2),并在水平支撑板(2)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圆筒式垂直支撑(3),在水平支撑板(2)下方以及钢护筒(1)与圆筒式垂直支撑(3)之间固定有固定加劲板(4),固定加劲板(4)垂直于水平支撑板(2)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加劲板(4)靠近圆筒式垂直支撑(3)一侧的高度小于圆筒式垂直支撑(3)的长度(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钢护筒防沉降偏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加劲板(4)靠近钢护筒(1)一侧的高度大于靠近圆筒式垂直支撑(3)一侧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地质灌注桩成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丽周贞勇王金伟王康钟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