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四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899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纱线成型装置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捻合点和第二捻合点;第一至四组份纱经第一捻合点交互缠捻后形成花式纱主体;第二捻合点处设置有空心锭子,空心锭子上第五组份纱与所述花式纱主体交汇并对花式纱主体进行包覆。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步法实施交变牵伸、交互缠捻和包覆工艺,实现了花式纱线的一步法纺制,同时通过调控饰纱与芯纱协同喂入捻合点的速度、调控饰纱的线密度与混纺比、调控芯纱的捻度,调控芯纱与饰纱的切换等技术手段实现花式纱线竹节、大肚、结子、圈圈、辫子的色彩与形态的在线变化,拓展出花式纱线的新品种。

Four channel hollow spindle fancy yarn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程中纺纱
,尤其是涉及一种四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空心锭纺纱机生产花式纱线通常采用两步法,第一步,先分别纺出芯纱、饰纱和固纱;第二步,利用空心锭装置将以不同速度喂入的芯纱、饰纱进行假捻,通过饰纱对芯纱的超喂,使饰纱扭结在芯纱上形成结子、圈圈、辫子等花型,然后再用从空心锭上退绕下来的固纱将形成的花型缚结固定,形成空心锭花式纱线。空心锭纺纱机生产花式纱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空心锭纺制花式纱线时无法调控花式纱线色彩的变化:为了实现花式纱线色彩变化,一个是调控饰纱、芯纱及固纱的相互包缠关系,另一个是调控饰纱的色彩。传统的空心锭纺纱机生产花式纱线尚缺少调控饰纱、芯纱及固纱相互包缠关系的手段,也无法调控饰纱的色彩,故无法调控花式纱线色彩的变化;2)空心锭纺制花式纱线时无法调控结子、圈圈、辫子的大小及色彩的变化:空心锭花式线包含(芯纱+饰纱+固纱)三个组分,其中饰纱是形成花式线结子、圈圈、辫子的主体,传统的空心锭纺纱机无法在线调控饰纱的粗细及色彩的变化,故无法调控结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四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第一组份纱通过的第一通道、用于第二组份纱通过的第二通道、用于第三组份纱通过的第三通道和用于第四组份纱通过的第四通道;/n所述第一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后罗拉、第一中罗拉、第一前罗拉、第一捻合点和第二捻合点;/n所述第二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后罗拉、第二中罗拉、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n所述第三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后罗拉、第三中罗拉、第三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n所述第四通道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n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上的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区域为牵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3 CN 20192031760131.四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第一组份纱通过的第一通道、用于第二组份纱通过的第二通道、用于第三组份纱通过的第三通道和用于第四组份纱通过的第四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后罗拉、第一中罗拉、第一前罗拉、第一捻合点和第二捻合点;
所述第二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后罗拉、第二中罗拉、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
所述第三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后罗拉、第三中罗拉、第三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
所述第四通道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上的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区域为牵伸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以及第一捻合点形成交互捻缠三角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分别独立运动,分别将对应的组份纱引入交互缠捻三角区;
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和/或第四组份纱中一种或若干种纱线经第一捻合点交互缠捻后形成花式纱主体;
所述第二捻合点处设置有空心锭子,所述花式纱主体穿过所述空心锭子,空心锭子快速旋转,空心锭子上的第五组份纱与所述花式纱主体交汇并对花式纱主体进行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罗拉和所述第一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一中罗拉与第一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恒定且不大于1.4;
所述第二后罗拉和所述第二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二中罗拉与第二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恒定且不大于1.4;
所述第三后罗拉和所述第三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三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三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三中罗拉与第三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恒定且不大于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罗拉轴和中罗拉轴;
在所述后罗拉轴的周向上,所述第一后罗拉相对固定地套装在所述后罗拉轴上,所述第二后罗拉和第三后罗拉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后罗拉轴上;
在所述中罗拉轴的周向上,所述第一中罗拉和第三中罗拉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中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元卜华香徐华民吕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无锡市和展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