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284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物理预处理系统、厌氧反应器、Bardenpho工艺池、二沉池、污泥池,所述物理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渠、调节池、微滤池、气浮机、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Bardenpho工艺处理单元的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同时处理系统操作简单,所需工作人员少,维护方便。

A new soybea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豆制品企业的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强,是污染环境的高浓度废水。废水的污染物大都为可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好,废水的C∶N∶P平均为100∶4.7∶0.7,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对于该类型的废水的处理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是至关重要的。豆制品废水主要来源于洗豆水、泡豆水、浆渣分离水、压滤水、各生产工艺容器的洗涤水、地面冲洗水等。其中黄泔水CODCr高达20000~30000mg/L,泡豆水的CODCr4000~8000mg/L,其他废水CODCr相对较低。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豆制品废水处理易出现以下问题:①、豆制品生产属于间歇生产方式,排水时间较集中,水量和水质很不均匀;②、SS高达1000~1500mg/L,厌氧条件下易在废水表面形成浮渣层;③、高浓度废水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易酸化,使厌氧单元的处理效果恶化;④常规好氧阶段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易产生污泥膨胀。因此,厌氧池的水必须定期往好氧处理流入,降低厌氧装置的负荷,但好氧池水位比厌氧池水位要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物理预处理系统、厌氧反应器、Bardenpho工艺池、二沉池、污泥池,所述物理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渠、调节池、微滤池、气浮机、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n所述格栅渠设置于调节池上端,所述格栅渠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所述调节池与微滤池相邻设置,所述调节池与微滤池共用一个池壁,池壁上开设通孔,所述调节池通过通孔与微滤池连接,所述微滤池通过管道和水泵与气浮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气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与中间水池相邻设置,所述混凝沉淀池与中间水池共用一个池壁,池壁上开设通孔,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通孔与中间水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物理预处理系统、厌氧反应器、Bardenpho工艺池、二沉池、污泥池,所述物理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渠、调节池、微滤池、气浮机、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
所述格栅渠设置于调节池上端,所述格栅渠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所述调节池与微滤池相邻设置,所述调节池与微滤池共用一个池壁,池壁上开设通孔,所述调节池通过通孔与微滤池连接,所述微滤池通过管道和水泵与气浮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气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与中间水池相邻设置,所述混凝沉淀池与中间水池共用一个池壁,池壁上开设通孔,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通孔与中间水池连接,所述中间水池池内的底端设置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通过管道与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厌氧反应器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Bardenpho工艺池连接,所述Bardenpho工艺池通过管道与二沉池连接,所述二沉池通过管道和水泵与污泥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内采用回转式机械格栅进行颗粒清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内部设有推流器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豆制品废水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福闫艳娥杨林路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绿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