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型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4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型车锁,包括固定件、连杆、锁体和锁杆;所述连杆两端由固定件安装在自行车架上,锁体安装在连杆上,锁杆安装在锁体上;所述锁体设有锁壳、斜舌和钥匙孔,所述斜舌能够伸缩出所述锁壳;所述锁杆呈L型,包括互相垂直的长臂和短臂,锁杆经拐角处铰接在锁壳,并在连接处设有扭簧;开锁状态时,所述长臂与斜舌相卡接定位;锁紧状态时,所述短臂与斜舌相卡接定位,长臂伸插至轮毂内,锁住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自行车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型车锁,提高了自行车的安全性,使他人无可乘之机。

An adaptive ca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型车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地涉及一种自行车都可以使用的自适应型车锁。
技术介绍
:现在由于低碳排放和健康出行的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骑自行车,并且现中学生大多都以自行车为上学工具,所以自行车越来越多,自行车车型越来越多,可以说关于加强自行车安全方面的设备即车锁等应具有自适应性,适应各种车型,方便广大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型车锁。本技术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适应型车锁,包括固定件、连杆、锁体和锁杆;所述连杆两端由固定件安装在自行车架上,锁体安装在连杆上,锁杆安装在锁体上;所述锁体设有锁壳、斜舌和钥匙孔,所述斜舌能够伸缩出所述锁壳;所述锁杆呈L型,包括互相垂直的长臂和短臂,锁杆经拐角处铰接在锁壳,并在连接处设有扭簧;开锁状态时,所述长臂与斜舌相卡接定位;锁紧状态时,所述短臂与斜舌相卡接定位,长臂伸插至轮毂内,锁住车辆。所述短臂上设有与斜舌相适配的凹口,当锁杆转动通过斜舌后,凹口卡合于斜舌上。进一步设计在于:固定件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分别对称的设置在连杆两端;且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上夹、下夹;所述上夹和下夹卡合后,中部形成可容纳车架的孔;所述上夹上设有凹槽和锁孔;所述下夹上设有能够套设于凹槽内的凸块和抵触于凸块与凹槽底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凸块为中空,且设有控制线,以及与锁孔相适配的锁舌;所述控制线一端与锁舌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杆与锁体连接。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连杆和定位装置通过万向接头连接。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锁杆转动角度为90度。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锁杆上设有拉力弹簧,其一端与锁杆连接,另一端位于锁孔处,以给所述锁杆提供弹性回复力,使所述锁杆复位。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自行车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型车锁,提高了自行车的安全性,使他人无可乘之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打开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关闭方式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在自行车上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锁体;11-锁壳;12-斜舌;21-扭簧;22锁杆;23-凹口;3-连杆;4-定位装置;41-上夹;42-下夹;411-凹槽;412-锁孔;421-凸块;422-复位弹簧;423-锁舌;424-控制线;6-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技术一种自适应型车锁,包括固定件、连杆3、锁体1和锁杆22;所述连杆3两端由固定件安装在自行车架上,锁体安装在连杆3上,锁杆22安装在锁体上;所述锁体1设有锁壳11、斜舌12和钥匙孔6,所述斜舌12能够伸缩出所述锁壳11;所述锁杆22呈L型,包括互相垂直的长臂和短臂,锁杆22经拐角处铰接在锁壳,并在连接处设有扭簧21;开锁状态时,所述长臂与斜舌12相卡接定位;锁紧状态时,所述短臂与斜舌12相卡接定位,长臂伸插至轮毂内,锁住车辆。所述短臂上设有与斜舌12相适配的凹口23,当锁杆22转动通过斜舌12后,凹口23卡合于斜舌12上。如图1-3所示,使用过程中,锁体固定于连杆3上,锁杆22构造很简单,锁杆22呈倒L形,在未锁车时也称原状态时锁杆22长臂朝下,可以按压L的短臂,使转动装置顺时针旋转,而扭簧可在斜舌12收缩时将锁杆逆时针弹回原状态;斜舌12紧贴锁杆22长臂的左侧中间,斜面朝向左,由此在转动锁顺时针旋转时斜舌12受迫收缩,不会影响其旋转,却会在转动锁杆短臂朝下时遇到斜舌12而弹出卡住,锁杆被迫停在原处,其短臂朝下,长臂朝右,朝右的长臂会卡住自行车的车轴,起到锁住自行车的作用。在斜舌12收回时,由于扭簧提供弹性回复力会使锁杆复回原位。锁孔6位于车锁主体的上方,便于使用者开锁,与平常的锁芯没有区别,在插入匹配的钥匙后方可旋转。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件上设有定位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4分别对称的设置在连杆3两端;且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上夹41、下夹42;所述上夹41和下夹42卡合后,中部形成可容纳车架的孔43;所述上夹41上设有凹槽411和锁孔412;所述下夹42上设有能够套设于凹槽411内的凸块421和抵触于凸块421与凹槽411底部的复位弹簧422;所述凸块421为中空,且设有控制线424,以及与锁孔412相适配的锁舌423;所述控制线424一端与锁舌423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杆3与锁体1连接。如图4-图9所示,车锁整体大致呈I字形,定位装置4在连杆3两头,两头结构相同,每一头都是由上夹、下夹组成,上夹、下夹外部整体形状为长方形,中间为镂空的圆形,上夹、下夹卡合后固定在车架上,上夹内部留有圆柱形空间的凹槽,在圆柱形空间右上还留了一个锁孔412,便于锁舌423。上夹、下夹由中空的凸块421连接,凸块直径略小于凹槽,凸块最上端呈扁平饼状,直径等于上夹子内的圆柱空间,凸块与凹槽411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使凸块421上下移动,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在凸块内为中空,设有控制线及锁舌423,控制线与锁舌423之间设有弹簧,锁舌通过控制线在凸块内进出;控制线的另一头连接锁体单元的内部通道与锁芯单元连接,每当锁芯向左旋转180°时,控制线便会被往后扯,使锁舌收缩,可使上夹、下夹分开,当锁芯回到原位时,锁舌会由于弹簧的缘故向外伸出,当锁舌接触到锁孔,锁舌完全伸出,并被卡在原处,上夹、下夹卡合,且无法打,直至锁芯执行向左180°的操作,所以锁舌起到锁住夹子的作用,不让其松开。下夹子与凸块固定在一起,下夹内部还有一个类圆饼状的空间,用于与连杆连接的万向接头,由于是圆饼状,所以接头可拥有一个面的旋转角度,从而使接头万向性的同时在固定住夹子后锁体单元不会四处旋转而失去功能。安装时,将两边的夹子选择好角度后扣在车架上然后按压,此时锁舌会触碰到锁孔而后卡住夹子,固定住车锁。使用过程中,向下按压锁杆长臂,斜舌可以弹至锁壳内,直到锁杆短臂通过斜舌后,斜舌弹出,此时凹口卡在斜舌上;此时自行车已被锁好。锁体的内部结构与门锁一样,通过钥匙打开内部的控制系统,从而控制斜舌于锁舌的活动。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型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连杆(3)、锁体(1)和锁杆(22);所述连杆(3)两端由固定件安装在自行车架上,锁体安装在连杆(3)上,锁杆(22)安装在锁体上;所述锁体(1)设有锁壳(11)、斜舌(12)和钥匙孔(6),所述斜舌(12)能够伸缩出所述锁壳(11);所述锁杆(22)呈L型,包括互相垂直的长臂和短臂,锁杆(22)经拐角处铰接在锁壳,并在连接处设有扭簧(21);开锁状态时,所述长臂与斜舌(12)相卡接定位;锁紧状态时,所述短臂与斜舌(12)相卡接定位,长臂伸插至轮毂内,锁住车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型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连杆(3)、锁体(1)和锁杆(22);所述连杆(3)两端由固定件安装在自行车架上,锁体安装在连杆(3)上,锁杆(22)安装在锁体上;所述锁体(1)设有锁壳(11)、斜舌(12)和钥匙孔(6),所述斜舌(12)能够伸缩出所述锁壳(11);所述锁杆(22)呈L型,包括互相垂直的长臂和短臂,锁杆(22)经拐角处铰接在锁壳,并在连接处设有扭簧(21);开锁状态时,所述长臂与斜舌(12)相卡接定位;锁紧状态时,所述短臂与斜舌(12)相卡接定位,长臂伸插至轮毂内,锁住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型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臂上设有与斜舌(12)相适配的凹口(23),当锁杆(22)转动通过斜舌(12)后,凹口(23)卡合于斜舌(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型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定位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4)分别对称的设置在连杆(3)两端;且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上夹(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乔祺祥张雅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