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育苗秧盘成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
技术介绍
随着可降解的生物植质水稻秧盘的研发成功,水稻钵苗移栽农艺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试验应用,由于其秧苗在移栽作业后,营养钵体可将有效营养成份及时供给水稻秧苗,无缓苗期,其秧苗生长发育良好,秸秆还田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从而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有利于环保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无土秧盘成型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现有的无土秧盘成型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秸秆等植物的发酵原料送入料池内,发酵完成后送至秧盘成型机进行成型。现有的秧盘成型机具有以下缺陷:1、不具备搅拌功能,原料发酵后容易发生沉淀,影响秧盘的质量;2部分环节需要人工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搅拌装置、接料装置、成型装置和卸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斗(1)内;所述接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斗(1)的下方,所述接料装置用于承接所述料斗(1)落下的秸秆原料并送至所述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料装置的一侧用以承接所述接料装置送来的秸秆原料并挤压成型,所述卸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型装置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成型装置上成型的秧盘卸下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搅拌装置、接料装置、成型装置和卸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斗(1)内;所述接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斗(1)的下方,所述接料装置用于承接所述料斗(1)落下的秸秆原料并送至所述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料装置的一侧用以承接所述接料装置送来的秸秆原料并挤压成型,所述卸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型装置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成型装置上成型的秧盘卸下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下模组件和至少一组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底板(2)和模料框(3),所述底板(2)水平设置;所述模料框(3)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所述模料框(3)内设有与所述上模组件数量相同的成型单元;所述上模组件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模料框(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三气缸(8)和压板(9),所述压板(9)水平设置在所述模料框(3)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8)设置在所述压板(9)的上方且其伸缩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压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8)驱动所述压板(9)上下移动以挤压或松开所述模料框(3)内的秸秆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板(13)和第五气缸(14),所述卸料板(13)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五气缸(14)设置在所述卸料板(13)远离所述下模组件的一侧且其伸缩端与所述卸料板(13)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和/或所述模料框(3)可上下移动,所述第五气缸(14)驱动所述卸料板(13)往复移动以将所述底板(2)上成型的秧盘卸下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设置在所述底板(2)的下方且其伸缩端向上延伸至与所述底板(2)或所述模料框(3)固定连接;当所述模料框(3)固定在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卸料板(13)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气缸(4)驱动所述底板(2)下移至与所述卸料板(13)的下侧齐平,或者,当所述底板(2)固定在与所述卸料板(13)的下侧齐平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气缸(4)驱动所述模料框(3)上移至将所述底板(2)裸露出来;所述第五气缸(14)驱动所述卸料板(13)将所述底板(2)上的秧盘卸下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秸秆秧盘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杰,黄清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厚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