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宇韬专利>正文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4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涉及电力系统晶闸管维护工具技术领域,该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包括底板、轮子和连接柱,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工具放置槽,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轮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该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一方面通过电动推杆,使该装置具有可以调节高度的功能,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蓄电池箱,使该装置可以摆脱电源线的束缚,有效的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其次通过设置扶杆和挡杆,有效的增强了对使用者的保护效果,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性,有效的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Thyristor replacement tool for HVDC converter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晶闸管维护工具
,具体为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
技术介绍
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通过依次将三相交流电压连接到直流端得到期望的直流电压和实现对功率的控制,其价值约占换流站成套设备总价的22~25%。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被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控制极;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工作人员在对晶闸管和换流阀的更换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到各种各样的工具,而现有的情况都是人工携带工具,并不方便,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解决了现有的情况都是人工携带工具,并不方便,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包括底板、轮子和连接柱: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工具放置槽,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轮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轮子通过减震结构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减震结构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底板和连接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两个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螺丝分别与底板和连接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保护套;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和蓄电池箱,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柱通过固定块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和工作台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二固定螺丝与工作台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杆,两个所述固定柱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可选的,所述轮子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轮子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底部的四角处,所述轮子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可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铺设有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底板、工作台、固定柱、扶杆和挡杆的材质均为铝合金。可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四个电动推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顶部的四角处,所述蓄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箱的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孔。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固定柱分别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部的四角处,所述扶杆设置于固定柱的顶部,所述挡杆设置于固定柱的中部,所述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护手层,且所述护手层的材质为记忆棉。(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一方面通过电动推杆,使该装置具有可以调节高度的功能,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蓄电池箱,使该装置可以摆脱电源线的束缚,有效的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其次通过设置扶杆和挡杆,有效的增强了对使用者的保护效果,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性,有效的避免了意外的发生,此外通过采用记忆棉作为护手层的材质,使其护手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有效的避免了人体与扶杆的直接接触,有效的避免了触电现象的发生,有效的保障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2)、该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一方面铝合金材质具有较轻的质量、较强的韧性、较大的硬度和较强的耐腐蚀性,通过采用铝合金材质,使该装置具有较轻的质量,便于移动和使用,并且通过采用铝合金材质,使该装置坚固耐用、不易被损坏,使该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工作台的顶部铺设有橡胶垫,使工作台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人员因为脚滑而摔倒,有效的避免了所使用工具的掉落,并且橡胶垫具有绝缘性,通过铺设橡胶垫,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安全性,其次,通过设置减震结构,有效的避免了该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对该装置本体的损坏,有效的增强了对该装置本体的保护效果,有效的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减震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101-工具放置槽,2-轮子,3-连接柱,4-连接板,5-第一固定螺丝,6-伸缩杆,7-减震弹簧,8-弹簧保护套,9-电动推杆,10-蓄电池箱,11-工作台,12-固定柱,13-固定块,14-第二固定螺丝,15-扶杆,1501-护手层,16-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包括底板1、轮子2和连接柱3,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工具放置槽101,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2,轮子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顶部设置有减震结构,轮子2通过减震结构与底板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包括底板(1)、轮子(2)和连接柱(3),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工具放置槽(10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2),所述轮子(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顶部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轮子(2)通过减震结构与底板(1)固定连接;/n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板(4),所述减震结构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4)分别与底板(1)和连接柱(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5),两个所述连接板(4)通过第一固定螺丝(5)分别与底板(1)和连接柱(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4)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7),所述减震弹簧(7)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保护套(8);/n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9)和蓄电池箱(10),所述电动推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柱(12)通过固定块(13)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3)和工作台(1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14),所述固定块(13)通过第二固定螺丝(14)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n两个所述固定柱(12)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杆(15),两个所述固定柱(12)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杆(16)。/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更换工具,包括底板(1)、轮子(2)和连接柱(3),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工具放置槽(10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轮子(2),所述轮子(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顶部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轮子(2)通过减震结构与底板(1)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板(4),所述减震结构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4)分别与底板(1)和连接柱(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5),两个所述连接板(4)通过第一固定螺丝(5)分别与底板(1)和连接柱(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4)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7),所述减震弹簧(7)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保护套(8);
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9)和蓄电池箱(10),所述电动推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柱(12)通过固定块(13)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3)和工作台(1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14),所述固定块(13)通过第二固定螺丝(14)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固定柱(12)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杆(15),两个所述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韬朱凈松段根月蔡嘉伦孙傲阳
申请(专利权)人:杨宇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