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火法再生系统中可连续加炭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15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火法再生系统中可连续加炭的装置,属于炭储存与加料的技术领域。进炭管固定在进炭管支架上,槽体A与槽体B通过隔板焊接在一起,排水口A与排水口B分别焊接在槽体A、槽体B的下端,花管A和花管B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排水口A和排水口B上;排水阀A、排水阀B一端分别连接花管A和花管B、另一端分别连接排水管A、排水管B;排炭阀A、排炭阀B上端与排炭口A、排炭口B通过法兰连接;排炭阀A、排炭阀B下端分别与排炭管A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排炭管A下端与排炭阀C、排炭管B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由两个独立加炭系统构成,实现一个系统向再生窑加炭,另一个系统进行装炭和沥水,实现了再生窑连续运转,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再生窑的有效运作率。

A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adding carbon in the carbon fire regen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火法再生系统中可连续加炭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炭储存与加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炭火法再生系统中可连续加炭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黄金行业中,炭浆提金技术是现代的主要产金工艺,其中活性炭火法再生装置是恢复炭吸附活性的主要设备。通常在炭再生过程中,炭多以水力输送的方式,运转到再生系统的储炭槽,在储炭槽中完成沥水后,进入高温的再生窑内,进行再生活化。由于输炭过程中携带大量的水,不能直接进入再生窑内,此时再生设备处于空运转状态,即加大能耗又降低设备的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炭火法再生系统中可连续加炭的装置,以解决在黄金行业中活性炭火法再生时,不用连续向再生窑加炭,无法保证再生窑连续处于工作状态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进炭管固定在进炭管支架上,进炭管支架焊接在槽体A或者槽体B的上沿;槽体A与槽体B通过隔板焊接在一起;吊耳分别焊接在槽体A、槽体B上,排水口A与排水口B由法兰及短管组成,分别焊接在槽体A、槽体B的下端,并且分别靠近排炭口A、排炭口B;花管A和花管B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排水口A和排水口B上;排水阀A、排水阀B一端分别连接花管A和花管B、另一端分别连接排水管A、排水管B;排炭阀A、排炭阀B上端与排炭口A、排炭口B通过法兰连接;排炭阀A、排炭阀B下端分别与排炭管A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排炭管A下端与排炭阀C连接,排炭阀C下端连接排炭管B。所述的进炭管为PVC或者PE管。所述的槽体A、槽体B、花管A、花管B、阀门均为不锈钢或者钛钢材质。所述的花管A位于槽体A下端内部的部分是滤芯A,该滤芯A的筛面为24目。所述的花管B位于槽体B下端内部的部分是滤芯B,该滤芯B的筛面为24目。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由两个独立加炭系统构成,实现一个系统向再生窑加炭,另一个系统进行装炭和沥水,实现了再生窑连续运转,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再生窑的有效运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进炭管1固定在进炭管支架2上,进炭管支架2焊接在槽体A4或者槽体B20的上沿;槽体A4与槽体B20通过隔板5焊接在一起;吊耳3分别焊接在槽体A4、槽体B20上,起到支撑整个槽体的作用;排水口A7与排水口B19由法兰及短管组成,分别焊接在槽体A4、槽体B20的下端,并且分别靠近排炭口A21、排炭口B6;花管A8和花管B18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排水口A7和排水口B19上;排水阀A9、排水阀B17一端分别连接花管A8和花管B18、另一端分别连接排水管A10、排水管B16;排水管A10、排水管B16的另一端连入沉淀池;排炭阀A11、排炭阀B15上端与排炭口A21、排炭口B6通过法兰连接;排炭阀A11、排炭阀B15下端分别与排炭管A12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排炭管A12下端与排炭阀C13连接,排炭阀C13下端连接排炭管B14,排炭管B14的另一端接入再生窑的给料机进口。所述的进炭管1为PVC或者PE管,可以左右转动,实现向槽体A4、和槽体B20内加炭。所述的槽体A4、槽体B20、花管A8、花管B18、阀门均为不锈钢或者钛钢材质。所述的花管A8位于槽体A4下端内部的部分是滤芯A801,该滤芯A的筛面为24目,孔径要小于活性炭的粒度;所述的花管B18位于槽体B20下端内部的部分是滤芯B1801,该滤芯B的筛面为24目,孔径要小于活性炭的粒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先将槽体A4的炭完全送入再生窑内,然后,将槽体B20的炭送入再生窑,同时将槽体A4装满炭、沥水;待槽体B20中的炭完全排出时,将槽体A4内的炭排入再生窑内,同时槽体B20进行装炭、沥水。如此实现了连续给再生窑加炭。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装炭过程:首次运行时,在再生窑升温过程中,将两个槽体加满炭。首先,开启排水阀A9,关闭排炭阀A11,启动水力输炭系统,将炭从其他槽体(通常为解吸柱)转移到槽体A4内,此时炭和水同时进入槽体A4内。然后,水、碎炭及粉炭沿着花管A8的滤芯A801、排水阀A9、排水管A10流进沉淀池;炭被滤芯A801隔离在槽体A4内。最后,待槽体A4装满后,将进炭管转向槽体B20,依照上述方法将槽体B20满炭、沥水。加炭过程:首先,待再生窑温度达到650℃时,关闭排水阀A9、开启排炭阀A11,排炭阀C13。然后,槽体A4中的炭依靠自身重力依次通过排炭阀A11、排炭管A12、排炭阀C13、排炭管B14落入再生窑的给料机进口。最后,炭进入再生窑,进行炭再生活化反应。当槽体A4中的炭排净时由槽体B20供炭,即开启排炭阀B15,关闭排水阀B16,开启排水阀A9,此时炭通过排炭阀B15、排炭管A12、排炭阀C13、排炭管B14落入再生窑的给料机进口。同时,运行装炭工序,即向槽体A4中加炭、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火法再生系统中可连续加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炭管固定在进炭管支架上,进炭管支架焊接在槽体A或者槽体B的上沿;槽体A与槽体B通过隔板焊接在一起;吊耳分别焊接在槽体A、槽体B上,排水口A与排水口B由法兰及短管组成,分别焊接在槽体A、槽体B的下端,并且分别靠近排炭口A、排炭口B;花管A和花管B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排水口A和排水口B上;排水阀A、排水阀B一端分别连接花管A和花管B、另一端分别连接排水管A、排水管B;排炭阀A、排炭阀B上端与排炭口A、排炭口B通过法兰连接;排炭阀A、排炭阀B下端分别与排炭管A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排炭管A下端与排炭阀C连接,排炭阀C下端连接排炭管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火法再生系统中可连续加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炭管固定在进炭管支架上,进炭管支架焊接在槽体A或者槽体B的上沿;槽体A与槽体B通过隔板焊接在一起;吊耳分别焊接在槽体A、槽体B上,排水口A与排水口B由法兰及短管组成,分别焊接在槽体A、槽体B的下端,并且分别靠近排炭口A、排炭口B;花管A和花管B分别通过法兰固定在排水口A和排水口B上;排水阀A、排水阀B一端分别连接花管A和花管B、另一端分别连接排水管A、排水管B;排炭阀A、排炭阀B上端与排炭口A、排炭口B通过法兰连接;排炭阀A、排炭阀B下端分别与排炭管A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排炭管A下端与排炭阀C连接,排炭阀C下端连接排炭管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远高飞翔兰馨辉孟凡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