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11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油气处理系统,其公开了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解决了目前人们在观察活性炭装置内部情况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包括活性炭罐和设置在活性炭罐内的多层吸附功能单元,活性炭罐的底端设有进气区,活性炭罐的顶端设有出气区,活性炭罐的周侧设有与吸附功能单元一一对应的检修口,检修口上可拆卸固定有透明板形成可视窗。根据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视窗,方便人们在可视窗观察活性炭罐内部情况,且同时能够通过可视窗对活性炭罐内部进行检修和排污,从而达到便捷观察内部情况的目的。

An activated carbon device for asphalt oil and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
本技术涉及沥青油气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是一种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现有的一种沥青油气处理系统,其中的气体进料管将沥青油气吸入管道内,通过后续的一系列水处理装置、活性炭处理装置和等离子处理装置的处理作用,以实现对沥青油气的清理作用。现有的活性炭处理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活性炭装置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对内部的吸附介质进行更换,以保证废气处理质量。然而,人们在观察内部的吸附介质使用情况是,一般是通过打开检修口进行观察,很不方便,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通过设置可视窗,方便人们在可视窗观察活性炭罐内部情况,且同时能够通过可视窗对活性炭罐内部进行检修和排污,从而达到便捷观察内部情况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包括活性炭罐和设置在活性炭罐内的多层吸附功能单元,所述活性炭罐的底端设有进气区,所述活性炭罐的顶端设有出气区,所述活性炭罐的周侧设有与吸附功能单元一一对应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可拆卸固定有透明板形成可视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吸附功能单元设置一一对应的检修口,可视窗,方便人们在可视窗观察活性炭罐内部情况,且同时能够通过可视窗对活性炭罐内部进行检修和排污,从而达到便捷观察内部情况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板呈圆形,所述透明板包括板本体和固定在板本体表面边缘的磁性环,所述透明板通过磁性环磁性吸附固定在检修口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磁性环,从而透明板可以通过磁性环和检修口磁性连接,以达到可拆卸固定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板呈圆形,所述透明板上穿设有螺栓紧固件并与检修口可螺栓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透明板与检修口通过螺栓紧固件进行螺栓连接,从而达到可拆卸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板采用具有防腐性能好的透明塑料材质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板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从而,透明板在使用时,不易被活性炭装置内的油性气体腐蚀,进而可以延长透明板的使用寿命,使得活性炭装置的使用寿命更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层吸附功能单元包括承载板、透气膜和活性炭,所述承载板固定在活性炭罐的内壁上,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膜铺设在承载板上,所述活性炭铺设在透气膜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处理的沥青油气,从承载板的底部穿过透气孔,再透过透气膜,然后经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后,进入至下一层的吸附功能单元上,经过下一层的吸附,直至最后排出活性炭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凸起的间隔条,相邻的间隔条之间形成有储存槽,所述透气膜铺设在间隔条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承载板上设有凸起的间隔条,使得在透气膜铺设在承载板上时,能够在相邻的间隔条之间形成有储存槽,储存槽内能够容纳较多的活性炭,从而使得吸附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性炭为木质球炭,木质球炭粒径规格为6-8目或者20-40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活性炭为木质球炭,木质球炭粒径规格为6-8目或者20-40目,从而适用于对油气内的粉尘粒子进行吸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均匀开设在承载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透气孔在承载板上均匀开设,从而使得待处理的沥青油气能够均匀透过承载板,使得沥青油气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吸附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吸附功能单元设置一一对应的可视窗,方便人们在可视窗观察活性炭罐内部情况,且同时能够通过可视窗对活性炭罐内部进行检修和排污,从而达到便捷观察内部情况的目的;(2)通过设置磁性环,从而透明板可以通过磁性环和检修口磁性连接,以达到可拆卸固定的目的;(3)通过在承载板上设有凸起的间隔条,使得在透气膜铺设在承载板上时,能够在相邻的间隔条之间形成有储存槽,储存槽内能够容纳较多的活性炭,从而使得吸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活性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展示透明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透明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活性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承载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活性炭罐;11、进气区;12、出气区;2、吸附功能单元;21、承载板;211、透气孔;212、间隔条;213、储存槽;22、透气膜;23、活性炭;3、检修口;4、透明板;41、板本体;42、磁性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如图1和图4可知,包括活性炭罐1和设置在活性炭罐1内的多层吸附功能单元2,活性炭罐1的底端设有进气区11,活性炭罐1的顶端设有出气区12。待处理的沥青油气从活性炭罐1底端的进气区11进入至其内部,经多层的吸附功能单元2的吸附作用,移动至出气区12,最后从出气区12排出活性炭罐1。为了方便人们对活性炭罐1的检修和观察,因此,在活性炭罐1的周侧设有与吸附功能单元2一一对应的检修口3,检修口3上可拆卸固定有透明板4形成可视窗。当需要检修作业时,拆卸下透明板4即可。当只需要观察活性炭罐1内部的吸附作业情况时,直接通过透明板4观察即可。其中,结合图2和图3可知,透明板4呈圆形。且透明板4由板本体41和固定在板本体41表面边缘的磁性环42构成。透明板4通过磁性环42磁性吸附固定在检修口3上。以实现透明板4可拆卸固定在检修口3上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透明板4上穿设有螺栓紧固件并与检修口3可螺栓固定,同样也能够实现透明板4可拆卸固定在检修口3上的目的。此外,透明板4采用具有防腐性能好的透明塑料材质制成。结合图1和图4可知,多层吸附功能单元2包括承载板21、透气膜22和活性炭23,承载板21固定在活性炭罐1的内壁上,承载板21上开设有透气孔211,透气膜22铺设在承载板21上,活性炭23铺设在透气膜22上。结合图4和图5可知,为了增大活性炭23在承载板21上的铺设量,且保持活性炭23能够平整铺设,从而在承载板21上设有凸起的间隔条212,相邻的间隔条212之间形成与储存槽213,透气膜22铺设在间隔条212上。其中,活性炭23为木质球炭,木质球炭粒径规格为6-8目或者20-40目。透气孔211均匀开设在承载板21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包括活性炭罐(1)和设置在活性炭罐(1)内的多层吸附功能单元(2),所述活性炭罐(1)的底端设有进气区(11),所述活性炭罐(1)的顶端设有出气区(1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罐(1)的周侧设有与吸附功能单元(2)一一对应的检修口(3),所述检修口(3)上可拆卸固定有透明板(4)形成可视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包括活性炭罐(1)和设置在活性炭罐(1)内的多层吸附功能单元(2),所述活性炭罐(1)的底端设有进气区(11),所述活性炭罐(1)的顶端设有出气区(1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罐(1)的周侧设有与吸附功能单元(2)一一对应的检修口(3),所述检修口(3)上可拆卸固定有透明板(4)形成可视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4)呈圆形,所述透明板(4)包括板本体(41)和固定在板本体(41)表面边缘的磁性环(42),所述透明板(4)通过磁性环(42)磁性吸附固定在检修口(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4)呈圆形,所述透明板(4)上穿设有螺栓紧固件并与检修口(3)可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沥青油气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4)采用具有防腐性能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新特种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