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分离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8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它包括柱管和柱塞,所述柱管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上端部具有塞连接口,并且柱管上至少围成塞连接口的管壁上设有适于加强管壁强度的加强部;所述柱塞具有适于伸入塞连接口并与围成塞连接口的管壁的至少一部分紧配合的柱管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增强了柱管和柱塞之间的密封性能,并提高了其受压能力,使用方便。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相色谱分离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属于色谱柱

技术介绍
目前,快速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快速制备柱层析形式,其是基于通过泵产生压力加速流动相通过预填式色谱分离柱的洗脱速度,其核心部件为液相色谱分离柱。其分离原理在于:将混合物样品溶于一种流动相,使其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灌装在色谱分离柱内的固定相吸附剂,由于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即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同,故混合物组分将以不同的速率流过固定相吸附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液相色谱分离柱,包括柱管和柱塞,柱管和柱塞通过螺纹连接,柱管和柱塞处的密封通常采用密封圈来密封,这种结构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结构复杂,而且会出现密封不佳,承压不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它结构简单,增强了柱管和柱塞之间的密封性能,并提高了其受压能力,使用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它包括:柱管,所述柱管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上端部具有塞连接口,并且柱管上至少围成塞连接口的管壁上设有适于加强管壁强度的加强部;柱塞,所述柱塞具有适于伸入塞连接口并与围成塞连接口的管壁的至少一部分紧配合的柱管连接柱。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形成加强部的具体形式,所述柱管上围成塞连接口的管壁为第一管壁,所述柱管上围成腔体除塞连接口外部分的管壁为第二管壁,所述第一管壁的厚度比所述第二管壁的厚度厚,所述第一管壁上比所述第二管壁厚的部位形成加强部。进一步,所述柱塞还具有与柱管连接柱相连的进口管,所述柱塞上设有由所述进口管贯通至所述柱管连接柱并与腔体相连通的进口通道。进一步为了加强进口管和柱管连接柱处的连接,所述进口管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柱管连接柱相连的至少一加强侧翼。进一步,液相色谱分离柱还包括进口塞帽,所述进口塞帽连接于所述进口管的管口上。进一步,所述柱管设有下封壁,所述下封壁和所述管壁围成所述腔体,所述柱管的下端部还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出口管。进一步为了便于承受压力和支承腔体内的吸附填料和过滤板,所述下封壁的内壁面上设有向腔体方向凸出的支撑导流筋。进一步为了便于将液相引流至出口管,所述支撑导流筋设有至少两个,并且均布于下封壁的周向上,每个所述支撑导流筋沿柱管的径向延伸,相邻的支撑导流筋之间形成导流间隔槽。进一步,液相色谱分离柱还包括出口盖帽,所述柱管的下端部在出口管的外圈还设有一连接环壁,所述出口盖帽连接于所述连接环壁上,并封住所述出口管的出口通道。进一步为了便于将液相引流至出口管,所述下封壁的面向腔体方向的壁面为由管壁向出口管方向的收口状结构。进一步,所述腔体内设有吸附填料,并在所述腔体中于吸附填料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滤板。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柱管的管壁的上端部上设置加强部,该设置加强部的管壁围成塞连接口,将柱塞的柱管连接柱压入塞连接口,柱管连接柱和塞连接口采用紧配合,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而加强部加强了此处的管壁的连接强度,使其能够承受受压力并很好地紧配合柱管连接柱,这样就实现了密封的同时,简化了结构,并增加了其受压能力;2、本技术在进口管和柱管连接柱的连接处设置了加强侧翼,该设计加强了进口管和柱管连接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承压能力更强;3、本技术在下封壁的内壁面(面向腔体方向的壁面)上由管壁向出口管方向的收口状结构,这样方便流经下面的过滤板后的液相导流至出口管中,同时在下封壁上设置支撑导流筋,更加方便导流液相至出口管以及支承下面的过滤板,便于承受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柱塞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柱管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柱塞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柱管的结构剖视图。如图1~3所示,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它包括:柱管1,所述柱管形成有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上端部具有塞连接口11a,并且柱管1上至少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上设有适于加强管壁强度的加强部12a;柱塞2,所述柱塞2具有适于伸入塞连接口11a并与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的至少一部分紧配合的柱管连接柱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柱管连接柱21与塞连接口11a为过盈配合。将柱管1的管壁的上端部上设置加强部12a,该设置加强部12a的管壁围成塞连接口11a,将柱塞2的柱管连接柱21压入塞连接口11a,柱管连接柱21和塞连接口11a采用紧配合,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而加强部12a加强了此处的管壁的连接强度,使其能够承受受压力并很好地紧配合柱管连接柱21,这样就实现了密封的同时,简化了结构,并增加了其受压能力。如图1所示,所述腔体11内设有吸附填料,并在所述腔体11中于吸附填料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滤板4。如图3所示,所述柱管1上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为第一管壁12b,所述柱管1上围成腔体11除塞连接口11a外部分的管壁为第二管壁12c,所述第一管壁12b的厚度比所述第二管壁12c的厚度厚,所述第一管壁12b上比所述第二管壁12c厚的部位形成加强部12a;在本实施例中,增加的加强部12a的厚度可以为第二管壁12c的厚度的0.8~1.5倍;具体地,第二管壁12c的厚度可以在1~1.5mm中选择,优选为1.1mm;第一管壁12c的厚度(包括加强部12a的厚度)可以在2~2.5mm中选择,优选为2.2mm。如图2所示,所述柱塞2还具有与柱管连接柱21相连的进口管22,所述柱塞2上设有由所述进口管22贯通至所述柱管连接柱21并与腔体11相连通的进口通道23;在本实施例中,进口通道23的具体形状不限。如图2所示,所述进口管22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柱管连接柱21相连的至少一加强侧翼22a;具体地,加强侧翼22a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于进口管22的两侧,但是不限于此,加强侧翼22a的设计加强了进口管22和柱管连接柱2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承压能力更强。液相色谱分离柱还包括进口塞帽(图中未视出),所述进口塞帽连接于所述进口管22的管口上,以封住进口通道23。具体地,进口塞帽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进口管22的管口上。如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柱管1设有下封壁13,所述下封壁13和所述管壁围成所述腔体11,所述柱管1的下端部还设有与所述腔体11相连通的出口管14;具体地,所述出口管14与所述管壁同轴设置。如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下封壁13的内壁面上设有向腔体11方向凸出的支撑导流筋13a,所述支撑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柱管(1),所述柱管形成有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上端部具有塞连接口(11a),并且柱管(1)上至少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上设有适于加强管壁强度的加强部(12a);/n柱塞(2),所述柱塞(2)具有适于伸入塞连接口(11a)并与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的至少一部分紧配合的柱管连接柱(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柱管(1),所述柱管形成有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上端部具有塞连接口(11a),并且柱管(1)上至少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上设有适于加强管壁强度的加强部(12a);
柱塞(2),所述柱塞(2)具有适于伸入塞连接口(11a)并与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的至少一部分紧配合的柱管连接柱(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管(1)上围成塞连接口(11a)的管壁为第一管壁(12b),所述柱管(1)上围成腔体(11)除塞连接口(11a)外部分的管壁为第二管壁(12c),所述第一管壁(12b)的厚度比所述第二管壁(12c)的厚度厚,所述第一管壁(12b)上比所述第二管壁(12c)厚的部位形成加强部(12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2)还具有与柱管连接柱(21)相连的进口管(22),所述柱塞(2)上设有由所述进口管(22)贯通至所述柱管连接柱(21)并与腔体(11)相连通的进口通道(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22)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柱管连接柱(21)相连的至少一加强侧翼(22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柯高晓红汤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三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