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4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气调节阀,该氧气调节阀(4)包括阀体(11),所述阀体(11)内具有一氧气通道(7),所述氧气通道(7)的两端分别与氧气进气口(5)和氧气出气口(9)相连通;所述氧气通道(7)内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氧气通道(7)开合的电磁阀(6)。该氧气调节阀设置两种工作模式,保健用氧模式满足了供氧装置与人体呼吸同步进行,实现保健用氧时省氧目的。连续供氧模式依然能够进行雾化等医疗用氧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氧气呼吸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氧气调节阀。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产品日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制氧机、氧气瓶、氧气袋等呼吸器装置成为保健生活的重要部分。随着呼吸模式和技术发展的革新换代,人们提出更多的用氧需求,而针对现有的装置,如何以最低成本进一步挖掘和改造出新的供氧模式,拓展用户的供氧需求成为本专利技术探索的目标。传统的保健供氧装置,无论是制氧机还是氧气瓶,在开启供氧阀门以后,如图所示,氧气直接通过鼻吸管进入鼻腔供氧。即使在人体呼气状态,氧气还在灌入鼻腔,使用极不舒适,同时带来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医用急救领域存在人体呼吸微弱,已经无法自主吸入氧气的情况,或医疗领域需要进行雾化治疗时,均需要使用大流量连续供氧,使得连续式供氧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切换模式的氧气调节阀,安装在制氧机、氧气瓶或其他供氧装置的出氧口,以调节供氧设备的供氧模式。既满足保健人群呼吸同步的省氧功效和舒适性,又能满足医疗急用时的大流量连续供氧,在现有供氧设备基础上,可实现多种用氧模式切换调节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氧气调节阀,该氧气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一氧气通道,所述氧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氧气进气口和氧气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氧气通道内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氧气通道开合的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氧气调节阀,该氧气调节阀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磁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氧气调节阀,该氧气调节阀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氧气出气口与外界环境压差值的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氧气调节阀,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手动按键。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氧气调节阀,所述电磁阀为常开型大通径通气口的二位二通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氧气调节阀,所述氧气进气口与供氧设备的氧气出气口管路相连接,所述氧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氧气进气口相连接,所述氧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氧气出气口相连接,所述氧气出气口与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相连接,形成氧气通路。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氧气调节阀设置两种工作模式,保健用氧模式满足了供氧装置与人体呼吸同步进行,实现保健用氧时省氧目的。连续供氧模式依然能够进行雾化等医疗用氧的功能。2.本技术提供的氧气调节阀是对现有连续供氧装置功能进行改进的装置,经集成后,其尺寸大小可控制在92mm*70mm*16mm,其小巧轻便,拆装简易,对现有设备改造成本低廉。3.本技术提供的氧气调节阀采用一节9V碱性电池供电,能耗小,在保健用氧模式下,可连续使用1周。附图说明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常规呼吸用氧路径图;图2示出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氧气调节阀后的呼吸用氧路径图;图3示出本技术提供的氧气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1中:1’-供氧装置、2’-氧气出气口管路、3’-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图2、3中:1-供氧装置、2-氧气出气口管路、3-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4-氧气调节阀、5-氧气进气口、6-电磁阀、7-氧气通道、8-压差传感器、9-氧气出气口、10-控制电路板、11-阀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3示出本技术提供的氧气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该氧气调节阀4包括阀体11,阀体11内具有一氧气通道7,氧气通道7的两端分别与氧气进气口5和氧气出气口9相连通。图2示出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氧气调节阀后的呼吸用氧路径图。供氧设备1的氧气出气口管路2与氧气进气口5相连接,氧气进气口5与氧气通道7的一端相连接,氧气通道7的另一端与氧气出气口9相连接,氧气出气口9与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3相连接,即形成氧气通路。氧气通道7内设置用于控制氧气通道7开合的电磁阀6。该氧气调节阀4还包括控制电路板10和压差传感器8。压差传感器8的一压力接口与氧气出气口9相连通,另一压力接口与大气环境相连通,用于测量所述氧气出气口9与外界环境压差值,作为检测人呼吸状态的标志。控制电路板10与电磁阀6连接,压差传感器8与控制电路板10连接。人体在吸气的过程中会在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3内产生一个负压,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3与氧气出气口相连接,通过压差传感器8便可以采集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3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差,作为判断人体吸气状态的指标。具体的是,控制电路板10采用常开型大通径通气口的二位二通电磁阀,能够在该氧气调节阀未开启工作时,保证供氧装置连续供氧的路经畅通。在氧气调节阀开启后,通过控制电路板,自动调节电磁阀开启与闭合,实现多功能切换。控制电路板10设有手动按键,按下手动按键启动电源供电,电源采用9V通用碱电池驱动电磁阀工作,并设有降压电路,供电给控制电路板,降低供电系统能耗。该氧气调节阀的工作模式:保健用氧模式:开启该氧气调节阀的电源开关,系统初始化自动关闭电磁阀6,切断氧气路径。然后通过压差传感器8感应人体的吸气状态,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控制电路板10,按照程序设定的感应阈值断人体是否处于吸气状态。如果压差传感器8采集的压差信号大于设定阈值,则判断为吸气,控制电路板10控制电磁阀6打开,从氧气进气口5输入的氧气将经过氧气通道7输送到氧气出气口9,供人体使用。如果压差传感器8采集的压差信号小于设定阈值,控制电路板10控制电磁阀6关闭,从氧气进气口5输入的氧气将无法通过氧气通道7,无法输出使用。满足人体吸气时及时供应氧气,呼气时关闭供氧的自动调节需求,达到节省用氧的目的,提高气瓶的用氧效能。连续供氧模式:关闭该氧气调节阀电源开关,使得氧气出氧口与鼻吸管或半密封呼吸面罩直接连接,实现连续供氧。氧气进入氧气进气口5,经电磁阀6直接到达氧气出气口9,供给人体使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该氧气调节阀(4)包括阀体(11),所述阀体(11)内具有一氧气通道(7),所述氧气通道(7)的两端分别与氧气进气口(5)和氧气出气口(9)相连通;所述氧气通道(7)内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氧气通道(7)开合的电磁阀(6);/n该氧气调节阀(4)还包括控制电路板(10),所述控制电路板(10)与所述电磁阀(6)连接;/n该氧气调节阀(4)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氧气出气口(9)与外界环境压差值的压差传感器(8),所述压差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0)连接;/n所述电磁阀(6)为常开型大通径通气口的二位二通电磁阀,该氧气调节阀(4)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采用9V通用碱电池连接所述电磁阀(6),并设有降压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该氧气调节阀(4)包括阀体(11),所述阀体(11)内具有一氧气通道(7),所述氧气通道(7)的两端分别与氧气进气口(5)和氧气出气口(9)相连通;所述氧气通道(7)内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氧气通道(7)开合的电磁阀(6);
该氧气调节阀(4)还包括控制电路板(10),所述控制电路板(10)与所述电磁阀(6)连接;
该氧气调节阀(4)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氧气出气口(9)与外界环境压差值的压差传感器(8),所述压差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0)连接;
所述电磁阀(6)为常开型大通径通气口的二位二通电磁阀,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发灵牛同锋崔兵彦刘红周渝淞徐浩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