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0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按摩器包括手握部和按摩头,手握部具有对接端部,按摩头对接在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按摩头具有按摩端,按摩端抵接用户皮肤,按摩头的内部连接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带动按摩端运动,手握部内设置有动力元件,动力元件具有移动头,移动头延伸至对接端部外;当按摩头对接在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时,按摩头相对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传动结构与动力元件的移动头相互卡合连接,用户手握着手握部,将按摩端贴于脸部,通过动力元件驱动使按摩端运动,以此对用户皮肤进行按摩;将按摩头相对于对接端部转动,也可以使动力元件与传动结构相互脱离,使按摩头与手握部分离,拆装方便且快速。

Rotating disassembly structure of massa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按摩器
,具体而言,涉及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按摩器非常受大众的喜爱,因为按摩器不仅能疏通经络,缓解疲劳,加快气血循环,还能改善睡眠,美容养颜;而国内的按摩器制造水平的提高,也为我国按摩器具制造提供了保障基础。现有技术中,按摩器分为按摩头与手握部两大部分,将按摩头与手握部连接在一起就能使用,但是有时也需要将按摩头与手握部分开,而现在按摩器的连接结构都太过复杂,拆装起来步骤太多,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器拆装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所述按摩器包括手握部以及按摩头,所述手握部具有对接端部,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所述按摩头具有抵接用户皮肤的按摩端,所述按摩头的内部连接有带动所述按摩端运动的传动结构,所述手握部内设有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具有延伸至所述对接端部外的移动头;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时,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动力元件的移动头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一端与按摩端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具有连接端;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时,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与所述动力元件的移动头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包括杆条,所述移动头具有朝向所述传动杆的上端部,所述移动头的上端部具有上端开口的插入腔;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时,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置于所述插入腔中,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与所述插入腔的侧壁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进一步的,所述插入腔的侧壁设有供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卡合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包括凸出于所述杆条的另一端侧边且与所述安装孔卡合的凸块。进一步的,所述杆条的另一端侧边凸出有两个所述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呈相对布置,所述插入腔的侧壁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呈相对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插入腔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具有凸起布置的第一卡环,所述按摩头具有设置于所述按摩端下方的第二卡环;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后,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嵌套布置,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进一步的,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后,所述第一卡环嵌套在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周。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包括头体,所述头体具有下部开口的内腔,所述按摩端形成在所述头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卡环布置在所述内腔的下部开口中;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后,所述头体包裹在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按摩器具有手握部和按摩头,手握部上有对接端部,对接端部与按摩头对接,按摩头上有按摩端,手握部上设有动力元件,动力元件具有移动头,按摩头内有传动结构,当按摩头与对接端部对接时,按摩头相对于对接端部转动,可将手握部里面的动力元件与传动结构相互卡合连接,此时,按摩头与手握部形成连接;当用户使用按摩器时,手握着手握部,将按摩端贴于脸部,当动力元件驱动移动头运动时,移动头会牵引传动结构运动,然后传动结构带动按摩端运动,以此对用户皮肤进行按摩;当然,将按摩头相对于对接端部转动,也可以使动力元件与传动结构相互脱离,使按摩头与手握部分离,拆装方便且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按摩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握部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传动杆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按摩头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按摩头1;按摩端11;内腔12;第二卡环13;手握部2;对接端部21;移动头22;插入腔221;安装孔222;第一卡环23;传动杆3;连接端31;凸块311;杆条3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按摩器的转动拆装结构,按摩器包括手握部2以及按摩头1,手握部2具有对接端部21,按摩头1对接在手握部2的对接端部21上;按摩头1具有按摩端11,按摩端11抵接用户皮肤,按摩头1的内部连接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带动按摩端11运动,手握部2内设有动力元件,动力元件具有移动头22,移动头22延伸至对接端部21外;当按摩头1对接在手握部2的对接端部21上时,按摩头1相对手握部2的对接端部21转动,传动结构与动力元件的移动头22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上述提供的按摩器的转动拆装结构,按摩器具有手握部2和按摩头1,手握部2上有对接端部21,对接端部21与按摩头1对接,按摩头1上有按摩端11,手握部2上设有动力元件,动力元件具有移动头22,按摩头1内有传动结构,当按摩头1与对接端部21对接时,按摩头1相对于对接端部21转动,可将手握部2里面的动力元件与传动结构相互卡合连接,此时,按摩头1与手握部2形成连接;当用户使用按摩器时,手握着手握部2,将按摩端11贴于脸部,当动力元件驱动移动头22运动时,移动头22会牵引传动结构运动,然后传动结构带动按摩端11运动,以此对用户皮肤进行按摩;当然,将按摩头1相对于对接端部21转动,也可以使动力元件与传动结构相互脱离,使按摩头1与手握部2分离,拆装方便且快速。传动结构包括传动杆3,传动杆3的一端与按摩端11连接,传动杆3的另一端具有连接端31,连接端31用来与动力元件的移动头22连接,当需要使用按摩器时,将按摩头1与与对接端部21对接,然后将按摩头1相对对接端部21转动,可以使连接端31与移动头22相互卡合连接,使按摩头1与手握部2连接起来,这样,移动头22牵引传动杆3运动,传动杆3带动按摩端11运动,对用户皮肤进行按摩;或者,当需要拆开按摩头1与手握部2时,将按摩头1相对对接端部21再次转动,可将连接端31与移动头22相互脱离。移动头22具有朝向传动杆3的上端部,移动头22的上端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器包括手握部和按摩头,所述手握部具有对接端部,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所述按摩头具有抵接用户皮肤的按摩端,所述按摩头的内部连接有带动所述按摩端运动的传动结构,所述手握部内设置有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具有延伸至所述对接端部外的移动头;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时,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动力元件的移动头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器包括手握部和按摩头,所述手握部具有对接端部,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所述按摩头具有抵接用户皮肤的按摩端,所述按摩头的内部连接有带动所述按摩端运动的传动结构,所述手握部内设置有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具有延伸至所述对接端部外的移动头;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时,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动力元件的移动头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一端与按摩端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具有连接端;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上时,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与所述动力元件的移动头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杆条,所述移动头具有朝向所述传动杆的上端部,所述移动头的上端部具有上端开口的插入腔;当所述按摩头对接在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时,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置于所述插入腔中,所述按摩头相对所述手握部的对接端部转动,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与所述插入腔的侧壁相互卡合连接或相互脱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按摩器转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腔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传动杆的连接端卡合的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良陈代杰
申请(专利权)人: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