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00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适用于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的缺点,包括固定片、鹅颈管和壳体,固定片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鹅颈管,且鹅颈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每个壳体的内部各设置有两排相互对称的捏杆,两排捏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和壳体转动连接,每个壳体的内部各转动连接有两排电动缸,电动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另一端和与其对应的捏杆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巧,可同时进行揉捏以及叩击按摩,辅助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还可根据康复需要和患者的承受能力选择是否安装盖体,从而选择不同的刺激程度,一机两用。

A massage device for rehabilitation after neuro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在神经外科术后的康复阶段,对患者进行按摩有利于局部感觉运动神经进行恢复,传统的按摩一般以手工按摩为主,多半需要到医院由医师进行按摩,患者在家中无法自行按摩,目前市面有各式各样的按摩机,但这些按摩机以缓解疲劳为主,多半是通过旋转的按摩头来进行按摩,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康复的帮助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适用于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固定片、鹅颈管和壳体,所述固定片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鹅颈管,且鹅颈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每个所述壳体的内部各设置有两排相互对称的捏杆,两排所述捏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和壳体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壳体的内部各转动连接有两排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另一端和与其对应的捏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上部一体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捶杆,所述捶杆的下侧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叩击头,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盒体。优选的,所述鹅颈管的外侧套设有弯折套,且弯折套的两端分别和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捏杆的上部沿捏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按摩齿,且按摩齿为柔性材质。优选的,所述按摩齿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优选的,所述捏杆的上部插接有盖体。优选的,所述捏杆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圈,所述盖体的内侧一体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和连接圈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壁设置有柔性的接触垫。优选的,每一排所述捏杆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个接触套,且接触套的边缘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所述壳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叩击头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叩击头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座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后端一体设置有握柄,且握柄的上部套设有握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体积小巧,患者自己或家属可自行使用,可同时进行揉捏以及叩击按摩,能够帮助患者刺激局部运动神经,有利于辅助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康复。2、本技术在安装盖体时,可进行常规的揉捏按摩,不安装盖体时,按摩齿可加强对局部的刺激,可根据康复需要和患者的承受能力选择是否安装盖体,一机两用。综上所述,对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体积小巧,可同时进行揉捏以及叩击按摩,辅助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还可根据康复需要和患者的承受能力选择是否安装盖体,从而选择不同的刺激程度,一机两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的盖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片、2鹅颈管、3壳体、4弯折套、5捏杆、6按摩齿、7盖体、8连接圈、9连接块、10接触垫、11电动缸、12推杆、13接触套、14固定架、15伺服电机、16捶杆、17安装座、18叩击头、19握柄、20握套、21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5,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固定片1、鹅颈管2和壳体3,固定片1的两侧分别铆接有鹅颈管2,且鹅颈管2的另一端铆接有壳体3,每个壳体3的内部各设置有两排相互对称的捏杆5,两排捏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和壳体3铰接,每个壳体3的内部各铰接有两排电动缸11,电动缸1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12,且推杆12的另一端和与其对应的捏杆5铰接,固定片1的上部一体设置有固定架14,且固定架14的前端通过螺丝连接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捶杆16,捶杆16的下侧一体设置有安装座17,且安装座17的内部安装有叩击头18,固定架14的上端通过螺丝连接有盒体21。具体的,鹅颈管2的外侧套设有弯折套4,且弯折套4的两端分别和壳体3胶接,用于保护鹅颈管2,并供导线经过。其中,捏杆5的上部沿捏杆5的长度方向胶接有按摩齿6,按摩齿6为柔性材质,优选硅胶或橡胶,捏杆5的上部插接有盖体7,具体的,捏杆5的上部胶接有连接圈8,盖体7的内侧一体设置有连接块9,且连接块9和连接圈8相互配合,盖体7的外壁胶接有柔性的接触垫10,接触垫10的表面光滑。其中,每一排捏杆5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个接触套13,且接触套13的边缘缝接有魔术子贴,壳体3的上部胶接有魔术母贴。具体的,安装座17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叩击头18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叩击头18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座17的内部,使得叩击头18可以拆卸,便于清洗消毒。其中,固定架14的后端一体设置有握柄19,且握柄19的上部套设有握套20,使得握持更加舒适。其中,盒体21的内部放置有主板和蓄电池,电动缸11和伺服电机15的控制旋钮以及总开关均安装在盒体21的上部,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总开关,总开关连接主板,主板连接蓄电池的负极,蓄电池的连接逆变器,多个电动缸11以及伺服电机15相互并联,总线路与逆变器连接,电动缸11和伺服电机15分别与主板连接,电动缸11和伺服电机15的控制旋钮以及总开关均与主板连接,(线路连接及电机控制均为现有技术,非本申请创新部分,原理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一:患者的承受能力较弱时,将接触套13从壳体3上部撕下来,将盖体7套在连接圈8的上部,再将接触套13贴在壳体3上部,然后手持握套20,将两个壳体3置于需要按摩的肢体两侧,隔弯折套4掰鹅颈管2,使鹅颈管2发生弯折,贴合肢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固定片(1)、鹅颈管(2)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鹅颈管(2),且鹅颈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3),每个所述壳体(3)的内部各设置有两排相互对称的捏杆(5),两排所述捏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和壳体(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壳体(3)的内部各转动连接有两排电动缸(11),所述电动缸(1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12),且推杆(12)的另一端和与其对应的捏杆(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片(1)的上部一体设置有固定架(14),且固定架(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捶杆(16),所述捶杆(16)的下侧设置有安装座(17),且安装座(17)的内部安装有叩击头(18),所述固定架(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盒体(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固定片(1)、鹅颈管(2)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鹅颈管(2),且鹅颈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3),每个所述壳体(3)的内部各设置有两排相互对称的捏杆(5),两排所述捏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和壳体(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壳体(3)的内部各转动连接有两排电动缸(11),所述电动缸(1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12),且推杆(12)的另一端和与其对应的捏杆(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片(1)的上部一体设置有固定架(14),且固定架(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捶杆(16),所述捶杆(16)的下侧设置有安装座(17),且安装座(17)的内部安装有叩击头(18),所述固定架(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盒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2)的外侧套设有弯折套(4),且弯折套(4)的两端分别和壳体(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杆(5)的上部沿捏杆(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按摩齿(6),且按摩齿(6)为柔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用按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均胜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