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94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连杆;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套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套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可在连杆上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上下摆动机构和第一左右摆动机构;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上下摆动机构和第二左右摆动机构;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还设有阻止转动的止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通过将两根椎弓根钉钉入骨折椎体的上下两块正常椎体内,对骨折椎体在撬拨下复位,再注入骨水泥,该装置简单、经济、实用,且易于推广。

Percutaneous vertebral fracture red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经皮穿刺微创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常采用以下治疗方法:①经皮椎体成形术(PVP);②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③经皮sky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自1987年Galibert报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来,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止痛和椎体强化作用。2000年Wong等首先报告经皮穿刺,在塌陷的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并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强化椎体,使病椎原有的高度大部分得以恢复,部分矫正了脊柱的后凸畸形,即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以色列Disc-O-Tech公司研制sky骨扩张器系统,将其应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sky骨扩张器经工作通道插入塌陷的椎体,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围绕轴心的皱折叠出达到扩张的作用,从而复位骨折椎体,并在椎体内扩张出直径14mm的空腔,然后回旋装置,使皱折叠出的聚合物材料恢复为平整状态并从椎体内拔出,然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类似球囊的作用。不同的是利用聚合物皱折叠出代替球囊膨胀。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只是固定了原有畸形,不能恢复塌陷椎体的高度,不能纠正椎体的后凸畸形,即使能有效缓解疼痛,后凸畸形的持续存在会导致患者呼吸和消化系统功能下降,降低生活质量。而可扩张球囊和sky骨扩张器均是在病变椎体内扩张,阻力较大,扩张空间有限;且后凸成形术手术成本高,手术方法复杂,对普及推广有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解决了现有医疗设备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存在的手术成本高,手术方法复杂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连杆;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套装在所述连杆上,用于夹持第一椎弓根钉;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套装在所述连杆上,用于夹持第二椎弓根钉;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可在连杆上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上下摆动机构和第一左右摆动机构,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的一端套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左右摆动机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用于驱使第一椎弓根钉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左右摆动机构用于驱使第一椎弓根钉左右摆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上下摆动机构和第二左右摆动机构,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的一端套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左右摆动机构旋转连接,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用于驱使第二椎弓根钉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左右摆动机构用于驱使第二椎弓根钉左右摆动;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还设有阻止转动的止动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轴、旋转块和锁紧帽;所述连接块底端套装在所述连杆上,顶端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所述旋转块的底端套装在连接轴上,并可绕连接轴转动;所述锁紧帽与连接轴螺纹连接,用于使旋转块与连接块相互抵触。可选地,所述旋转块底端与所述连接块间可相互抵触的两个面上均设有多个绕圆周均匀分布的棘齿,所述两个面上的棘齿可相互啮合。可选地,所述第一左右摆动机构包括夹持块、连接轴、锁紧帽和手柄螺母;所述连接轴安装在所述旋转块的顶端;所述夹持块套装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可绕连接轴转动;所述锁紧帽与连接轴螺纹连接,用于使夹持块与旋转块相互抵触;所述夹持块上还设有用于夹持椎弓根钉的夹持孔和用于锁紧椎弓根钉的螺纹孔,所述手柄螺母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块底端还设有锁紧孔;所述连杆上开设有限位槽。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第一夹持装置结构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套和两个锁紧螺母;所述连接套套装在所述连杆上,并可沿连杆左右滑动;两个所述锁紧螺母与连杆螺纹连接,且连接套位于两所述锁紧螺母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还设有阻止转动的止动结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和连杆;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套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套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可在连杆上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上下摆动机构和第一左右摆动机构;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上下摆动机构和第二左右摆动机构;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的旋转连接处还设有阻止转动的止动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通过将两根椎弓根钉钉入骨折椎体的上下两块正常椎体内,对骨折椎体在撬拨下复位,再注入骨水泥,该装置简单、经济、实用,且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上下摆动机构的爆炸图;图3为第一左右摆动机构的爆炸图;图4为第二上下摆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夹持装置、2-第二夹持装置、3-连杆;11-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2-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3-第一椎弓根钉、21-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2-第二左右摆动机构、23-第二椎弓根钉、31-限位槽;111-连接块、112-连接轴、113-旋转块、114-锁紧帽、115-棘齿、116-锁紧孔、121-夹持块、122-夹持孔、123-螺纹孔、124-手柄螺母、211-连接套、212-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端”、“顶端”、“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和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1、第二夹持装置2和连杆3;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用于夹持第一椎弓根钉13;所述第二夹持装置2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用于夹持第二椎弓根钉23;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装置(1)、第二夹持装置(2)和连杆(3);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用于夹持第一椎弓根钉(13);所述第二夹持装置(2)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用于夹持第二椎弓根钉(23);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与第二夹持装置(2)可在连杆(3)上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包括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和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的一端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的另一端与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旋转连接,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用于驱使第一椎弓根钉(13)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用于驱使第一椎弓根钉(13)左右摆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2)包括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和第二左右摆动机构(22),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的一端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的另一端与第二左右摆动机构(22)旋转连接,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用于驱使第二椎弓根钉(23)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用于驱使第二椎弓根钉(23)左右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装置(1)、第二夹持装置(2)和连杆(3);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用于夹持第一椎弓根钉(13);所述第二夹持装置(2)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用于夹持第二椎弓根钉(23);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与第二夹持装置(2)可在连杆(3)上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包括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和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的一端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的另一端与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旋转连接,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用于驱使第一椎弓根钉(13)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用于驱使第一椎弓根钉(13)左右摆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2)包括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和第二左右摆动机构(22),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的一端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的另一端与第二左右摆动机构(22)旋转连接,所述第二上下摆动机构(21)用于驱使第二椎弓根钉(23)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左右摆动机构(12)用于驱使第二椎弓根钉(23)左右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下摆动机构(11)包括连接块(111)、连接轴(112)、旋转块(113)和锁紧帽(114);所述连接块(111)底端套装在所述连杆(3)上,顶端与所述连接轴(112)相连;所述旋转块(113)的底端套装在连接轴(112)上,并可绕连接轴(112)转动;所述锁紧帽(114)与连接轴(112)螺纹连接,用于使旋转块(113)与连接块(111)相互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椎体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