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942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包括绑扎带,绑扎带设有固定机构以使绑扎带包在手臂外时将绑扎带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绑扎带包括绑扎带本体和固定在绑扎带本体内壁上的气囊,气囊的内表面固定在绑扎带本体的内壁上,还包括外表面和侧壁以形成气密封的气囊,以使气囊充气时气囊突出于绑扎带本体内表面;且气囊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突出于气囊外表面并与气囊导通的挤压部,以在气囊充气时该挤压部突出于气囊的内表面,以在绑扎带本体表面形成突起以用于对PICC穿刺术后出血部位进行挤压;还包括充气机构,充气机构通过充气管与气囊气密封的导通,以在使用时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或使用后使气囊放气。

A pressure hemostasis band after PIC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
技术介绍
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上开展逐渐增多,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因此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血管、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现有的PICC的穿刺鞘直径大于硅胶导管直径0.45~0.6mm,因此在做完PICC且穿刺鞘退出,经常会在穿刺点出现渗血。现有的做法是将纱布置于穿刺点并通过人力进行按压以止血,即:患者在穿刺后用一棉球置于穿刺点针眼上,用2条3M敷贴内消毒胶带交叉将棉球固定,贴上3M敷贴;然后在敷贴的外面,再次用棉球垂直置于穿刺点上方,让病人按压30分钟,之后用绷带固定棉球,进行加压止血。其中,该3M敷贴不小于8.5cm×10.5cm。在按压止血后,需要再用绷带或是弹性绷带进行包扎;如果包扎后还继续渗血,就需要重新进行包扎。这种传统的PICC术后止血方式非常原始,止血效果非常不好;同时还会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的PICC穿刺术后缺少适合的止血器械导致止血效果非常不好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能够提高PICC穿刺术后的止血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包括绑扎带,其中所述绑扎带设有固定机构以使所述绑扎带包在手臂外时将绑扎带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绑扎带包括绑扎带本体和固定在绑扎带本体内壁上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定在绑扎带本体的内壁上,还包括外表面和侧壁以形成气密封的气囊,以使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气囊突出于所述绑扎带本体内表面;且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突出于所述气囊外表面并与所述气囊导通的挤压部,以在所述气囊充气时该挤压部突出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以在所述绑扎带本体表面形成突起以用于对PICC穿刺术后出血部位进行挤压;还包括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通过充气管与所述气囊气密封的导通,以在使用时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和/或使用后使所述气囊放气。其中,所述充气机构为具有可按压收缩空腔的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一端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充气管与所述气囊气密封的导通,且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单向气阀。其中,所述挤压部为半球形。其中,所述固定机构为设置在该绑扎带本体两端相应表面的尼龙搭扣。其中,所述气囊和挤压部为橡胶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气囊和挤压部为橡胶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其中,所述绑扎带本体为帆布制成。其中,还包括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所述气囊和挤压部为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上述方案提出了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更为合理,且能够适合临床各年龄人群使用;2.使用时对需要止血的部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压,并能够在周边区域留出空间,以防止过度,摒弃原有使用方法,更安全,能控制加压时间,力度,显示相应指征,更科学安全;3.加压部位准确,有效防止意外脱管等情况的发生;4.材料可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在使用时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由于PICC穿刺术后需要对特定部位施加很强的压力,因此不能采用绑扎的方式来止血;现有的方式通常是通过人力来按压特定部位以实现止血。这种方式至少具有以下缺陷:1、使用时完全依靠人力来进行按压,这样导致很容易因为人为的失误导致止血失败;特别是在医疗人员短缺的医院,通常是需要患者或是家属来按压止血,这样就更容易造成止血失败;2、在按压后进行包扎时需要利用普通医用绷带或是弹性绷带缠绕手臂,并在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并在绷带外通过胶布固定。如果包扎过松,很容易产生错位、松动、滑脱的问题;同时包扎的部位通透性差,容易引起局部出血、血肿、感染;如果包扎过紧,则很容易影响穿刺位置的肢体血液循环,导致肢体肿胀或麻木;3、无法根据患者穿刺点部位渗血的情况及患者的肢体外径来实现有针对性的绑扎,患者在绑扎时必须不停地用穿刺侧的手捏弹力球以促进血液回流,较为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来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包括绑扎带,其中所述绑扎带设有固定机构5以使所述绑扎带包在手臂外时将绑扎带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绑扎带包括绑扎带本体1和固定在绑扎带本体1内壁上的气囊2,所述气囊2的内表面固定在绑扎带本体的内壁上,还包括外表面和侧壁以形成气密封的气囊2,以使所述气囊2充气时所述气囊2突出于所述绑扎带本体1内表面;且所述气囊2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突出于所述气囊2外表面并与所述气囊2导通的挤压部3,以在所述气囊2充气时该挤压部3突出于所述气囊2的内表面,以在所述绑扎带本体1表面形成突起以用于对PICC穿刺术后出血部位进行挤压;还包括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通过充气管6与所述气囊2气密封的导通,以在使用时对所述气囊2进行充气和/或使用后使所述气囊2放气。其中所述充气机构为具有可按压收缩空腔的充气气囊2;所述充气气囊2一端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充气管6与所述气囊2气密封的导通,且所述充气气囊2上设有单向气阀。这样在使用时,先将该挤压部3的位置对准PICC穿刺术后出血部位,然后将整条绑扎带包覆在肢体上并通过绑扎带两端的固定机构5将绑扎带的两端稳定的固定在一起;绑扎时并不需要非常紧,因为后续还有充气的步骤。在完成绑扎后,通过充气机构为气囊2进行充气;此时气囊2内表面上的挤压部3一同被充气,形成突出于气囊2内表面的一个突起,具体如图2所示的。此时整个绑扎带由于气囊2充气鼓起,此时就实现了整个绑扎带在肢体外收紧;同时由于挤压部3的充气,导致气囊2进一步鼓起;这样就自动将绑扎带收紧,以使绑扎带紧密的挤压肢体,且该挤压部3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挤压该PICC穿刺术后出血部位,从而实现局部加压止血的效果。如图2所示的,在使用时还可以在出血位置放置止血棉4或是其他任何恰当的医用材料,以防止挤压部3的表面直接接触伤口。如图2所示的,该挤压部3在充气后,对止血棉4或其他任何恰当的医用材料施加一个如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的力,从而提高止血的效果。从图2中的使用状态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的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能够稳固的固定在肢体上,例如手臂上,并针对特定部位施力。这种结构的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既能够保证稳固性和力度,又不会因为环向包覆过紧导致影响血液循环。如图1所示的,该固定机构5可以为尼龙搭扣。为了便于清洗且能够承受一定压力,该气囊2和挤压部3为橡胶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挤压部3与气囊2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绑扎带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绑扎带,其中所述绑扎带设有固定机构以使所述绑扎带包在手臂外时将绑扎带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绑扎带包括绑扎带本体和固定在绑扎带本体内壁上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定在绑扎带本体的内壁上,还包括外表面和侧壁以形成气密封的气囊,以使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气囊突出于所述绑扎带本体内表面;且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突出于所述气囊外表面并与所述气囊导通的挤压部,以在所述气囊充气时该挤压部突出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以在所述绑扎带本体表面形成突起以用于对PICC穿刺术后出血部位进行挤压;/n还包括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通过充气管与所述气囊气密封的导通,以在使用时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和/或使用后使所述气囊放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绑扎带,其中所述绑扎带设有固定机构以使所述绑扎带包在手臂外时将绑扎带的两端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绑扎带包括绑扎带本体和固定在绑扎带本体内壁上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内表面固定在绑扎带本体的内壁上,还包括外表面和侧壁以形成气密封的气囊,以使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气囊突出于所述绑扎带本体内表面;且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突出于所述气囊外表面并与所述气囊导通的挤压部,以在所述气囊充气时该挤压部突出于所述气囊的内表面,以在所述绑扎带本体表面形成突起以用于对PICC穿刺术后出血部位进行挤压;
还包括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通过充气管与所述气囊气密封的导通,以在使用时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和/或使用后使所述气囊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穿刺术后加压止血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为具有可按压收缩空腔的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一端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充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