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76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涉及牛奶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蜗杆(7)与电机(8)连接,蜗轮(6)与蜗杆(7)啮合,蜗轮(6)套接中轴(410)上;中轴(410)通过旋转接头(9)与管道连接;中轴(410)穿过盖子(101)的中心孔(104)处;底盘(409)位于盖子(101)的下方;转盘(4)内的通路与搅拌桨(3)内的U型通路(301)联通;罐体(1)上进管(102)和出管(103);保温套(2)在罐体(1)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套设备内热媒和冷媒交叉进行循环,完成加热、速冷过程;搅拌桨(3)搅动,利于热交换均匀快速进行;节约空间,设备清洗方便,易于操作。

A pasteurization device for mil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steurization device for milk,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lk processing. The worm (7)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8), the worm wheel (6) is meshed with the worm (7), the worm wheel (6) is sleeved on the central shaft (410); the central shaft (410)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peline through the rotary joint (9); the central shaft (410) passes through the central hole (104) of the cover (101); the chassis (409) is located under the cover (101); the channel in the rotary table (4) is connected with the U-shaped channel (301) in the mixing paddle (3); the inlet pipe (102) and the outlet pipe on the tank body (1) (103); the insulating sleeve (2) is outside the tank body (1).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irculates the heat medium and the cold medium in a set of equipment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heating and rapid cooling; the agitating paddle (3) agitates to facilitate the uniform and rapid heat exchange;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space, facilitates the cleaning of the equipment and is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
本技术涉及牛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巴氏杀菌法是采用较低温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达到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目的,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流程是将混合原料加热至68~70℃,并保持此温度30min以后急速冷却到4-5℃;原理在于一般细菌的致死点均为温度68℃与时间30min以下,所以将混合原料经此法处理后,可杀灭其中的致病性细菌和绝大多数非致病性细菌;混合原料加热后突然冷却,急剧的热与冷变化也可以促使细菌的死亡。在牛奶加工中,巴氏杀菌是广为应用的一种杀菌方法。现有杀菌装置,由热设备和冷设备共同组成,牛奶先进入热设备中,68~70℃,30min后泵出至冷设备中,急速冷却至4-5℃。需要两套设备,设备占地面积大,操作繁琐,设备清洗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在一套设备内进行加热、速冷操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包括:罐体、保温套、搅拌桨、转盘、轴承、蜗轮、蜗杆、电机、旋转接头、下法兰盘、上法兰盘和管道。蜗杆与电机连接,蜗轮与蜗杆啮合,蜗轮套接在转盘的中轴上;转盘的中轴与旋转接头连接,旋转接头与管道间通过下法兰盘和上法兰盘连接;转盘的中轴通过轴承安装于罐体上方的盖子的中心孔处;转盘的底盘位于盖子的下方;搅拌桨安装于底盘的下方;转盘上有两条通路;搅拌桨内部有U型通路;转盘的通路与搅拌桨内的U型通路联通;罐体上方有进管,底部有出管;保温套套于罐体外部。旋转接头是一类将液体从管道的这边输入到旋转或往复运动的设备中,再从其中排出的连接用的密封装置。本技术中采用单向流通式的旋转接头,在一端安装旋转接头,同时在此端进行流体的导入和排出。待杀菌的牛奶从进管进入到罐体的内腔中,先是从旋转接头连接的其中一个管道中通入热媒,如温度>68℃热水,热水自管道经旋转接头流入转盘内的通路,再进入到搅拌桨内的U型通路中对罐体内部的牛奶进行加热,温度达到68℃-70℃时,保温30min;再开始从旋转接头连接的另一个管道中通入冷媒,比如温度<5℃冷水,冷水自管道经旋转接头流入转盘内的通路,再进入到搅拌桨内的U型通路中对罐体内部的牛奶进行降温,冷水自U型通路的一端流进搅拌桨,再从U型通路的另一端流出至转盘内的通路另一通路,再经旋转接头连接的管道中流出;热媒或冷媒都是不断流进、流出该装置的,循环速度快,该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的作用。电机提供动力,由蜗杆和蜗轮啮合传动,转盘的中轴于蜗轮中的孔是过盈配合,转盘跟随蜗轮同步转动,转盘的底盘上的搅拌桨也随之转动,利于罐体内均匀快速的进行热交换。杀菌结束,牛奶从出管流出;保温套将罐体与外界大气隔绝,减少外部环境对巴氏杀菌的影响。进一步,搅拌桨的中间部位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增大了搅拌桨上的传热或吸热的面积,加速搅拌桨内的介质与牛奶间的热交换;而且散热孔能够降低搅拌桨搅动时的阻力。进一步,下法兰盘和上法兰盘通过螺母和螺栓紧固连接。进一步,旋转接头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阀门用于控制不同的管道工作状态的转换。进一步,旋转接头连接的管道包括:设有第一阀门的第一管道、设有第二阀门的第二管道、设有第三阀门的第三管道和设有第四阀门的第四管道。进一步,转盘内,第一通路、第一流道、下圆通路、第一下口构成一条通路;第二通路、第二流道、上圆通路、第二下口构成另一条通路;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竖向设置于中轴内;下圆通路、上圆通路、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一下口和第二下口设置于底盘中。进一步,有四个搅拌桨,在转盘的底盘上对应有四个第一下口和四个第二下口。每个搅拌桨内部的U型通路分别与转盘内的通路联通,单个搅拌桨内的U型通路一端连接第一下口,另一端连接第二下口,进入罐体内的热媒或冷媒多而分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一套设备内热媒和冷媒交叉进行循环,完成加热、速冷过程;搅拌桨搅动,利于热交换均匀快速进行;节约空间,设备清洗方便,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爆炸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的横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的另一种横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搅拌桨的纵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保温套,3、搅拌桨,4、转盘,5、轴承,6、蜗轮,7、蜗杆,8、电机,9、旋转接头,10、下法兰盘,11、上法兰盘,12、螺母,13、螺栓;101、盖子,102、进管,103、出管,104、中心孔;201、第一孔,202、第二孔;301、U型通路,302、散热孔;401、第一通路,402、第二通路,403、下圆通路,404、上圆通路,405、第一流道,406、第二流道,407、第一下口,408、第二下口,409、底盘,410、中轴;1401、第一管道,1402、第二管道,1403、第三管道,1404、第四管道;1501、第一阀门,1502、第二阀门,1503、第三阀门,1504、第四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图1-图3,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包括:罐体1、保温套2、搅拌桨3、转盘4、轴承5、蜗轮6、蜗杆7、电机8、旋转接头9、下法兰盘10、上法兰盘11和管道。蜗杆7与电机8连接,蜗轮6与蜗杆7啮合,蜗轮6套接在转盘4的中轴410上;转盘4的中轴410与旋转接头9连接,旋转接头9与管道间通过下法兰盘10和上法兰盘11连接;下法兰盘10和上法兰盘11通过螺母12和螺栓13紧固连接。转盘4的中轴410通过轴承5安装于罐体1上方的盖子101的中心孔104处;转盘4的底盘409位于盖子101的下方;搅拌桨3安装于底盘409的下方。旋转接头9连接的管道包括:设有第一阀门1501的第一管道1401、设有第二阀门1502的第二管道1402、设有第三阀门1503的第三管道1403和设有第四阀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罐体(1)、保温套(2)、搅拌桨(3)、转盘(4)、轴承(5)、蜗轮(6)、蜗杆(7)、电机(8)、旋转接头(9)、下法兰盘(10)、上法兰盘(11)和管道;/n蜗杆(7)与电机(8)连接,蜗轮(6)与蜗杆(7)啮合,蜗轮(6)套接在转盘(4)的中轴(410)上;转盘(4)的中轴(410)与旋转接头(9)连接,旋转接头(9)与管道间通过下法兰盘(10)和上法兰盘(11)连接;/n转盘(4)的中轴(410)通过轴承(5)安装于罐体(1)上方的盖子(101)的中心孔(104)处;转盘(4)的底盘(409)位于盖子(101)的下方;/n搅拌桨(3)安装于底盘(409)的下方;转盘(4)上有两条通路;搅拌桨(3)内部有U型通路(301);转盘(4)的通路与搅拌桨(3)内的U型通路(301)联通;/n罐体(1)上方有进管(102),底部有出管(103);保温套(2)套于罐体(1)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1)、保温套(2)、搅拌桨(3)、转盘(4)、轴承(5)、蜗轮(6)、蜗杆(7)、电机(8)、旋转接头(9)、下法兰盘(10)、上法兰盘(11)和管道;
蜗杆(7)与电机(8)连接,蜗轮(6)与蜗杆(7)啮合,蜗轮(6)套接在转盘(4)的中轴(410)上;转盘(4)的中轴(410)与旋转接头(9)连接,旋转接头(9)与管道间通过下法兰盘(10)和上法兰盘(11)连接;
转盘(4)的中轴(410)通过轴承(5)安装于罐体(1)上方的盖子(101)的中心孔(104)处;转盘(4)的底盘(409)位于盖子(101)的下方;
搅拌桨(3)安装于底盘(409)的下方;转盘(4)上有两条通路;搅拌桨(3)内部有U型通路(301);转盘(4)的通路与搅拌桨(3)内的U型通路(301)联通;
罐体(1)上方有进管(102),底部有出管(103);保温套(2)套于罐体(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桨(3)的中间部位设有散热孔(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奶巴氏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法兰盘(10)和上法兰盘(11)通过螺母(12)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美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嘉洲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