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70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握杆一端设置有U形架,U形架内设置有采收框,采收框底部对应设置有四边形刀具,握杆靠近另一端位置处还设置有手摇轮,手摇轮的圆盘面上设有手把,握杆靠近采收框位置处设置有扩距叠轮A和扩距叠轮B,扩距叠轮A和扩距叠轮B同轴设置,扩距叠轮A与手摇轮通过钢丝绳实现传动,扩距叠轮B和轨轮通过钢丝绳实现传动,手摇轮、扩距叠轮A、扩距叠轮B和轨轮通过钢丝绳构成完整的传动机构,轨轮还与四边形刀具其中一角连接,轨轮沿凹槽状的导轨进行滑动进而带动四边形刀具实现开合,导轨通过支撑柱与采收框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菜采摘效率低下,操作难度高且难以保证安全性和卫生性的问题。

A hand-held cabbage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
本技术属于蔬菜采收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
技术介绍
包菜是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蔬菜之一,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有利于生长发育,能健脾养胃,利关节,壮筋骨,其味甘甜且易于消化,是很多菜式的原料之一,进而增大了对包菜的需求,其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包菜成熟后体积较大且外侧菜叶向四周铺开,其根短而坚硬,与地面距离较近,增大了包菜采摘的难度。现有的采摘技术一般用到砍刀,具体操作为弯腰后用一只手固定包菜果实一只手用砍刀砍断其根,再对外叶进行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菜农对于包菜采摘的需求,但是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采摘与收集需重复进行弯腰作业,对颈椎,腰部等造成极大的损害;第二,包菜离地面较近且其根部较硬,断根过程较费力;第三,包菜表面光滑,体积较大,单手操作、单手固定比较困难,且传统采收过程操作程存在安全隐患(刀具使用不当容易伤手);第四,采收包菜后,收集和进一步的外叶处理且效率低下。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节省人力、快速高效,安全隐患低,卫生条件较好的手持式包菜采收机很有必要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菜采摘效率低下,操作难度高且难以保证安全性和卫生性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包括握杆,握杆的一端设置有U形架,U形架内设置有采收框,采收框底部对应设置有四边形刀具,握杆靠近另一端位置处还设置有手摇轮,手摇轮的圆盘面上设有手把,握杆靠近采收框位置处设置有扩距叠轮A和扩距叠轮B,扩距叠轮A和扩距叠轮B同轴设置,扩距叠轮A与手摇轮通过钢丝绳实现传动,扩距叠轮B和轨轮通过钢丝绳实现传动,手摇轮、扩距叠轮A、扩距叠轮B和轨轮通过钢丝绳构成完整的传动机构,轨轮还与四边形刀具其中一角连接,轨轮沿凹槽状的导轨进行滑动进而带动四边形刀具实现开合,导轨通过支撑柱与采收框固连。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四边形刀具与轨轮相连的一角的对角处与采收框固连,四边形刀具另外一对对角位置处均各设置有弹簧,实现伸缩剪切。握杆长度为1.5m~1.7m,用以增大手摇轮与四边形刀片之间的距离,避免弯腰作业。采收框为四个侧壁围起来的框状结构,采收框的框壁为镂空结构,节省材料,减轻重量,采收框其中一个开口对应四边形刀具。四边形刀具由四根直线刀片依次通过铰链连接而成,四根直线刀片的刀刃均朝向四边形内部。握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软臂套,软臂套能够减少手掌压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通过双手的配合操作实现包菜采摘收取一体化,提高采收效率;避免了菜农采收时的重复弯腰作业,提高了包菜采收工作的舒适度;操作时切割部位于包菜外叶的上方,在避免采收操作者疲劳累积的同时也能保证采收工作的卫生性;该手持式包菜采收机的切割刀具由四根直线形刀片通过铰链连接,两个扩距叠轮同轴固定,增大拉伸距离,简化操作;装置通过手摇轮采用钢丝绳传动,拉伸切割方式增大剪切压力;扩距叠轮连接大臂,减轻手掌处的重量,降低操作强度;采收框采用薄壁镂空结构,节省材料且减轻机构重量,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的整体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的采收切割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的导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的钢丝绳连接图。图中,1.软臂套,2.手摇轮,3.握杆,4.钢丝绳,5.扩距叠轮A,6.扩距叠轮B,7.U形架,8.导轨,9.采收框,10.四边形刀具,11.支撑柱,12.弹簧,13.手把,14.铰链,15.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结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握杆3,握杆3的一端设置有U形架7,U形架7内设置有采收框9,采收框9底部对应设置有四边形刀具10,握杆3靠近另一端位置处还设置有手摇轮2,手摇轮2的圆盘面上设有手把13,握杆3靠近采收框9位置处设置有扩距叠轮A5和扩距叠轮B6,扩距叠轮A5和扩距叠轮B6同轴设置,扩距叠轮A5与手摇轮2通过钢丝绳4实现传动,扩距叠轮B6和轨轮15通过钢丝绳4实现传动,手摇轮2、扩距叠轮A5、扩距叠轮B6和轨轮15通过钢丝绳4构成完整的传动机构,轨轮15还与四边形刀具10其中一角连接,轨轮15沿凹槽状的导轨8进行滑动进而带动四边形刀具10实现开合,导轨8通过支撑柱11与采收框9固连。四边形刀具10与轨轮15相连的一角的对角处与采收框9固连,四边形刀具10另外一对对角位置处均各设置有弹簧12,实现伸缩剪切。握杆3长度为1.5m~1.7m,用以增大手摇轮2与四边形刀片10之间的距离,避免弯腰作业。采收框9为四个侧壁围起来的框状结构,采收框9的框壁为镂空结构,节省材料,减轻重量,采收框9其中一个开口对应四边形刀具10。四边形刀具10由四根直线刀片依次通过铰链连接而成,四根直线刀片的刀刃均朝向四边形内部。握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软臂套1,软臂套1能够减少手掌压力。本技术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工作原理如下:在包菜采收时,右臂控制握杆3锁定一端的采收框9位置至包菜上方并保证包菜收入采收框9内,左手控制手把13旋转手摇轮2,利用钢丝绳4转动扩距叠轮带动导轨8沿轨运动拉伸四边形刀具10,剪断包菜根部,收集框内的包菜运输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弹簧12作用打开刀具释放包菜即可顺利完成包菜的采收工作。采收完成后,弹簧12收缩而导致剪切角的度数变小,弹簧12收缩,产生拉力,四边形刀具10回位,顺带带动钢丝绳4和手摇轮2反转即可,为了刀具顺利回位,操作者也可以通过反转手摇轮2,辅助完成刀具的回位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杆(3),握杆(3)的一端设置有U形架(7),U形架(7)内设置有采收框(9),采收框(9)底部对应设置有四边形刀具(10),握杆(3)靠近另一端位置处还设置有手摇轮(2),手摇轮(2)的圆盘面上设有手把(13),握杆(3)靠近采收框(9)位置处设置有扩距叠轮A(5)和扩距叠轮B(6),扩距叠轮A(5)和扩距叠轮B(6)同轴设置,扩距叠轮A(5)与手摇轮(2)通过钢丝绳(4)实现传动,扩距叠轮B(6)和轨轮(15)通过钢丝绳(4)实现传动,手摇轮(2)、扩距叠轮A(5)、扩距叠轮B(6)和轨轮(15)通过钢丝绳(4)构成完整的传动机构,轨轮(15)还与四边形刀具(10)其中一角连接,轨轮(15)沿凹槽状的导轨(8)进行滑动进而带动四边形刀具(10)实现开合,导轨(8)通过支撑柱(11)与采收框(9)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杆(3),握杆(3)的一端设置有U形架(7),U形架(7)内设置有采收框(9),采收框(9)底部对应设置有四边形刀具(10),握杆(3)靠近另一端位置处还设置有手摇轮(2),手摇轮(2)的圆盘面上设有手把(13),握杆(3)靠近采收框(9)位置处设置有扩距叠轮A(5)和扩距叠轮B(6),扩距叠轮A(5)和扩距叠轮B(6)同轴设置,扩距叠轮A(5)与手摇轮(2)通过钢丝绳(4)实现传动,扩距叠轮B(6)和轨轮(15)通过钢丝绳(4)实现传动,手摇轮(2)、扩距叠轮A(5)、扩距叠轮B(6)和轨轮(15)通过钢丝绳(4)构成完整的传动机构,轨轮(15)还与四边形刀具(10)其中一角连接,轨轮(15)沿凹槽状的导轨(8)进行滑动进而带动四边形刀具(10)实现开合,导轨(8)通过支撑柱(11)与采收框(9)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包菜采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刀具(10)与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锋董雅文彭思源冯鹏何红力吴芮马延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