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个井道的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163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系统(10),其具有第一井道(12)和第二井道(14),至少一个上部往返轿厢(18b)和至少一个下部往返轿厢(18a)彼此上下地布置在第一井道中,并且至少间或地彼此固定耦接并且能够一起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至少一个上部分配轿厢(20b)和至少一个下部分配轿厢(20a)能够彼此上下地布置在第二井道中,并且能够彼此分离地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该电梯系统(10)以如此方式设计,使得上部往返轿厢(18b)和上部分配轿厢(20b)各自包括在上部往返层(16b)处的停止点,并且下部往返轿厢(18a)和下部分配轿厢(20a)各自包括在下部往返层(16a)处的停止点。此外,第二井道(1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30、32、34、36),第一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上部分配轿厢(20b)的行进范围限制到上部往返层(16b)并且限制到上部往返层(16b)的竖直上方的范围,并且第二井道(14)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止动元件(30、32、34、36),第二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下部分配轿厢(20a)的行进范围限制到下部往返层(16a)并且限制到下部往返层(16a)的竖直下方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两个井道的电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两个井道的电梯系统,其中,多个轿厢可移动地布置在每个井道中,并且其中,可以至少间或地限制轿厢的行进范围。
技术介绍
在延伸跨越大量楼层的多层建筑物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可能需要利用跨越大量楼层的电梯系统来运送大量人员并将他们分配到大量楼层。为此,具有多个电梯井道的系统可以是有利的,以便希望进入较远楼层的人员可以首先通过梭式往返器跨越大量楼层来特别是无中间停止地运送,并且然后在大厅中,允许所述人员改变到将人员运送到期望的较高目的地楼层的一个或多个分配轿厢。特别地,在此,作为梭式往返器,多个轿厢可以彼此上下地竖直布置在井道中,所述轿厢(例如作为所谓的双层轿厢)彼此固定耦接和/或彼此固定连接,并且能够仅彼此一起移动。还可能的是,在分配电梯中,多个分配轿厢在井道中彼此竖直地布置。使用彼此上下地布置在井道中并且能够彼此分离地竖直向上和向下移动的至少两个轿厢,使得可以增加电梯设备的运输能力,以便运送人员和/或负载。每个轿厢分配有用于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轿厢的驱动装置。在此,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制动器。为了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避免可以彼此分离地移动的两个轿厢的无制动碰撞,电梯设备通常包括安全装置,通过该安全装置可以监控轿厢的行进行为,并且如果需要,可以触发紧急停止。在紧急停止的情况下,关闭轿厢的驱动电机并且激活驱动制动器。此外,每个轿厢可以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制动装置,例如止动装置,轿厢可以通过该制动装置在尚未达到与相邻轿厢的安全距离时进行机械制动。另外,通常对最下部的轿厢使用行程路径限制装置。行程路径限制装置允许限制最下部轿厢的行程路径,并且阻尼最下部轿厢与电梯设备或井道坑的下面部件的碰撞。在此,保持元件通常设计为缓冲元件的形式,该缓冲元件布置在井道坑中的最下部轿厢的竖直投影内。例如,文献EP2585395B1公开了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包括在井道中可以彼此分离地移动的多个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电梯系统。有利实施例形成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说明书的主题。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第一井道的电梯系统,至少一个上部往返轿厢和至少一个下部往返轿厢彼此上下地布置在第一井道中,并且至少间或地彼此固定耦接并且能够一起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此外,该电梯系统包括第二井道,至少一个上部分配轿厢和至少一个下部分配轿厢彼此上下地布置在第二井道中,并且能够彼此分离地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该电梯设备以如此方式设计,使得上部往返轿厢和上部分配轿厢各自包括在上部往返层处的停止点,并且下部往返轿厢和下部分配轿厢各自包括在下部往返层处的停止点。此外,第二井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和第二止动元件,第一止动元件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上部分配轿厢的行进范围限制到上部往返层并且限制到上部往返层的竖直上方的范围,第二止动元件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下部分配轿厢的行进范围限制到下部往返层并且限制到下部往返层的竖直下方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点在于,至少两个分配轿厢可以设置在井道中并且包括彼此分离的分离行进范围。特别地,上部分配轿厢的行进范围可以从上部往返层竖直向上延伸,而下部分配轿厢的行进范围从下部往返层竖直向下延伸。以这种方式,上部分配轿厢和下部分配轿厢可以在井道中同时运行而不会彼此阻碍。例如,下部分配轿厢不必等到上部分配轿厢已经设置为移动时才开始行程,反之亦然。因此,可以避免分配轿厢的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其结果是可以实现电梯系统的效率的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点在于,不一定需要设置单独的碰撞防止装置,该碰撞防止装置监控上部分配轿厢和下部分配轿厢的行进移动,以便在适当的情况下迅速识别两个分配轿厢碰撞的风险,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动和/或停止分配轿厢。如果该电梯系统以如此方式设计,使得上部分配轿厢和下部分配轿厢包括彼此分离或不重叠的行进范围,则即使两个分配轿厢在同一井道中朝向彼此移动,也可以避免其碰撞的风险,因为上部分配轿厢和下部分配轿厢的行进范围彼此不重叠,并且因此不存在碰撞的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点在于,该电梯系统可以得到简化和/或制造起来成本更低,因为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省去复杂的碰撞防止装置。此外,与其中两个分配轿厢可以在同一井道中彼此分离地移动的常规电梯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小彼此上下地布置的两个停止点之间的楼层间距、特别是上部往返层和下部往返层之间的楼层间距。通常最小楼层间距由在同一井道中朝向彼此移动的的两个轿厢之间要保持的安全间距而引起,以便例如减小分配轿厢的碰撞风险和/或减小碰撞情况下的作用力。特别地,在朝向彼此移动的两个轿厢之间至少要保持的安全间距由安全控制器或碰撞防止单元的反应时间来确定,该反应时间因此也引起最小楼层间距。然而,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果上部分配轿厢和下部分配轿厢的行进范围被止动元件彼此分离,使得其彼此不重叠,则下部分配轿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上部分配轿厢的行进范围,反之亦然,因此可以减小两个行进范围之间以及因此上部往返层和下部往返层之间所需的安全间距。其结果是,下部往返层与上部往返层之间的楼层间距也可以减小。较小的楼层间距可以导致成本节省,因为不必在例如其中可能形成有大厅的较低往返层和/或较高往返层的区域中设置不必要的高房间高度,并且因此设置该电梯系统的建筑物可以包括较小的高度,或者可以以某种其他方式规划或使用节省的空间。此外,减小的楼层间距还可以提供建筑优点,因为由于较低的最小楼层间距,可以出现建筑自由度,这又可以提供建筑物设计的自由度。例如,可以感知到上下部往返层附近具有较低房间高度和/或较小楼层间距的大厅区域比具有传统的较高楼层间距的大厅区域更美观。在此,往返轿厢是指无论往返轿厢实际上是设计为往返轿厢还是用作往返轿厢都可以在第一井道中移动的轿厢。然而,优选地,往返轿厢用于将人员和/或负载从起始楼层运送到往返层。特别优选地,电梯系统以如此方式设计,使得往返轿厢在起始楼层与目的地楼层之间不停止或仅在少量停止点处停止,目的地楼层优选地位于上部或下部往返层。例如,电梯系统可以设计为使得往返轿厢允许在最短的可能时间内将最大可能数量的人员和/或负载从起始楼层运输到上部和/或下部往返层,反之亦然。例如,为此,上部往返轿厢和下部往返轿厢可以至少间或地彼此耦接和/或彼此机械连接,以便增加第一井道中的运输能力,其结果是,如果上部往返轿厢和下部往返轿厢彼此固定耦接,则可以减少和/或避免多个往返轿厢在第一井道中彼此阻碍的可能性。在此,起始楼层可以布置在往返层的竖直上方或竖直下方。在此,上部往返层和/或下部往返层优选地是这样的平面,第一井道中的往返轿厢中的至少一个和第二井道中的往返轿厢中的至少一个都包括该平面处的停止点。这允许被运送的人员从往返轿厢改变到分配轿厢,和/或反之亦然,和/或允许负载从往返轿厢转移到分配轿厢,和/或反之亦然。在此,往返层未必形成为几何意义上的平面。特别地,分配轿厢中的一个的停止点和往返轿厢中的一个的停止点可以被称为布置在上部或下部往返层上,即使它们各自布置在优选略微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系统(10),包括:/n第一井道(12),至少一个上部往返轿厢(18b)和至少一个下部往返轿厢(18a)彼此上下地布置在所述第一井道(12)中,并且至少间或地彼此固定耦接,并且能够一起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n第二井道(14),至少一个上部分配轿厢(20b)和至少一个下部分配轿厢(20a)彼此上下地布置在所述第二井道(14)中,并且能够彼此分离地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n其中,所述电梯设备(10)以如此方式设计,使得所述上部往返轿厢(18b)和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各自包括在上部往返层(16b)处的停止点,并且所述下部往返轿厢(18a)和所述下部分配轿厢(20a)各自包括在下部往返层(16a)处的停止点;/n其中,所述第二井道(1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30、32、34、36),所述第一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的行进范围限制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b)并且限制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b)的竖直上方的范围;/n其中,所述第二井道(1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止动元件(30、32、34、36),所述第二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所述下部分配轿厢(20a)的行进范围限制到所述下部往返层(16a)并且限制到及所述下部往返层(16a)的竖直下方的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11 DE 102017110275.21.一种电梯系统(10),包括:
第一井道(12),至少一个上部往返轿厢(18b)和至少一个下部往返轿厢(18a)彼此上下地布置在所述第一井道(12)中,并且至少间或地彼此固定耦接,并且能够一起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
第二井道(14),至少一个上部分配轿厢(20b)和至少一个下部分配轿厢(20a)彼此上下地布置在所述第二井道(14)中,并且能够彼此分离地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移动;
其中,所述电梯设备(10)以如此方式设计,使得所述上部往返轿厢(18b)和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各自包括在上部往返层(16b)处的停止点,并且所述下部往返轿厢(18a)和所述下部分配轿厢(20a)各自包括在下部往返层(16a)处的停止点;
其中,所述第二井道(1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止动元件(30、32、34、36),所述第一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的行进范围限制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b)并且限制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b)的竖直上方的范围;
其中,所述第二井道(1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止动元件(30、32、34、36),所述第二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至少间或地将所述下部分配轿厢(20a)的行进范围限制到所述下部往返层(16a)并且限制到及所述下部往返层(16a)的竖直下方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10),其中,所述电梯系统(10)设计为使得当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的行进范围限制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b)并且限制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b)的竖直上方的范围,并且所述下部分配轿厢(20a)的行进范围限制到所述下部往返层(16a)并且限制到所述下部往返层(16a)的竖直下方的范围时,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能够行进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b)处的停止点,并且同时,所述下部分配轿厢(20a)能够行进到所述上部往返层(16a)处的停止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10),其中,所述第一井道(12)中的最上部停止点布置在所述上部往返层(16b)处,并且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井道(12)中的所述最上部停止点的正下方的停止点布置在所述下部往返层(16a)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10),其中,所述第一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通过与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的机械接触和/或通过与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的配重(26)的机械接触来限制所述上部分配轿厢(20b)的行进范围;
和/或其中,所述第二止动元件(30、32、34、36)设计为通过与所述下部分配轿厢(20a)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恩德·阿尔滕堡托拜厄斯·温泽堡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