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及掺有芯材的衣服技术

技术编号:229161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17
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布料(2)从成卷状态大致展开为自然状态或不展开为自然状态地送出到输送台(1)上的送出工序;在输送台(1)上,对布料(2)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来形成芯材(12)的芯材涂敷工序;涂敷用于粘合布料(2)的粘合用热熔粘合剂(13)的粘合剂涂敷工序;及使已涂敷的粘合用热熔粘合剂(13)干燥的干燥工序,在芯材涂敷工序中,使反应型热熔粘合剂与氮气混合而发泡,利用具备至少能够在纵横两轴方向上移动的树脂喷出部的涂敷装置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及掺有芯材的衣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用于体形矫正的芯材的胸罩、掐腰内衣等衣服,涉及芯材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胸罩、掐腰内衣等女性用衣服中,为了矫正体形而插入金属、树脂制的芯材。通常,将布料折叠形成筒,将该筒安装于胸罩等衣服主体,在筒内插入芯材,将筒的开口部堵塞从而将芯材固定于衣服。这样,为了将芯材固定于衣服,需要多个工序,在缝制中需要缝制芯材的周边,所以也伴随有断针的危险。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不形成用于插入芯材的筒,而使用粘合剂将芯材直接贴附于胸罩的罩杯部等,对芯材周围的罩杯材料进行粘合固定。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将EVA等芯材和薄片预先剪裁为规定形状,在夹入并粘合于罩杯布料之后,进行模制成型,估计对工序数减少、缝制时的断针等的减少具有一定的效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74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4-5069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2的方法中,必须预先将芯材剪裁为规定形状。另外,具有如下的问题:模具与芯材的定位困难,即使放置于既定位置,在粘合时也会偏移。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工序数且定位容易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使用用于体形矫正的芯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布料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来形成芯材的芯材涂敷工序。在此,优选使氮气混合入所述反应型热熔粘合剂而发泡,可以利用涂敷装置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该涂敷装置具备至少能够在纵横两轴方向上移动的树脂喷出部。另外,优选在所述芯材涂敷工序之前,包括将布料从成卷状态大致展开为自然状态或不展开为自然状态地送出到台上的送出工序,在所述芯材涂敷工序后,包括:在台上涂敷用于粘合布料的粘合用热熔粘合剂的粘合剂涂敷工序;及使已涂敷的粘合用热熔粘合剂干燥的干燥工序。此外,可以在所述芯材涂敷工序中,对一方的布料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并使该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固化而形成芯材,之后,在所述粘合剂涂敷工序中,在所述芯材上重叠另一方的布料,避开所述芯材地涂敷粘合用热熔粘合剂,而不将所述芯材粘固于所述另一方的布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掺有芯材的衣服,可以构成为,具有胸罩等的罩杯部,在罩杯部使用用于体形矫正的芯材,其特征在于,在罩杯部周围,具备由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形成为ω状而成的芯材。另外,可以构成为,具有胸罩等的罩杯部,在罩杯部使用用于体形矫正的芯材,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如下的方式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而形成的芯材:从具有罩杯部的衣服的肩带部起在比罩杯部的侧边部中间高度更靠上的部分与罩杯部相连,在罩杯部下部侧边侧往复一次以上,沿着罩杯部外周前进到肩带的内侧边缘的根部,接着与罩杯部外周分离而沿着肩带的内侧缘到达肩带的顶点附近。此外,可以构成为,具有胸罩等的罩杯部,在罩杯部使用用于体形矫正的芯材,其特征在于,具备对一方的布料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并使该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固化而形成的芯材,在所述芯材上重叠另一方的布料,避开所述芯材地涂敷粘合用热熔粘合剂,所述芯材不粘固于所述另一方的布料。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以上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能够减少工序数且定位容易地制造掺有芯材的衣服。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现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2是示出掺有芯材的胸罩的半成品的图。图3是示出掺有芯材的胸罩的图。图4是示出芯材的配置例的图。图5是示出芯材形成的另一例的图。图6是示出芯材配置的另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在设置芯材的布料上直接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并使其成型为芯材。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在固化后具有耐热性,例如即使在与粘合用的热熔粘合剂并用,对涂敷有粘合用的热熔粘合剂的部分进行粘合时,涂敷有反应型热熔粘合剂的部分也不会与其他布料粘合。另一方面,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在刚涂敷后具有黏着性而与布料粘合。利用该性质,由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形成在胸罩、掐腰内衣等上使用的芯材,不使用插入芯材的布料的筒,而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涂敷,由此实现制造的自动化和准确度。即,通过设置粘合剂涂敷工序和芯材涂敷工序,实现工序的省力化、自动化。涂敷方法是将喷出反应型热熔粘合剂的装置安装于如XY绘图仪那样能够在两轴方向上移动的臂部或能够在三轴方向上移动的机械手臂部上而进行的。关于涂敷位置,可以利用放置布料的台上的X坐标值、Y坐标值的绝对值来进行管理,也可以在布料上打印记号,利用照相机读取该记号,利用与记号的相对的X坐标值、Y坐标值来进行管理。在利用台上的绝对值坐标来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到布料裁剪为止都必须在台上进行,在设置记号的情况下,可以不在台上完结。另外,也能够将加工到一定程度的半成品固定于台,利用机械手臂部等直接在半成品上涂敷。在此使用的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是湿固化型,是20秒钟表面的黏着性消失的类型,能够以短时间重叠布料。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根据树脂的种类不同,表面的黏着性消失的时间有1小时的,也有24小时的。作为实现该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的装置,说明使用与切绘机对应的带式输送机类型的输送台1的例子。在输送台1的一端以卷绕有布料2的辊的状态设置,布料2从辊向输送台1上供给。布料2在输送台1的上游侧,可以为了大致展开为自然状态而暂时垂下,也可以不大致展开为自然状态地送出。在此,不大致展开为自然状态地送出。在输送台1上,进行吸气,布料2在输送台1的输送带上不偏移。在输送台1上,用于打印名牌的打印部7安装于可以在纵横方向上移动的臂部3,用于涂敷芯材用反应型热熔粘合剂的反应型热熔喷出部8安装于可以在纵横方向上移动的臂部4。另外,用于涂敷粘合用热熔粘合剂13的喷墨式粘合用热熔喷出部9安装于可以在纵横方向上移动的臂部5。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名牌打印使用移印。最后,剪裁齿10安装于可以在纵横方向上移动的臂部6。布料2从辊开幅到输送台1上,在输送台1上打印名牌11,涂敷构成芯材12的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和粘合用热熔粘合剂13,在剪裁线14剪裁为规定的形状,形成获得剪裁片15的结构。粘合用的热熔粘合剂13是聚氨酯类的粘合剂。构成芯材12的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是聚氨酯类的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是湿固化型的粘合剂。反应型热熔粘合剂由于进行三维交联反应,所以与布料的粘合力强。但是,反应型热熔粘合剂在固化后具有耐热性,即使在涂敷粘合用热熔粘合剂而粘合后,涂敷有反应型热熔粘合剂的部分也不会与其他布料粘合。在此使用的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涂敷后20秒钟表面的黏着性消失。粘合用热熔粘合剂13通过利用热风的干燥工序而用20秒钟干燥,所以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使用了用于体形矫正的芯材,其特征在于,/n包括对布料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来形成芯材的芯材涂敷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8 JP 2017-1132011.一种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使用了用于体形矫正的芯材,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布料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来形成芯材的芯材涂敷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氮气混合入所述反应型热熔粘合剂而发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涂敷装置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剂,该涂敷装置具备至少能够在纵横两轴方向上移动的树脂喷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材涂敷工序之前,
包括将布料从成卷状态大致展开为自然状态或不展开为自然状态地送出到台上的送出工序,
在所述芯材涂敷工序后,包括:
在台上涂敷用于粘合布料的粘合用热熔粘合剂的粘合剂涂敷工序;及
使已涂敷的粘合用热熔粘合剂干燥的干燥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有芯材的衣服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材涂敷工序中,对一方的布料涂敷反应型热熔粘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高章平三宅幸浩岩井俊英
申请(专利权)人:有得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