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29153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属于光伏组件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汇流带;在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或汇流带上分别涂抹导电胶水;使汇流带与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在接线盒的接线端子和汇流带的接触面分别涂抹导电胶水,使汇流带与接线盒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操作简单,降低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制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汇流带用于连接串焊好的光伏电池串并形成回路,最后与接线盒连接;接线盒接线端子是接线盒内部将外界线缆与光伏组件连接的最终部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主要功能增强组件的安全性能,密封组件电流输出部分(引线部分),使组件使用更便捷、可靠。其最主要的环节就是接线盒的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环节。光伏组件的电流全部通过汇流带传导给端子再通过接线盒线缆传导给外界,如果二者不能有效连接将会造成电流无法导出,光伏组件报废,连接不牢固将会导致此部位电阻过高,造成光伏组件打火烧毁。现有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的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式为在接线盒接线端子部位事先附着焊锡,之后使用加温设备将汇流带按压在端子上,让焊锡融化粘接住汇流带;焊接完成后为确保焊接效果通常还会进行加锡的补锡的操作;但是由于光伏组件的厚度导致汇流带从组件内部引出后只能先进行90度的弯折再进行焊接;造成汇流带在焊接时本身存在一定翘起的反向作用力,在加温设备离开汇流带之后焊锡没有凝固之前,由于其反向作用力导致汇流带与接线盒接线端子的连接不牢固甚至产生分离。由于保证密闭性,减低漏电等其他风险,汇流带长度不能过长,导致汇流带与接线盒接线端子连接成为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的缺点为:加温设备需不停的进行加热,提高成本;焊接造成的虚焊甚至不连接无法通过肉眼去辨识,极大的增加了后期的产品质量风险;为了确保焊接效果提高生产效率,接线盒焊接以及加锡补锡所使用的焊锡中均加入了部分助融材质,在加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高温焊接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手法要求比较高,需专门培养人员;因此,光伏接线盒的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是难点中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接线盒的接线端子与汇流带连接需要焊接,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汇流带;在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或所述汇流带上涂抹导电胶水;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连接固定。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汇流带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连接固定包括:弯折所述汇流带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粘贴并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齐,同时使用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所述汇流带连接固定。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汇流带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汇流带的宽度,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汇流带的厚度。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连接固定还包括:先将所述汇流带从所述第三通孔中穿过,再进行所述弯折所述汇流带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粘贴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及汇流带,所述汇流带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汇流带弯折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固定;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所述汇流带的接触面均设有导电胶水;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所述汇流带连接并固定。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螺纹旋紧组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卡夹。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夹包括卡夹本体及位于所述卡夹本体内部的弹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夹本体的一侧设有触头,另一侧设有供触头卡合的卡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夹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卡孔,使用所述连接件从所述卡夹本体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卡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从所述卡夹本体另一侧的卡孔穿过并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及连接结构在接线盒的接线端子和汇流带的接触面分别涂抹导电胶水,使汇流带与接线盒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操作简单,降低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汇流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汇流带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接触侧涂抹导电胶水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接线端子与汇流带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0为图9的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夹撑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卡夹将接线端子与汇流带卡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接线盒接线端子;110、第一通孔;120、第三通孔;200、汇流带;210、第二通孔;300、连接件;310、螺丝;320、卡夹;321、卡夹本体;322、弹簧;323、卡孔;324、触头;400、导电胶水;500、光伏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接线盒接线端子100和汇流带200;在接线盒接线端子10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汇流带;/n在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或所述汇流带上涂抹导电胶水;/n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汇流带;
在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或所述汇流带上涂抹导电胶水;
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的端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汇流带上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连接固定包括:弯折所述汇流带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粘贴并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齐,同时使用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所述汇流带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汇流带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汇流带的宽度,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汇流带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盒接线端子与汇流带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并通过导电胶水粘贴连接固定还包括:先将所述汇流带从所述第三通孔中穿过,再进行所述弯折所述汇流带使所述汇流带与所述接线盒接线端子接触粘贴的操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蕾刘红伟杨燕郑炯麻超王中河单欣梅闫伟陈志军尚琪苑北海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