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1441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具体涉及建立三维指标体系,基于文献调研构建的技术数据库和工程案例库提取指标标杆值,通过归一化算法和分级赋值法完成技术单指标评估,结合熵权法和主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法计算单项技术在各维度的综合评估结果,以单维雷达图和三维点位图两种形式表达评估结果,对环境技术进行客观地综合评估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系统的、客观的技术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不仅可实现对技术的动态评估,且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技术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环保事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各类环境问题逐渐被识别研究,期间涌现出大量创新类和集成类技术。与此同时,环境技术管理工作也逐渐被重视,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技术评估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效实施环境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环境技术评估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法,效益分析法和基于系统分析的数值化综合评价法。专家评价法,以专家的主观判断为基础,通过量化专家意见,进而获得技术评估指标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德尔菲法。德尔菲法通过专家征询,匿名反馈和归纳统计的循环运作方式获得专家的一致意见。该类方法简单易用,适用范围广泛,然而其评估结果容易受少数专家思想的影响,主观性太强。效益分析法,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组合,常用方法有费用-效益分析法和技术经济评价法。该方法含义明确,客观性强,然而其主要从经济角度评价技术效益,不仅缺乏对技术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价,同时也无法对难以用经济概念描述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评价。随着决策科学的发展,一些基于系统分析的数值化综合评价法也逐渐被应用于环境技术评估领域中,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将技术涉及的全部元素按照隶属关系分解转化为多层级阶梯型结构。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基础指标的综合权重和各技术基于各指标的得分,进而得到单项技术的综合评估结果。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综合评价方法之一,然而其评估结果对专家的主观依赖性太强。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为基础,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进行总体评价。通过构造隶属函数计算各技术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由计算得到的隶属度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目前已经提出和应用的隶属函数构造方法主要有主观评分法、模糊统计法、相对选择法,滤波函数法及二元对比排序法等。该方法可以处理包含模糊性因素的评价问题,适用于包含定性和定量因素的复杂问题。然而该技术中隶属函数的构造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以被评价技术与构造的最优技术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作为各项指标的取值,通过多项指标的加权综合获得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而得到各方案的优劣次序。该方法的几何物理意义明确,然而其最优技术由人为构造,主观性太强。此外,其只能用于2个以上被评价对象的排序评价,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自适应的学习能力,评价结果客观性。但该方法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并且只有在训练收敛的条件下才可以采用。学习样本和收敛性的限制,导致其实际应用较少。目前,国内环境技术评估方法主要依赖于主观判断,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客观的、动态的环境技术综合评估方法,因而很难对各类环境技术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评估,严重阻碍了环境领域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环境技术评估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系统的、客观的技术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不仅可实现对技术的动态评估,且可操作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评估模型:明确被评估的对象系统,确定技术评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涵盖技术、环境和经济3个维度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技术维度的指标涵盖技术可靠性、技术有效性、技术可操作性、技术安全性和技术推广应用程度这5个要素;环境和经济维度的指标从正、负效益两个方面构建,环境维度的指标涵盖环境效益和二次污染这2个要素;经济维度的指标涵盖技术成本和技术收益这2个要素。步骤2:构建数据库:首先,从评估阶段上溯25年,采用检索式初检与人工筛查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学术论文、专利和工程案例3类,对被评估对象开展系统调研和文献甄别清洗;从理论发展、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宏观把握技术的发展特征,凝练技术参数和实施效果数据。根据评估模型中构建的三维指标体系,建立标准化文件,分别整理每篇文献中各指标的相应数据,建立技术数据库;此外,同步完成工程案例的筛选整理工作,建立被评估对象的工程案例库;在整个过程中,构建三维指标体系以及文献调研,建立技术数据库和工程案例库是一个双向、动态调整的过程。步骤3:技术指标赋值:按照属性,将评估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2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赋值方法:对于定量指标,首先在技术数据库中提取定量指标的标杆值,标杆值代表了该类技术中该项指标最先进的水平;其次,通过归一化算法得到被评估技术该项指标的取值;其中,根据被评估对象和指标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线性归一化、离差归一化或非线性指数归一化等算法。式中:Fij——第j个技术在第i个指标的赋值结果;Cij——第j个技术在第i个指标的初始值;Si——第i个指标的标杆值;Mini——第i个指标的最劣值。对于定性指标,采用分级赋值的间接量化法:首先,从技术数据库中提取定性指标的所有取值集合和最佳取值范围,根据取值集合和最佳取值范围建立定性指标的分级标准,根据取值集合和最佳取值范围建立定性指标的分级标准;之后,每项被评技术,根据其指标所属分级范围确定该项技术该项指标的赋值。步骤4: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以熵权法为主,专家咨询与案例分析为辅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熵权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确定其客观权重;首先,根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计算各项指标的信息熵,如式(4);其次,根据式(5),以各指标的信息熵为依据计算其权重;由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能够避免主观因素产生的影响,然而其可能与常理略有偏差;因此,还采纳了专家咨询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主观赋权法,对熵权法建立的指标权重进行修正;通过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之间的反馈、修正,得到一套客观、合理的指标权重。式中:Fij——第j个技术在第i个指标的赋值结果;Pij——第j个技术在第i个指标的比重;Ej——第i个指标的信息熵值;Pi——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n——参与评估的技术的总个数;k——评估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总个数。步骤5:评估结果的计算与表达:评估结果通过单维度雷达图和三维点位图两种方式展示,采用数值和空间位置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对技术评估结果的直观、形象的表达;针对被评估对象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的每个维度内包含的各指标的评估结果,通过单维度雷达图的形式实现可视化的表达,即将每个维度上的单指标评估结果集中体现在一个多边形图形内,以表达某一项被评估对象在不同维度上各个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取值结果,能够识别技术评估结果的短板和优势。被评估对象在技术、经济、环境三个维度上的综合得分,通过加权法计算得到,即每个维度内的指标与其对应的指标权重相乘并依次求和;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建立评估模型:明确被评估的对象系统,确定技术评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涵盖技术、环境和经济3个维度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技术维度的指标涵盖技术可靠性、技术有效性、技术可操作性、技术安全性和技术推广应用程度这5个要素;环境和经济维度的指标从正、负效益两个方面构建,环境维度的指标涵盖环境效益和二次污染这2个要素;经济维度的指标涵盖技术成本和技术收益这2个要素;/n步骤2:构建数据库:首先,从评估阶段上溯25年,采用检索式初检与人工筛查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学术论文、专利和工程案例3类,对被评估对象开展系统调研和文献甄别清洗;从理论发展、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宏观把握技术的发展特征,凝练技术参数和实施效果数据;/n根据评估模型中构建的三维指标体系,建立标准化文件,分别整理每篇文献中各指标的相应数据,建立技术数据库;此外,同步完成工程案例的筛选整理工作,建立被评估对象的工程案例库;在整个过程中,构建三维指标体系以及文献调研,建立技术数据库和工程案例库是一个双向、动态调整的过程;/n步骤3:技术指标赋值:按照属性,将评估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2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赋值方法:对于定量指标,首先在技术数据库中提取定量指标的标杆值,标杆值代表了该类技术中该项指标最先进的水平;其次,通过归一化算法得到被评估技术该项指标的取值;其中,根据被评估对象和指标的具体情况,采用线性归一化、离差归一化或非线性指数归一化算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标杆法对环境技术进行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评估模型:明确被评估的对象系统,确定技术评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涵盖技术、环境和经济3个维度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技术维度的指标涵盖技术可靠性、技术有效性、技术可操作性、技术安全性和技术推广应用程度这5个要素;环境和经济维度的指标从正、负效益两个方面构建,环境维度的指标涵盖环境效益和二次污染这2个要素;经济维度的指标涵盖技术成本和技术收益这2个要素;
步骤2:构建数据库:首先,从评估阶段上溯25年,采用检索式初检与人工筛查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学术论文、专利和工程案例3类,对被评估对象开展系统调研和文献甄别清洗;从理论发展、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三个方面,宏观把握技术的发展特征,凝练技术参数和实施效果数据;
根据评估模型中构建的三维指标体系,建立标准化文件,分别整理每篇文献中各指标的相应数据,建立技术数据库;此外,同步完成工程案例的筛选整理工作,建立被评估对象的工程案例库;在整个过程中,构建三维指标体系以及文献调研,建立技术数据库和工程案例库是一个双向、动态调整的过程;
步骤3:技术指标赋值:按照属性,将评估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2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赋值方法:对于定量指标,首先在技术数据库中提取定量指标的标杆值,标杆值代表了该类技术中该项指标最先进的水平;其次,通过归一化算法得到被评估技术该项指标的取值;其中,根据被评估对象和指标的具体情况,采用线性归一化、离差归一化或非线性指数归一化算法;









式中:Fij——第j个技术在第i个指标的赋值结果;
Cij——第j个技术在第i个指标的初始值;
Si——第i个指标的标杆值;
Mini——第i个指标的最劣值;
对于定性指标,采用分级赋值的间接量化法:首先,从技术数据库中提取定性指标的所有取值集合和最佳取值范围,根据取值集合和最佳取值范围建立定性指标的分级标准;之后,每项被评技术,根据其指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岳慧慧周方李淼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