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丹凤专利>正文

一种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23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装置,其涉及传动装置领域,旨在解决传统无极变速星轮传动装置换挡变速的平滑性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若干传动球、与传动球联动的输入环和输出环、使传动球围绕其转动的定位轴以及用于控制定位轴摆动的调节环。所述定位轴两端分别连接有将传动球罩于其中的第一定环和第二定环,所述第一定环和第二定环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轴摆动的滑移孔和滑移槽。所述调节环嵌设于第一定环内周,且外壁开设有呈曲线型的调节槽。所述定位轴一端嵌入滑移槽内,另一端穿过滑移孔嵌入调节槽内,且旋转所述调节环能够控制定位轴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变速平滑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变速装置适用于机械设备、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各种领域,其中自行车变速传动装置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无级变速星轮传动装置摒弃了将链条从一个齿轮拨到另一个齿轮的传统变速方式,由两个旋转的圆盘和位于它们之间的一组滚珠来进行变速。图1为无极变速星轮传动装置的变速原理示意图,包括支柱101,支柱101上对称设置有支杆102,两个支杆102之间连接有转轴103,转轴103上套设有滚球104,滚球104两侧对称设置有输入盘105和输出盘106;变速调节时,输入盘105、滚球104和输出盘106的位置固定不变,通过支柱101的移动,使转轴103随之摆动;转轴103摆动后,输入盘105与输出盘106的转速比发生变化,进而能够改变无极变速星轮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进而实现变速。在上述方案中定义支柱101的移动为控制轨迹,把转轴103的摆动幅度定义为调速行程。但由于控制轨迹与调速行程的矢量方向相同、标量小,导致调速行程的调整较快,换挡变速的平滑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装置,其具有提高变速平滑性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装置,包括若干传动球、与传动球联动的输入环和输出环、使传动球围绕其转动的定位轴以及用于控制定位轴摆动的调节环,所述定位轴两端分别连接有将传动球罩于其中的第一定环和第二定环,所述第一定环和第二定环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轴摆动的滑移孔和滑移槽;所述调节环嵌设于第一定环内周,且外壁开设有呈曲线型的调节槽;所述定位轴一端嵌入滑移槽内,另一端穿过滑移孔嵌入调节槽内,且旋转所述调节环能够控制定位轴摆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孔与滑移槽的配合限定了定位轴的摆动方向,进而能够保持传动球与输入环和输出环之间的稳定传动;转动调节环,定位轴在调节槽的驱动作用下摆动,则调节槽形成了定位轴的控制轨迹;调节槽呈曲线型,显著增加了定位轴的控制轨迹标量,在同等调速行程下,进而能够提高变速的平滑性。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环连接有用于控制其转动的行星齿轮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星齿轮组件具有变速功能,由其控制调节环的转动,能够降低调速控制的灵敏性,使调速控制更加容易,进而也能够提高变速的平滑性。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与调节环连接的齿轮圈、设置在齿轮圈内的太阳齿轮以及若干同时与齿轮圈和太阳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若干穿过行星齿轮的固定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齿轮转动带动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转动带动齿轮圈转动,齿轮圈与调节环连接,进而能够控制调节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太阳齿轮远离调节环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远离太阳齿轮的一端连接有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通过调节轴与太阳齿轮连接,则通过调节组件即可控制调节环的转动,进而实现变速。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调节轴连接的从动拨板以及能够控制从动拨板转动的主动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拨板与调节轴连接,则通过主动拨板控制从动拨板转动,即可控制调节环转动,从而实现变速。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拨板包括套设在调节轴上的从动环、与从动环外侧壁连接的从动支板以及与从动支板垂直连接的从动卡板,所述主动拨板包括主动环、与主动环外侧壁连接的主动支板以及与主动支板垂直连接的主动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主动环,使主动卡板与从动卡板抵接,则能够控制从动环转动,从动环套设在调节轴上,进而能够控制调节轴转动,从而控制调节环转动,实现变速。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环与从动环相对的端面设置有主动支环,所述从动卡板中间固定穿设有与主动支环接触的调节绳,所述主动卡板上对称开设有用于调节绳穿过的主动绳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环固定不动,拉动调节绳,即可控制从动卡板转动,进而能够控制调节轴转动,从而控制调节环转动,实现变速。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支环远离主动环的一端连接有主动卡环,所述主动卡环与主动环之间形成对调节绳起到限位作用的主动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环槽对调节绳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进而能够方便拉动调节绳控制调节环转动,从而实现变速。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轴上套设有定心轴承,所述传动球中间开设有与定心轴承配合的定心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心轴承一方面能够减少传动球与定位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传动球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定位轴与传动球联动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方便通过控制定位轴的摆动调节传动球的转动轴线方向,从而实现变速。进一步地,所述定心孔两端开口处的棱边均呈倒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设置能够方便将定心轴承嵌入定心孔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调节槽、滑移孔与滑移槽,从而产生提高变速平滑性的效果;2、采用了调节组件与行星齿轮组件,从而产生方便调节变速的效果;3、采用了定心轴承与定心孔,从而产生增加定位轴与传动球联动稳定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无极变速星轮传动装置的变速原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调节环、第一定环、第二定环、传动球和定位轴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组件、调节环、第一定环和第二定环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调节环与齿轮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调节环、第一定环、传动球和第二定环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中调节组件与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变速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中输出环、棘齿组件和第一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输入环、输入卡环和输入轴套的爆炸示意图;图10实施例中变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动球;11、定位轴;12、定心轴承;13、定心孔;14、主轴;141、第二梯环;142、限位面;15、定位环;151、第二斜向面;152、第二平面轴承;2、第一定环;21、第一球槽;22、第一凸起;23、滑移孔;24、第一凸块;25、第一限位环;26、固定槽;3、第二定环;31、第二球槽;32、第二凸起;33、滑移槽;34、第三凸起;35、第二环槽;36、第二凹槽;37、第二限位环;38、第二辅助环;39、固定销;4、调节环;41、调节槽;42、固定轴;43、第二减重槽;44、第三辅助环;45、第四凸起;5、输入环;51、输入卡环;511、输入支环;512、输入卡块;513、限位块;52、输入轴套;521、限位槽;522、输入外环;523、第一平面轴承;524、轴套内环;53、输入飞轮;54、输入卡槽;6、输出环;61、第一斜向面;62、输出辅助环;63、输出钢球;7、行星齿轮组件;71、齿轮圈;72、太阳齿轮;73、行星齿轮;74、调节轴;741、齿轮花键;8、调节组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装置,包括若干传动球(1)、与传动球(1)联动的输入环(5)和输出环(6)、使传动球(1)围绕其转动的定位轴(11)以及用于控制定位轴(11)摆动的调节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11)两端分别连接有将传动球(1)罩于其中的第一定环(2)和第二定环(3),所述第一定环(2)和第二定环(3)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轴(11)摆动的滑移孔(23)和滑移槽(33);/n所述调节环(4)嵌设于第一定环(2)内周,且外壁开设有呈曲线型的调节槽(41);所述定位轴(11)一端嵌入滑移槽(33)内,另一端穿过滑移孔(23)嵌入调节槽(41)内,且旋转所述调节环(4)能够控制定位轴(11)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装置,包括若干传动球(1)、与传动球(1)联动的输入环(5)和输出环(6)、使传动球(1)围绕其转动的定位轴(11)以及用于控制定位轴(11)摆动的调节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11)两端分别连接有将传动球(1)罩于其中的第一定环(2)和第二定环(3),所述第一定环(2)和第二定环(3)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定位轴(11)摆动的滑移孔(23)和滑移槽(33);
所述调节环(4)嵌设于第一定环(2)内周,且外壁开设有呈曲线型的调节槽(41);所述定位轴(11)一端嵌入滑移槽(33)内,另一端穿过滑移孔(23)嵌入调节槽(41)内,且旋转所述调节环(4)能够控制定位轴(11)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4)连接有用于控制其转动的行星齿轮组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件(7)包括与调节环(4)连接的齿轮圈(71)、设置在齿轮圈(71)内的太阳齿轮(72)以及若干同时与齿轮圈(71)和太阳齿轮(72)啮合的行星齿轮(73),所述调节环(4)上设置有若干穿过行星齿轮(73)的固定轴(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齿轮(72)远离调节环(4)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调节轴(74),所述调节轴(74)远离太阳齿轮(7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调节轴(74)转动的调节组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凤
申请(专利权)人:吴丹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