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23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轴承座,包括:“8”字型的轴承座本体,铜板和衬套;铜板底部通过浇铸形成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的两个轴孔内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衬套。轴承座本体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中通过浇注形成铜板,使铜板与轴承座本体一体成型;轴承座本体上的两个轴孔均为台阶孔,轴孔包括:大孔部和小孔部;铜板一端面设置有两个连接筒,两个连接筒外圆分别与大孔嵌入配合,铜板的连接筒内孔与小孔直径尺寸一致,形成衬套腔,衬套固定在衬套腔中。该浮动轴承座不需要贵重金属材料的加入,也避免贵重金属中间冶炼过程,从而简化工艺,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具备较高的支撑强度及端面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轴承座
本专利技术涉轴承座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式油泵的浮动轴承座。
技术介绍
浮动轴承座主要用于齿轮油泵的齿轮支撑以及端面密封,为实现齿轮油泵流量和压力的稳定输出,浮动轴承需具备一定的支撑强度、较低的摩擦系数以及较好的端面耐磨性能。目前,公知的齿轮式油泵的浮动轴承座结构分为铝合金结构和侧板式结构,铝合金结构浮动轴承座由特殊铝合金本体和钢背复合衬套组成,早期为了便于加工,也有将浮动轴承座设计成两半式结构;侧板式结构分粉末冶金侧板和双金属侧板。特殊铝合金结构浮动轴承座的本体主要由铜、锡、镍、锰、硅等合金元素构成,由于浮动轴承座的本体整体部分使用合金材料成本较高,而且熔炼、浇铸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先配制中间铝合金,如,铝铜中间合金、铝锡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镁中间合金、铝硅中间合金,然后再将中间合金熔炼成特殊铝合金产品,造成产品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轴承座,该浮动轴承座不需要贵重金属材料的加入,也避免贵重金属中间冶炼过程,从而简化工艺,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具备较高的支撑强度及端面耐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浮动轴承座,包括:“8”字型的轴承座本体,还包括:铜板和衬套;所述铜板底部通过浇铸形成所述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的两个轴孔内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衬套;所述轴承座本体远离铜板的一端设置有“E”形或“3”形密封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本体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通过浇注形成所述铜板,所述铜板与轴承座本体一体成型。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本体上的两个轴孔均为台阶孔,轴孔包括:大孔部和小孔部;所述铜板一端面设置有两个连接筒,两个所述连接筒外圆分别与所述大孔配合,所述铜板的连接筒内孔与所述小孔直径尺寸一致,形成衬套腔,所述衬套固定在衬套腔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套与衬套的衬套腔过盈配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本体端面设有导通轴承座本体外部和衬套腔的油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本体一侧的凹槽的上半部、下半部均为矩形齿槽结构,所述铜板上半部、下半部通过浇铸形成矩形齿结构,与凹槽上的矩形齿槽相配合;且所述铜板端面与轴承座本体的端面平齐。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本体材料牌号为ZL111或ZL10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铜板材料牌号为锡磷青铜(6.5-0.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套为钢背复合衬套。本专利技术的浮动轴承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浮动轴承座,采用专利技术的浮动轴承座采用常见材料,减少了特殊铝合金材料的使用,不需要冶炼中间合金,从而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减少了工艺流程,同时节能环保。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齿轮式油泵复合轴套结构,与齿轮油泵齿轮端面配合的锡锌铅青铜板保证了工作面的耐磨性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齿轮式油泵复合轴套结构,其整体结构可靠,且具备较高的支撑强度和耐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浮动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剖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轴承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铜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轴承座本体;11、轴孔,111、大孔部,112、小孔部;12、凹槽,121、矩形齿槽;13、油槽,14密封槽;2、铜板,21、连接筒,22、矩形齿;3、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浮动轴承座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浮动轴承座,包括:“8”字型的轴承座本体1,还包括:铜板2和衬套3;铜板2底部通过浇铸形成轴承座本体1,轴承座本体1的两个轴孔11内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衬套3;轴承座本体1远离铜板2的一端设置有“E”形或“3”形密封槽14。轴承座本体1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为齿轮提供稳定的支撑;轴承座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的铜板2与齿轮侧面相接处,具有减摩耐磨和密封的作用;铜板2通过浇注形成,可以和轴承座本体1形成一个整体,就有较高的结合强度。衬套3固定在轴承座本体1的两个轴孔11内,与齿轮轴直接接触,具有很好的减摩效果。轴承座本体1远离铜板2的一端设置的“E”形或“3”形密封槽14可防止油液泄露。为了使铜板2与轴承座本体1配合紧密,轴承座本体1一侧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中通过浇注形成所述铜板2,铜板2与轴承座本体1一体成型;这样可提高铜板2与轴承座本体1结合强度,使浮动轴承结构简单,减少了制造成本。为了提高铜板2与轴承座本体1之间的结合力,轴承座本体1上的两个轴孔11均为台阶孔,轴孔11包括:大孔部111和小孔部112;铜板2一端面设置有两个连接筒21,两个所述连接筒21外圆分别与所述大孔111配合,所述铜板2的连接筒21内孔与所述小孔112直径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轴承座,包括:“8”字型的轴承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板(2)和衬套(3);所述铜板(2)底部通过浇铸形成所述轴承座本体(1),所述轴承座本体(1)的两个轴孔(11)内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衬套(3);所述轴承座本体(1)远离铜板(2)的一端设置有“E”形或“3”形密封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轴承座,包括:“8”字型的轴承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板(2)和衬套(3);所述铜板(2)底部通过浇铸形成所述轴承座本体(1),所述轴承座本体(1)的两个轴孔(11)内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衬套(3);所述轴承座本体(1)远离铜板(2)的一端设置有“E”形或“3”形密封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1)一侧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中通过浇注形成所述铜板(2),所述铜板(2)与轴承座本体(1)一体成型;
所述轴承座本体(1)上的两个轴孔(11)均为台阶孔,轴孔(11)包括:大孔部(111)和小孔部(112);所述铜板(2)一端面设置有两个连接筒(21),两个所述连接筒(21)外圆分别与所述大孔(111)配合,所述铜板(2)的连接筒(21)内孔与所述小孔(112)直径尺寸一致,形成衬套腔,所述衬套(3)固定在衬套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力威汽车油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