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及其调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118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18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包括跨座式单轨支座和三维调整装置,三维调整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滑动座Ⅰ、竖向调整机构、横向调整机构和纵向调整机构,底座置于盖梁顶部,滑动座Ⅰ滑动安装在底座中间,滑动座Ⅰ与底座之间设滑动副Ⅰ,竖向调整机构设在轨道梁与滑动座Ⅰ之间,横向调整机构位于两竖向液压千斤顶之间,纵向调整机构布置于滑动座Ⅰ左右两侧的底座上,通过油压控制竖向、横向和纵向调整机构之液压千斤顶的运动,从而实现轨道梁线型的调整。该线型调整系统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安全可靠,无需使用架梁机即可对轨道梁的竖向、横向和纵向进行精细调整,调整好线型后通过调整横向调位机构和竖向调高机构使支座重新锁紧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梁线型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交通为单轨交通的一种形式,车辆采用橡胶车轮跨行于梁轨合一的轨道梁上,车辆除走行轮外,在转向架的两侧尚有导向轮和稳定轮,夹行于轨道梁两侧,保证车辆沿轨道安全平稳地行使。跨座式单轨交通是一种中等运力城市轨道交通方式,方便快捷,相较于地铁占地少、投资低、噪声小,同时具有适应性强、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跨座式单轨交通为了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对于轨道梁的线型要求非常高,轨道梁架设时需要对轨道梁进行精细的线型调整,要求垂直于轨道梁方向的顶面不平度为±1.5mm,沿轨道梁方向的顶面不平度为±3mm。另外轨道梁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也可能会由于地基的沉降,或者由于热胀冷缩轨道梁会发生横向和竖向上的变形,导致轨道梁线型变化,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因此轨道梁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线型的调整。现有技术中对于轨道梁的线型调整主要是通过架梁机和永久支座来调整,即将轨道梁吊起调平后通过增加或减少永久支座下部的垫片来实现线型高度调整,但此方法一是调整难度大,二是不能实现微小的线型调整,三是需使用大型的架梁机,费时费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及其调整方法,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包括轨道梁和跨座式单轨支座,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下底座和下底板,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通过上锚固螺栓与轨道梁锚固连接,通过下锚固螺栓与盖梁锚固连接;所述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还包括三维调整装置;所述三维调整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横向滑动座、纵向滑动座、竖向调整机构、横向调整机构和纵向调整机构,比底座小的横向滑动座和纵向滑动座依次滑动安装在底座中间,所述横向调整机构位于横向滑动座中间,所述竖向调整机构位于横向调整机构两侧,所述纵向调整机构位于横向滑动座和纵向滑动座的两端;所述横向调整机构包括横向液压千斤顶,所述横向液压千斤顶为双向千斤顶,所述横向滑动座和纵向滑动座上开有方槽,横向液压千斤顶的主体通过两块固定板固定于方槽内的底座上,横向液压千斤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固定连接在方槽两侧横向滑动座上的竖板Ⅰ连接;所述纵向调整机构包括两个纵向液压千斤顶,所述纵向液压千斤顶对称布置于横向滑动座和纵向滑动座两端的底座上,所述纵向液压千斤顶为双向千斤顶,该纵向液压千斤顶主体通过连接板和销轴与纵向滑动座连接,纵向液压千斤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竖板Ⅱ连接;所述竖向调整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竖向液压千斤顶底部固定于横向滑动座上;使用时所述三维调整装置设置于轨道梁(Ⅰ)与盖梁(Ⅱ)之间,所述底座置于盖梁顶部,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上部与轨道梁顶紧。进一步:所述三维调整装置包括防倾覆机构,所述防倾覆机构包括防倾覆支架和支撑千斤顶,所述防倾覆支架包括上支架、侧支架和底支架,所述上支架、侧支架和底支架通过销轴连接成包覆轨道梁的防倾覆支架,防倾覆支架与轨道梁之间设有柔性橡胶垫层;所述支撑千斤顶支撑在防倾覆支架两侧,支撑千斤顶上端与防倾覆支架两侧支架的腰部铰接,下端与底座两侧的铰接架铰接,所述铰接架通过支撑滑动座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滑动座通过连杆机构与横向滑动座连接。更进一步: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包括横向调位机构和竖向调高机构,所述竖向调高机构包括调高螺柱和锁紧螺母,所述调高螺柱对称设置在下座板与下底座之间,所述调高螺柱下端设有圆台,中部铣有扁位,扁位上部为梯形螺纹段,扁位与圆台之间设有锁紧螺纹段;所述下底座开有与调高螺柱下部圆台对应的台阶圆孔,所述下座板下部开与调高螺柱梯形螺纹段对应的梯形螺纹孔,调高螺柱下端圆台套装在下底座的台阶圆孔内,梯形螺纹段旋入下座板的梯形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纹段上设有锁紧螺母,通过扳手夹紧调高螺柱扁位旋转调高螺柱,从而实现跨座式单轨支座高度的无级调节;所述横向调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垫片和顶推螺栓,所述限位板设于下底板两端的凹槽内,所述垫片置于限位板与下底座的端面之间,顶推螺栓通过螺纹横向连接于限位板中,通过顶推螺栓推动跨座式单轨支座下底座横向移动、并调整垫片的数量从而实现跨座式单轨支座横向调位。更进一步:所述横向滑动座与纵向滑动座之间设有滑动副Ⅰ,纵向滑动座与底座之间设滑动副Ⅱ,支撑滑动座与底座之间设滑动副Ⅲ,所述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设有滑动副Ⅳ。其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方法,该方法为采用上述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对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每跨轨道梁两端各设置一套跨座式单轨支座,在每套跨座式单轨支座旁边各安装一套三维调整装置:S11.将所述三维调整装置设置于轨道梁与盖梁之间,所述底座置于盖梁顶部,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对正轨道梁底部;S12.将三维调整装置的防倾覆支架包覆在轨道梁四周,防倾覆支架与轨道梁之间设一柔性橡胶垫层;S13.用支撑千斤顶支撑防倾覆支架两侧:支撑千斤顶上端与侧支架腰部铰接,支撑千斤顶下端与铰接架铰接,铰接架通过支撑滑动座与底座连接;S14.将固定于横向滑动座上的竖向调整机构之竖向液压千斤顶上部顶紧防倾覆支架之底支架;S15.通过连杆机构将支撑滑动座与横向滑动座连接;S2.实测轨道梁线型,得出需要调整线型的方向和尺寸;S3.根据所需要调整的方向和尺寸调整轨道梁线型:S31.调整竖向线型:S311.松开跨座式单轨支座上锚固螺栓的螺母;S312.控制竖向液压千斤顶油压,缓慢顶升轨道梁,直至到达调整位置后锁死油路;S313.松开跨座式单轨支座锁紧螺母,用扳手夹紧调高螺柱扁位,缓慢旋转调高螺柱,直至跨座式单轨支座到达所需位置,将锁紧螺母锁紧;S314.把跨座式单轨支座上锚固螺栓重新拧紧,完成轨道梁竖向线型调整;S32.调整横向线型:S321.松开跨座式单轨支座上锚固螺栓的螺母;S322.控制横向液压千斤顶油压,使轨道梁缓慢横向移动,直至到达调整位置后锁死油路;S323.取出跨座式单轨支座左右两侧的垫片,缓慢旋转跨座式单轨支座两侧的顶推螺栓,把跨座式单轨支座横向调整到位,重新在限位板与跨座式单轨支座下底座端面之间的空隙中加满垫片;S324.把跨座式单轨支座上锚固螺栓重新拧紧,完成轨道梁横向线型调整;S33.调整纵向线型:S331.松开跨座式单轨支座上锚固螺栓的螺母;S332.控制纵向液压千斤顶油压,使轨道梁缓慢纵向移动,直至到达调整位置后锁死油路;S333.根据纵向所需调整位移,推动上座板沿滑动副Ⅳ移动直至到达所需调整位置;S334.把跨座式单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包括轨道梁和跨座式单轨支座(Ⅳ),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包括上座板(41)、下座板(42)、下底座(45)和下底板(46),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通过上锚固螺栓(40)与轨道梁(Ⅰ)锚固连接,通过下锚固螺栓(50)与盖梁(Ⅱ)锚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还包括三维调整装置(Ⅲ);/n所述三维调整装置包括底座(6)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横向滑动座(4)、纵向滑动座(5)、竖向调整机构(1)、横向调整机构(2)和纵向调整机构(3),比底座小的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依次滑动安装在底座中间,所述横向调整机构(2)位于横向滑动座(4)中间,所述竖向调整机构(1)位于横向调整机构(2)两侧,所述纵向调整机构(3)位于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的两端;/n所述横向调整机构(2)包括横向液压千斤顶(201),所述横向液压千斤顶为双向千斤顶,所述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上开有方槽(401),横向液压千斤顶的主体通过两块固定板(204)固定于方槽内的底座上,横向液压千斤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固定连接在方槽两侧横向滑动座上的竖板Ⅰ(202)连接;/n所述纵向调整机构(3)包括两个纵向液压千斤顶(301),所述纵向液压千斤顶对称布置于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两端的底座上,所述纵向液压千斤顶为双向千斤顶,该纵向液压千斤顶主体通过连接板(303)和销轴与纵向滑动座(5)连接,纵向液压千斤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竖板Ⅱ(302)连接;所述竖向调整机构(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101),竖向液压千斤顶底部固定于横向滑动座(4)上;/n使用时所述三维调整装置设置于轨道梁(Ⅰ)与盖梁(Ⅱ)之间,所述底座置于盖梁顶部,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上部与轨道梁顶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包括轨道梁和跨座式单轨支座(Ⅳ),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包括上座板(41)、下座板(42)、下底座(45)和下底板(46),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通过上锚固螺栓(40)与轨道梁(Ⅰ)锚固连接,通过下锚固螺栓(50)与盖梁(Ⅱ)锚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还包括三维调整装置(Ⅲ);
所述三维调整装置包括底座(6)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横向滑动座(4)、纵向滑动座(5)、竖向调整机构(1)、横向调整机构(2)和纵向调整机构(3),比底座小的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依次滑动安装在底座中间,所述横向调整机构(2)位于横向滑动座(4)中间,所述竖向调整机构(1)位于横向调整机构(2)两侧,所述纵向调整机构(3)位于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的两端;
所述横向调整机构(2)包括横向液压千斤顶(201),所述横向液压千斤顶为双向千斤顶,所述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上开有方槽(401),横向液压千斤顶的主体通过两块固定板(204)固定于方槽内的底座上,横向液压千斤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固定连接在方槽两侧横向滑动座上的竖板Ⅰ(202)连接;
所述纵向调整机构(3)包括两个纵向液压千斤顶(301),所述纵向液压千斤顶对称布置于横向滑动座(4)和纵向滑动座(5)两端的底座上,所述纵向液压千斤顶为双向千斤顶,该纵向液压千斤顶主体通过连接板(303)和销轴与纵向滑动座(5)连接,纵向液压千斤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竖板Ⅱ(302)连接;所述竖向调整机构(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101),竖向液压千斤顶底部固定于横向滑动座(4)上;
使用时所述三维调整装置设置于轨道梁(Ⅰ)与盖梁(Ⅱ)之间,所述底座置于盖梁顶部,所述竖向液压千斤顶上部与轨道梁顶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调整装置包括防倾覆机构,所述防倾覆机构包括防倾覆支架(8)和支撑千斤顶(7),所述防倾覆支架包括上支架(81)、侧支架(82)和底支架(83),所述上支架、侧支架和底支架通过销轴连接成包覆轨道梁的防倾覆支架,防倾覆支架与轨道梁之间设有柔性橡胶垫层(9);
所述支撑千斤顶支撑在防倾覆支架两侧,支撑千斤顶上端与防倾覆支架两侧支架的腰部铰接,下端与底座两侧的铰接架(11)铰接,所述铰接架通过支撑滑动座(12)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滑动座通过连杆机构(10)与横向滑动座(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座式单轨支座(Ⅳ)包括横向调位机构和竖向调高机构,所述竖向调高机构包括调高螺柱(43)和锁紧螺母(44),所述调高螺柱对称设置在下座板(42)与下底座(45)之间,所述调高螺柱下端设有圆台(431),中部铣有扁位(432),扁位上部为梯形螺纹段(433),扁位与圆台之间设有锁紧螺纹段(434);
所述下底座(45)开有与调高螺柱下部圆台对应的台阶圆孔,所述下座板(42)下部开与调高螺柱梯形螺纹段对应的梯形螺纹孔,调高螺柱下端圆台套装在下底座的台阶圆孔内,梯形螺纹段旋入下座板的梯形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纹段上设有锁紧螺母(44),通过扳手夹紧调高螺柱扁位旋转调高螺柱,从而实现跨座式单轨支座高度的无级调节;
所述横向调位机构包括限位板(48)、垫片(4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章何家荣徐鸿飞段丁华罗秋清黄森韦永林蒙华昌刘伟萍李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