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压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859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器具,具体地说是大蒜压碎机。其特征在于:壳体固定在支座上,从动轴与壳体和顶盖通过轴承来固定,转刀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从动轴上。手柄或电机通过从动轴带动转刀转动,转刀与底盖上的铰刀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对大蒜的颗粒感要求,同时减少了大蒜汁液的流失,符合要求的蒜瓣便从底盖上的通孔排出,从而实现对大蒜的加工。

Garlic cru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蒜压碎机
本专利技术是大蒜压碎机,属于食品加工器具

技术介绍
大蒜是一种一日三餐都会用到的调味料,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工成蒜泥、蒜蓉、蒜粒等形式。现有的大蒜加工机器的工作部位以铰刀为主,加工方式为电动机带动铰刀快速旋转。此类加工方式快速、高效,但容易造成蒜头的过度破碎,毫无颗粒感,并导致大蒜汁液过量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压碎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大蒜压碎机,由转刀、从动轴、轴承、锥齿轮、手柄主动轴、手柄力臂、手柄转手、电机、上盖、底盖、壳体、壳体盖板、壳体后盖为主要组成元件。其特征为:由一个上盖和一个壳体与从动轴通过轴承联接,从动轴与转刀通过螺纹连接,上盖有两个进料口,底盖上设置有固定铰刀和若干通孔,壳体内安装手柄主动轴与电机,手柄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锥齿轮传动,通过手柄或者电机旋转带动从动轴旋转,从而使转刀转动,配合底盖的固定铰刀,进而实现对蒜头的破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在保证大蒜破碎的同时,既能避免蒜汁的过度流失,又能保留其颗粒口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图。图2是壳体底视图。图3是壳体A-A剖面图。图4是壳体右视图。图5是转刀俯视图。图6是底盖俯视图。图7是支座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物外观示意图。图中1.手柄转手,2.转手连接钉,3.手柄力臂,4.手柄主动轴,5.锥齿轮,6.壳体盖板,7.电机,8.壳体后盖,9.壳体,10.从动轴,11.轴承,12.上盖,13.转刀,14.底盖,15.支座,16.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中壳体9和上盖12通过支座15来进行固定,支座15与支座16固定一起,手柄主动轴4与从动轴10通过锥齿轮来传递运动,电机7和从动轴10通过锥齿轮来传递运动,从动轴10与上盖12和壳体9通过轴承来固定支撑,转刀13与从动轴10通过螺纹连接来固定,手柄转手1和手柄力臂3通过转手连接钉2连接。上述中,通过手柄转手1或电机7带动转刀13进行转动,可以通过转刀13与底盖14上的固定铰刀之间的间距保留搅碎大蒜的颗粒度,以此实现对大蒜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蒜压碎机,壳体固定在支座上,从动轴与壳体和顶盖通过轴承来固定,转刀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从动轴上,其特征是:手柄或电机通过从动轴带动转刀旋转,转刀与底盖上的固定铰刀形成双咬合铰刀,从而实现对大蒜的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蒜压碎机,壳体固定在支座上,从动轴与壳体和顶盖通过轴承来固定,转刀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从动轴上,其特征是:手柄或电机通过从动轴带动转刀旋转,转刀与底盖上的固定铰刀形成双咬合铰刀,从而实现对大蒜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莹莹张智亮刘胜利陶友卓何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