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081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应用于方形池塘,池塘一侧边中间设置有养殖区,养殖区包括养殖槽和分别设置在养殖槽两端的推水区和吸污区,还包括导流墙,用于引导水流方向,所述导流墙位于池塘中央,垂直于养殖区侧壁,导流墙一端接触养殖区侧壁,另一端与池塘侧边距离等于养殖区宽度;浮床,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浮床设置于池塘四角;河蚌挂绳,用于吊挂河蚌,进行河蚌养殖同时净化水体,河蚌挂绳在导流墙两侧池塘区域均有设置,河蚌挂绳方向与导向墙方向相同。所述池塘布置方法应用三角形浮床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合理设置及搭配河蚌进行净化,实现适合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净化区配置。

Floating bed structure and purification area layout for pond industrial cul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养殖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在不改变原有池塘养殖面积的前提下,将主养品种集中在占池塘总面积3~5%的养殖区中进行“圈养”,在养殖区中通过推水设备产生循环水流,模拟流水生境,提高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达到高于原有水面养殖产量的目的。养殖区设置自动废弃物收集器,回收利用一部分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设施外的水面通过浮床植物、水生植物、底栖生物、固定化微生物膜等多种生物组合,种养结合,实现水体的原位修复,在净水的同时产生渔-农经济效益,并为养殖设施提供循环水源,达到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的效果。目前,该系统外的水面即净化区多是利用浮床种植水生植物或水生蔬菜,以期净化水质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但生态浮床成本较高,同时浮床设置在水面中间,一来收获蔬菜或管理上都需要划船,十分不便;二来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需要保持整个池塘都处于流动状态,中间种植的水生植物对水流有很大影响,不利于整个系统的运转;第三,单一依靠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应用三角形浮床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合理设置及搭配河蚌进行净化,实现适合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净化区配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应用于方形池塘,池塘一侧边中间设置有养殖区,养殖区包括养殖槽和分别设置在养殖槽两端的推水区和吸污区。池塘中还设置有:导流墙,用于引导水流方向,所述导流墙位于池塘中央,垂直于养殖区侧壁,导流墙一端接触养殖区侧壁,另一端与池塘侧边距离等于养殖区宽度;浮床,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所述浮床设置于池塘四角,每个浮床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浮床两直角边贴合池塘侧边;河蚌挂绳,用于吊挂河蚌,进行河蚌养殖同时净化水体,河蚌挂绳在导流墙两侧池塘区域均有设置,河蚌挂绳方向与导流墙方向相同。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浮床包括三角架和定位杆,所述三角架为使用PVC管拼接而成的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定位杆垂直于三角架构成的平面,定位杆端部连接于三角架的直角端点处,池塘四角均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套接在定位杆上,定位环外侧设置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钉入池塘侧壁实现定位环的固定,定位杆可沿定位环上下移动,所述定位环设置于池塘水面下方20cm;所述三角架上下表面均包覆有网布。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三角架上表面包覆网布孔径为3cm,下表面包覆网布为10目。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三角架侧边一周还设置有空瓶增加浮力。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净化区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塘:选取方形池塘,池塘面积不小于20亩;b、养殖区设置:在池塘宽边中央位置设置养殖区,养殖槽数量根据池塘面积设置,每10亩设置一条,养殖槽长度22m,宽度5m,养殖区总长26m;c、导流墙设置;在池塘中央设置导流墙,导流墙垂直于养殖区侧壁,导流墙一端接触养殖区侧壁,另一端与池塘侧边距离等于养殖区宽度;d、浮床设置:在池塘四角设置浮床,浮床直角边长度根据池塘面积设置,浮床直角边长度L=5.5m*(池塘面积/10亩);e、河蚌挂绳设置:在导流墙两侧池塘区域设置,河蚌挂绳方向与导向墙方向相同;f、种植植物和吊挂河蚌。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d中,当浮床直角边长度大于22m时,三角架直角边固定为22m,在三角架斜边设置辅助延伸架,所述辅助延伸架为PVC管拼接而成,辅助延伸架为矩形和直角梯形拼接成的等腰梯形结构,辅助延伸架与三角架组合构成完整的三角形浮床。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浮床上下层网之间可放置空塑料瓶增加浮力。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f中吊挂河蚌数量为每10亩吊挂10000个,河蚌大小为6-9cm,平均分布在导流墙两侧区域。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f中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为水芹菜,初始种植量为1kg/m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所使用的浮床结构简单,可通过PVC管、空塑料瓶和网布组成,成本低廉且易于安装,同时浮床分散安装在池塘四角,便于进行日常管理,管理人员可在岸边对浮床上种植的水生植物进行管理,水生植物成熟后也易于采收;(2)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将浮床设置于池塘四角,不会影响池塘中水体流动,提高水流速度,减少水流阻力,保证推水设备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在养殖区内模拟自然流动水体环境,提升养殖质量;(3)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及净化区布置方法,在使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同时,还配合滤食性动物河蚌进行水质净化,净化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利用所述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的池塘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利用所述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的池塘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所述养殖区结构示意图;图4、所述浮床结构示意图一;图5、所述浮床结构示意图二;图6、所述浮床与池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实施例2浮床结构示意图一;图8、实施例2浮床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1、池塘;2、养殖区;3、导流墙;4、浮床;5、河蚌挂绳;201、养殖槽;202、推水区;203、吸污区;401、三角架;402、定位杆;403、定位环;404、固定钉;405、辅助延伸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如图1和2所示是一种利用了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的池塘具体结构示意图,池塘1一侧边中间设置有养殖区2,如图3所示,养殖区2包括养殖槽201和分别设置在养殖槽201两端的推水区202和吸污区203;池塘1中央设置有导流墙3,导流墙3垂直于养殖区2侧壁,导流墙3一端接触养殖区2侧壁,另一端与池塘1侧边距离等于养殖区2宽度;池塘1四角设置有浮床4,浮床4结构如图4-6所示。每个浮床4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浮床4两直角边贴合池塘1侧边;浮床4包括三角架401和定位杆402,三角架401为使用PVC管拼接而成的等腰三角形结构,三角架401侧边一周还设置有空瓶增加浮力。定位杆402垂直于三角架401构成的平面,定位杆402端部连接于三角架401的直角端点处,池塘1四角均设置有定位环403,定位环403设置于池塘1水面下方20cm。定位环403套接在定位杆402上,定位环403外侧设置有固定钉404,固定钉404钉入池塘1侧壁实现定位环403的固定,定位杆402可沿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应用于方形池塘,池塘一侧边中间设置有养殖区,养殖区包括养殖槽和分别设置在养殖槽两端的推水区和吸污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导流墙,用于引导水流方向,所述导流墙位于池塘中央,垂直于养殖区侧壁,导流墙一端接触养殖区侧壁,另一端与池塘侧边距离等于养殖区宽度;/n浮床,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所述浮床设置于池塘四角,每个浮床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浮床两直角边贴合池塘侧边;/n河蚌挂绳,用于吊挂河蚌,进行河蚌养殖同时净化水体,河蚌挂绳在导流墙两侧池塘区域均有设置,河蚌挂绳方向与导流墙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应用于方形池塘,池塘一侧边中间设置有养殖区,养殖区包括养殖槽和分别设置在养殖槽两端的推水区和吸污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墙,用于引导水流方向,所述导流墙位于池塘中央,垂直于养殖区侧壁,导流墙一端接触养殖区侧壁,另一端与池塘侧边距离等于养殖区宽度;
浮床,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所述浮床设置于池塘四角,每个浮床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浮床两直角边贴合池塘侧边;
河蚌挂绳,用于吊挂河蚌,进行河蚌养殖同时净化水体,河蚌挂绳在导流墙两侧池塘区域均有设置,河蚌挂绳方向与导流墙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包括三角架和定位杆,所述三角架为使用PVC管拼接而成的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定位杆垂直于三角架构成的平面,定位杆端部连接于三角架的直角端点处,池塘四角均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套接在定位杆上,定位环外侧设置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钉入池塘侧壁实现定位环的固定,定位杆可沿定位环上下移动,所述定位环设置于池塘水面下方20cm;所述三角架上下表面均包覆有网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上表面包覆网布孔径为3cm,下表面包覆网布为1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浮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侧边一周还设置有空瓶增加浮力。


5.一种用于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净化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郭丽芸周国勤吴丹俞日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