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小麦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0812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小麦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土地进行25cm以上的深耕,向土地上撒施基底肥,精细整地,再耕平;向小麦种子中加入含硒浸种液至没过小麦种子,浸种1‑2天,然后在阳光下晾晒2‑3天;将晾晒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和包衣剂进行拌种;将拌种后的小麦种子进行条播;于小麦出苗期开始每隔7‑12天向小麦叶片上喷施亚硒酸钠营养液,至灌浆期为止,首次亚硒酸钠使用量为每亩1‑2g,以后亚硒酸钠使用量相对于上一次每亩增加0.1‑0.5g;管理:播种一个月后,追施复合肥;收割:播种50‑60天后,人工收割。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种植方法存在的小麦中硒含量低的问题。

A planting method of Se enriched w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小麦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小麦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医疗保健作用和防病治病效果明显,对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麦是人们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所以通过提高小麦的含硒量来促进人体健康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但是现有的种植方法中,基本上都是在富硒的土壤中进行种植,以提高小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硒小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整地:对土地进行25cm以上的深耕,以500-600kg/亩的比例向土地上撒施基底肥,精细整地,再耕平;/n(2)浸种:向小麦种子中加入含硒浸种液至没过小麦种子,于35-45℃条件下浸种1-2天,然后将小麦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3天;/n(3)拌种:将步骤(2)晾晒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和包衣剂按照1:20-50的体积比进行拌种;/n(4)播种:将步骤(3)中拌种后的小麦种子进行条播,播种深度为2-5cm,行间距为20-30cm;/n(5)叶片施肥:于小麦出苗期开始每隔7-12天向小麦叶片上喷施亚硒酸钠营养液,至灌浆期为止,首次亚硒酸钠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小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对土地进行25cm以上的深耕,以500-600kg/亩的比例向土地上撒施基底肥,精细整地,再耕平;
(2)浸种:向小麦种子中加入含硒浸种液至没过小麦种子,于35-45℃条件下浸种1-2天,然后将小麦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3天;
(3)拌种:将步骤(2)晾晒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和包衣剂按照1:20-50的体积比进行拌种;
(4)播种:将步骤(3)中拌种后的小麦种子进行条播,播种深度为2-5cm,行间距为20-30cm;
(5)叶片施肥:于小麦出苗期开始每隔7-12天向小麦叶片上喷施亚硒酸钠营养液,至灌浆期为止,首次亚硒酸钠每亩使用量为1-2g,以后每次亚硒酸钠每亩使用量相对于上一次增加0.1-0.5g;
(6)管理:播种一个月后,按照每亩100-200kg的比例追施复合肥;
(7)收割:播种50-60天后,人工收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基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海鸟粪20-50份,鸡粪50-60份,牛粪40-60份,钙镁磷肥10-20份,碳酸钾10-20份、虾壳粉5-10份和磷酸二胺10-3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基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海鸟粪45份,鸡粪60份,牛粪60份,钙镁磷肥16份,碳酸钾18份,虾壳粉8份和磷酸二胺2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含硒浸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霞雷梦林张晋曹利萍康国帅王宇楠黄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