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树育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80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银杏育苗床,属于银杏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支撑脚和育苗床床面,在基座的顶部设置育苗床床面,且育苗床床面包括可动床面和固定床面,可动床面包括第一横向杆和第一纵向杆,固定床面包括第二横向杆和第二纵向杆,可动床面和固定床面通过第一纵向杆与第二纵向杆之间的相互滑动能够实现相对运动,进而能够对育苗床床面的面积大小进行调节,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的便利性,解决了以往的银杏树育苗床不便调节大小的弊端,通过在育苗床床面和基座之间设置滚动轴,在转动滚动轴时,能够使得育苗床床面在基座的顶部往复的滑动,进而实现对育苗床床面位置的调整,进一步的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育苗时的便利性。

A kind of ginkgo seedl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树育苗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银杏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银杏育苗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银杏是一种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树、公孙树,由于银杏树的果实以及叶子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因此近年来,银杏树的种植量在不断的增长,所以银杏树树苗的培育也发展的越来越快,现如今,人们都在育苗床上进行树苗的培育,现在的银杏树育苗床大都安置在温室大棚内,育苗床大都不能根据温室大棚的空间进行自身大小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育苗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银杏育苗床,包括基座、支撑脚和育苗床床面,所述支撑脚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育苗床床面设置于基座的顶部,所述育苗床床面包括可动床面和固定床面,所述可动床面包括第一横向杆和第一纵向杆,所述第一横向杆沿第一横向杆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一纵向杆相互匹配的第一通孔,第一纵向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固定床面包括第二横向杆和第二纵向杆,所述第二横向杆沿第二横向杆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二纵向杆相互匹配的第二通孔,第二纵向杆贯穿所述第二通孔,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均为管状结构且第一纵向杆可活动贯穿于第二纵向杆的内部,育苗床床面和基座之间设置有滚动管,所述滚动管的底部和基座的顶部相互连接,滚动管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滚动轴,第一横向杆的底部可活动抵于滚动管的顶部,滚动管的表面相对第二横向杆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滚动管同轴设置,第二横向杆贯穿第一凹槽并抵于滚动轴的外表面,所述滚动轴的端部设置有转轮。为了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滚动轴和第二横向杆之间相互结合的稳定性,所述滚动轴的外表面相对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齿牙,第二横向杆的底部和滚动轴相互接触处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齿牙相互匹配的第二齿牙。为了增加第一齿牙以及第二齿牙的耐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齿牙的外表面和第二齿牙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氮化层,所述氮化层的厚度为0.1-0.2毫米。为了防止本专利技术的育苗床床面发生翻转,所述基座的顶部相对第二横向杆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和基座相互连接,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转轴水平设置,第二横向杆的侧面设置有和所述滑动轮相互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通过和滑动轮的配合以限制横向杆和基座相互脱离。为了防止本专利技术的育苗床床面上放置的银杏树树苗发生掉落,所述第一横向杆的两端、第二横向杆的两端、第一纵向杆的外端以及第二纵向杆的外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档杆。为了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档杆保持竖直位置时和第一固定部之间结合的稳定性,所述档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可活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端部呈弧形,第一固定部的内侧设置有和固定柱相互匹配的第三凹槽,固定柱的端部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银杏育苗床,通过在基座的顶部设置育苗床床面,且育苗床床面包括可动床面和固定床面,可动床面和固定床面通过第一纵向杆与第二纵向杆之间的相互滑动能够实现相对运动,进而能够对育苗床床面的面积大小进行调节,增加了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的便利性,解决了以往的银杏树育苗床不便调节大小的弊端,通过在育苗床床面和基座之间设置滚动轴,在转动滚动轴时,能够使得育苗床床面在基座的顶部往复的滑动,进而实现对育苗床床面位置的调整,进一步的增加了本专利技术在育苗时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育苗床床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横向杆和滚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档杆和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基座;2、支撑脚;3、育苗床床面;4、可动床面;5、固定床面;6、第一横向杆;7、第一纵向杆;8、第一通孔;9、第二横向杆;10、第二纵向杆;11、第二通孔;12、滚动管;13、滚动轴;14、第一凹槽;15、转轮;16、第一齿牙;17、第二齿牙;18、氮化层;19、固定杆;20、滑动轮;21、滑槽;22、铰接轴;23、档杆;24、第二凹槽;25、固定柱;26、第三凹槽;27、弹簧;28、第一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银杏育苗床,包括基座1、支撑脚2和育苗床床面3,所述支撑脚2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所述育苗床床面3设置于基座1的顶部,所述育苗床床面3包括可动床面4和固定床面5,所述可动床面4包括第一横向杆6和第一纵向杆7,所述第一横向杆6沿第一横向杆6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一纵向杆7相互匹配的第一通孔8,第一纵向杆7贯穿所述第一通孔8,固定床面5包括第二横向杆9和第二纵向杆10,所述第二横向杆9沿第二横向杆9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二纵向杆10相互匹配的第二通孔11,第二纵向杆10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1,第一纵向杆7和第二纵向杆10均为管状结构且第一纵向杆7可活动贯穿于第二纵向杆10的内部,育苗床床面3和基座1之间设置有滚动管12,所述滚动管12的底部和基座1的顶部相互连接,滚动管12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滚动轴13,第一横向杆6的底部可活动抵于滚动管12的顶部,滚动管12的表面相对第二横向杆9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和滚动管12同轴设置,第二横向杆9贯穿第一凹槽14并抵于滚动轴13的外表面,所述滚动轴13的端部设置有转轮15,本实施例中,可动床面4和固定床面5可整体的在基座1的顶部沿横向的方向往复的滑动,第一纵向杆7和第二纵向杆10都是套管的结构形式,能够节省原材料,并且能够减轻本专利技术的重量,第一纵向杆7能够顺畅的在第二纵向杆10的内部滑动,第一纵向杆7通过第一横向杆6上的第一通孔8与第一横向杆6相互连接,第一横向杆6和第一纵向杆7相互固定连接,第二纵向杆10通过第二横向杆9上的第二通孔11与第二横向杆9相互连接,第二横向杆9和第二纵向杆10之间也是固定连接,基座1的顶部设置滚动管12,滚动管12和基座1固定连接,滚动管12内设置一滚动轴13,滚动轴13能够顺畅的转动,第一横向杆6能够沿滚动管12的顶部滑动,第二横向杆9穿过第一凹槽14后抵在滚动轴13的外表面,滚动轴13转动带动第二横向杆9转动。优选的,所述滚动轴13的外表面相对第一凹槽14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齿牙16,第二横向杆9的底部和滚动轴13相互接触处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齿牙16相互匹配的第二齿牙17,通过在第一齿牙16以及第二齿牙17的相互配合,增加了滚动轴13和第二横向杆9之间的结合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一齿牙16的外表面和第二齿牙17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氮化层18,所述氮化层18的厚度为0.1-0.2毫米,氮化层18能够增加第一齿牙16以及第二齿牙17的耐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基座1的顶部相对第二横向杆9的位置设置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育苗床,包括基座(1)、支撑脚(2)和育苗床床面(3),所述支撑脚(2)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所述育苗床床面(3)设置于基座(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床床面(3)包括可动床面(4)和固定床面(5),所述可动床面(4)包括第一横向杆(6)和第一纵向杆(7),所述第一横向杆(6)沿第一横向杆(6)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一纵向杆(7)相互匹配的第一通孔(8),第一纵向杆(7)贯穿所述第一通孔(8),固定床面(5)包括第二横向杆(9)和第二纵向杆(10),所述第二横向杆(9)沿第二横向杆(9)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二纵向杆(10)相互匹配的第二通孔(11),第二纵向杆(10)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1),第一纵向杆(7)和第二纵向杆(10)均为管状结构且第一纵向杆(7)可活动贯穿于第二纵向杆(10)的内部,育苗床床面(3)和基座(1)之间设置有滚动管(12),所述滚动管(12)的底部和基座(1)的顶部相互连接,滚动管(12)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滚动轴(13),第一横向杆(6)的底部可活动抵于滚动管(12)的顶部,滚动管(12)的表面相对第二横向杆(9)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和滚动管(12)同轴设置,第二横向杆(9)贯穿第一凹槽(14)并抵于滚动轴(13)的外表面,所述滚动轴(13)的端部设置有转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育苗床,包括基座(1)、支撑脚(2)和育苗床床面(3),所述支撑脚(2)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所述育苗床床面(3)设置于基座(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床床面(3)包括可动床面(4)和固定床面(5),所述可动床面(4)包括第一横向杆(6)和第一纵向杆(7),所述第一横向杆(6)沿第一横向杆(6)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一纵向杆(7)相互匹配的第一通孔(8),第一纵向杆(7)贯穿所述第一通孔(8),固定床面(5)包括第二横向杆(9)和第二纵向杆(10),所述第二横向杆(9)沿第二横向杆(9)的走向连续且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所述第二纵向杆(10)相互匹配的第二通孔(11),第二纵向杆(10)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1),第一纵向杆(7)和第二纵向杆(10)均为管状结构且第一纵向杆(7)可活动贯穿于第二纵向杆(10)的内部,育苗床床面(3)和基座(1)之间设置有滚动管(12),所述滚动管(12)的底部和基座(1)的顶部相互连接,滚动管(12)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滚动轴(13),第一横向杆(6)的底部可活动抵于滚动管(12)的顶部,滚动管(12)的表面相对第二横向杆(9)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和滚动管(12)同轴设置,第二横向杆(9)贯穿第一凹槽(14)并抵于滚动轴(13)的外表面,所述滚动轴(13)的端部设置有转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13)的外表面相对第一凹槽(14)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惠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