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790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均匀设置有制冷水管,且机体的内壁均匀安装有导热杆,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制冷仓,且制冷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制冷器,所述制冷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且制冷仓的内部设置有弓形管,所述机体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弓形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打开风机、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制冷器,从而通过第二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入至制冷仓额弓形管中,并通过制冷器和风机进行制冷处理,通过第一水泵将弓形管中的水抽入至制冷水管中,从而对机体内部的空间进行降温处理,并通过机体内部均匀设置的导热杆进行快速的热传导。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heat dissip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降噪
,具体为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进而产生出机电一体化设备,而在机电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不能及时散热,经常会导致设备内部过热,电气保护装置断开工作电源使设备停止工作,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大大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其次机电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很大分贝的噪声污染,导致在附近工作的工作人员不能安心工作,且长期处于噪声污染中对听力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均匀设置有制冷水管,且机体的内壁均匀安装有导热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包括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内部均匀设置有制冷水管(1),且机体(3)的内壁均匀安装有导热杆(2),所述机体(3)的顶部安装有制冷仓(8),且制冷仓(8)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制冷器(5),所述制冷仓(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7),且制冷仓(8)的内部设置有弓形管(6),所述机体(3)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4),且第一水泵(4)的输出端与弓形管(6)连通,所述第一水泵(4)的输入端与制冷水管(1)连通,所述机体(3)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9),且第二水泵(9)的输入端与弓形管(6)连通,所述机体(3)顶部远离第一水泵(4)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包括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内部均匀设置有制冷水管(1),且机体(3)的内壁均匀安装有导热杆(2),所述机体(3)的顶部安装有制冷仓(8),且制冷仓(8)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制冷器(5),所述制冷仓(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风机(7),且制冷仓(8)的内部设置有弓形管(6),所述机体(3)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4),且第一水泵(4)的输出端与弓形管(6)连通,所述第一水泵(4)的输入端与制冷水管(1)连通,所述机体(3)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9),且第二水泵(9)的输入端与弓形管(6)连通,所述机体(3)顶部远离第一水泵(4)的一侧安装有水箱(10),且水箱(10)一侧的底部通过水管与第二水泵(9)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水箱(10)一侧的底部通过水管与制冷水管(1)连通,且机体(3)内部两侧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板(2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6),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滑板(15),所述第一滑板(15)底部的两侧均匀设置有三组固定杆(12),且固定杆(12)内侧的底端通过转杆安装有滚轮(13),所述机体(3)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板(24),且固定板(24)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23),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2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滑板(22),所述第二滑板(22)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荷雅秦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