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790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包括左侧板、底板、后面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散热风扇,其中,在左侧板、底板的内壁上设置带有散热鳍片的内侧板,从而使左侧板、底板形成夹板结构,在左侧板、底板的外壁表面开设进风口,在后面板的外侧面上开设通孔并设置散热风扇,如此,气流从左侧板、底板的外壁表面的进风口中进入并流经鳍片之间的缝隙,从设在机箱左侧板和机箱底板上的出风口排出,再从机箱后面板的总出风口处被散热风扇抽出。本机箱通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通过散热鳍片形成的风道非常清晰,风道布置在夹层内,进风口小,风道压力大,有利于夹层内的气流流通,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由于风扇数量少,所以机箱空间变大并减少了噪音。

Case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控制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控制设备领域,对于搭载了很多设备从而形成多个热源的机箱,其散热方法通常是在机箱的一侧开设一个进风口,在其另一侧设置开口并加装排风扇,从而促使机箱中的空气流通来进行散热。而当设备功耗较大,则需要在进风口、出风口追加风扇来进一步促进空气流通,从而增加散热效果。而这种散热结构的问题在于,随着风扇的增加,相邻风扇之间会产生干涉,使得机箱内的气流风道变得紊乱,进而降低了原本风扇增加所带来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对机箱内多个需要散热的热源或者一个功耗较大的热源通过多路散热风道集中一个出风口进行排风散热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包括机箱左侧板、机箱右侧板、机箱底板、机箱盖板、机箱后面板和机箱前面板,还包括散热风扇,其中,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壁上设置带有散热鳍片的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的鳍片贴合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壁表面,从而使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形成夹板结构,进一步,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外壁表面开设通孔并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同时,在机箱后面板上设置散热风扇;当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和机箱后面板合围之后,左侧板和底板内侧的散热鳍片及内侧板形成一个通路,如此,气流从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外壁表面的进风口中进入并流经鳍片之间的缝隙,从开设在机箱左侧板和机箱底板上内壁上的出风口排出,最后再从机箱后面板的总出风口上被散热风扇抽出。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还包括带有散热鳍片的归集罩,所述归集罩设置在机箱内并与机箱右侧板或机箱左侧板或机箱前面板以及机箱底板合围并用于设置电气设备。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在机箱前面板、机箱盖板、机箱右侧板和机箱后面板上同样设置有进风口和带有散热鳍片的内侧板;从而,机箱左侧板、机箱右侧板、机箱底板、机箱盖板、机箱后面板和机箱前面板均为夹层结构,在夹层内有散热鳍片形成完整的空气回路并经由机箱后面板的散热风扇将空气回路中的热气流抽出。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散热鳍片的高度为8mm~15mm,使夹板结构的厚度为13mm~20mm。本机箱通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通过散热鳍片形成的风道非常清晰,风道布置在夹层内,进风口小,风道压力大,有利于夹层内的气流流通,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由于风扇数量少,所以机箱空间变大并减少了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机箱通风结构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机箱通风结构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机箱通风结构中,气流回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包括机箱左侧板3、机箱右侧板、机箱底板4、机箱盖板、机箱后面板5和机箱前面板,还包括散热风扇6,其中,在机箱左侧板3、机箱底板4的内壁上设置带有散热鳍片7的内侧板8,所述内侧板8的鳍片7贴合在机箱左侧板3、机箱底板4的内壁表面,从而使机箱左侧板3、机箱底板4形成夹板结构,进一步,在机箱左侧板3、机箱底板4的外壁表面开设通孔并形成进风口9和在机箱左侧板3、机箱底板5的内壁开设出风口10;同时,在机箱后面板5上设置散热风扇6;当机箱左侧板3、机箱右侧板、机箱底板4和机箱后面板5合围之后,机箱左侧板3和机箱底板4内侧的散热鳍片7及内侧板8形成一个通路;如此,气流从机箱左侧板3、机箱底板4的外壁表面的进风口9中进入并流经鳍片7之间的缝隙,从开设在机箱左侧板3和机箱底板4内壁上的出风口排出,最后再从设在机箱后面板5上的总出风口处散热风扇6抽出。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还包括带有散热鳍片的归集罩,所述归集罩设置在机箱内并与机箱右侧板或机箱左侧板或机箱面板以及机箱底板合围并用于设置电气设备。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在机箱左侧板和机箱底板上设置了散热鳍片和夹板结构,但在实际作业中,可根据需要在机箱面板、机箱盖板、机箱右侧板和机箱后面板上同样设置有进风口和带有散热鳍片的内侧板;从而,机箱左侧板、机箱右侧板、机箱底板、机箱盖板、机箱后面板和机箱前面板均为夹层结构,在夹层内有散热鳍片形成完整的空气回路并经由机箱后面板的散热风扇将空气回路中的热气流抽出。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散热鳍片的高度为8mm~15mm,使夹板结构的厚度为13mm~20mm。本机箱通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通过散热鳍片形成的风道非常清晰,风道布置在夹层内,进风口小,风道压力大,有利于夹层内的气流流通,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由于风扇数量少,所以机箱空间变大并减少了噪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包括机箱左侧板、机箱右侧板、机箱底板、机箱盖板、机箱后面板和机箱前面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散热风扇,其中,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壁上设置带有散热鳍片的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的鳍片贴合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壁表面,从而使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形成夹板结构,进一步,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外壁表面开设通孔并形成进风口,在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表面设出风口;同时,在机箱后面板上设置散热风扇;当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和机箱后面板合围之后,左侧板和底板内侧的散热鳍片及内侧板形成一个通路,如此,气流从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外壁表面的进风口中进入并流经鳍片之间的缝隙,从开设在机箱左侧板和机箱底板上内壁上的出风口排出,最后再从机箱后面板的总出风口上被散热风扇抽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机箱通风结构,包括机箱左侧板、机箱右侧板、机箱底板、机箱盖板、机箱后面板和机箱前面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散热风扇,其中,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壁上设置带有散热鳍片的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的鳍片贴合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壁表面,从而使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形成夹板结构,进一步,在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外壁表面开设通孔并形成进风口,在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内表面设出风口;同时,在机箱后面板上设置散热风扇;当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和机箱后面板合围之后,左侧板和底板内侧的散热鳍片及内侧板形成一个通路,如此,气流从机箱左侧板、机箱底板的外壁表面的进风口中进入并流经鳍片之间的缝隙,从开设在机箱左侧板和机箱底板上内壁上的出风口排出,最后再从机箱后面板的总出风口上被散热风扇抽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培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都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