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70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包括轨道负极、主开关、主开关控制电路、接触器开关、控制单元、晶闸管电路、电压采样器、电流采样器、分流器、220V电源和24V电源;通过负地电流限制,延长主回路动作寿命,采用GTO控制方案,实现三段电压保护晶闸管全控,采用铜丝编织软铜排,代替原有硬质铜排,降低震动力,采用采样器和PLC代替继电器保护,实现负地电压测量和保护判断的方向性和一致性,采用存储器和显示器,以及网络传输,记录并显示数据,自动绘制曲线。

A protection device for track potential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电位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行业,线路故障和车辆启停时产生的大电流,始终是威胁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为保证直流牵引系统和接触网的安全运行,采用多种直流保护,快速有效的消除供电系统各种故障,为保护直流设备的安全,在负极单元设置了框架保护,一旦发生直流开关带电设备对直流柜体发生泄漏或绝缘损坏,框架保护动作使相关断路器跳闸断电。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由于系统短路故障,钢轨作为牵引回流的通路,以及钢轨与地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悬浮电位差,为防止钢轨对地电位过高,产生超出人身安全许可的接触电压,需要使用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限制钢轨回流回路与大地之间的过电压的产生,现有的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不能满足牵引供电系统设计需求和终端用户的安全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装置包括轨道负极、主开关、主开关控制电路、接触器开关、控制单元、晶闸管电路、电压采样器、电流采样器、分流器、220V电源和24V电源。晶闸管电路和主开关并联,一端连接轨道负极,另一端连接分流器的正极,分流器的负极接地;主开关控制电路和主开关耦合,一端连接接触器开关,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负极,接触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正极;电压采样器的输入管脚连接在主开关两端,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电流采样器的输入管脚连接在分流器正负极,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供电管脚连接24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接触器开关的输入管脚。晶闸管电路为GTO电路,施加正向脉冲电流,可触发其导通,施加反向脉冲电流,可将其关断,通过施加在GTO电路的电压,实现轨道负极与接地之间的导通和关断。接触器开关的桩头和继电器之间采用铜丝编织软铜排连接,载流量和导电性不低于原有硬铜排,利用软连接的形变效果,避免因装配或震动等偶发因素带来的震动对继电器触点异常变位的影响。电压采样器,采集主开关两端的电压,发送至控制单元;电流采样器,采集分流器通过的电流,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为PLC器件,连接显示器和以太网口,支持modbus数据传输协议。PLC器件包括存储器、CPU模块和IO模块;存储器预设电压值和电流值,存储模式为先进先出;IO模块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CPU模块和存储器,接收控制指令,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至输出管脚;CPU模块接收数字信号,与存储器中预设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比较,发送控制指令至IO模块。本技术通过负地电流限制,延长主回路动作寿命;采用GTO控制方案,实现三段电压保护晶闸管全控;采用铜丝编织软铜排,代替原有硬质铜排,降低震动力;采用采样器和PLC代替继电器保护,实现负地电压测量和保护判断的方向性和一致性;采用存储器和显示器,以及网络传输,记录并显示数据,自动绘制曲线。附图说明图1是电路图。图中标记:1-轨道负极、2-主开关、3-分流器、4-主开关控制电路、5-晶闸管电路、6-电压采样器、7-电流采样器、8-控制单元、9-接触器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具体的说明。本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轨道负极1、主开关2、分流器3、主开关控制电路4、晶闸管电路5、电压采样器6、电流采样器7、控制单元8、接触器开关9、220V电源和24V电源。电压采样器6的输入管脚连接在主开关2两端,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8,采集主开关2两端的电压,从6的两个输入管脚,经过6处理为模拟信号,从输出管脚发送至控制单元8。电流采样器7的输入管脚连接在分流器3正负极,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8,采集分流器3通过的电流,从7的两个输入管脚,经过7处理为模拟信号,从输出管脚发送至控制单元8。控制单元8为PLC器件,供电管脚连接24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接触器开关9的输入管脚,包括存储器、CPU模块和IO模块;IO模块接收6和7发送的模拟信号,将电压值和电流值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CPU模块和存储器,接收CPU发送的控制指令,转换为模拟信号,发送至输出管脚;CPU模块接收IO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将电压值和电流值与存储器中预设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比较,若当前值大于预设值,则发送断开9的控制指令至IO模块;存储器预设电压值和电流值,接收IO模块发送的当前数据,存储模式为先进先出,存满数据后,自动覆盖最先存储的数据。控制单元8连接显示器,自动绘制曲线,显示电压和电流数据;支持modbus数据传输协议,通过以太网口,复制数据到电脑或硬盘,上传控制中心,供离线查看分析。主开关控制电路4和主开关2耦合,一端连接接触器开关9,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负极,接触器开关9的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正极;9的桩头和继电器之间采用铜丝编织软铜排连接,载流量和导电性不低于原有硬铜排,利用软连接的形变效果,避免因装配或震动等偶发因素带来的震动对继电器触点异常变位的影响;9接收8发送的信号,断开连接,使2导通。晶闸管电路5和主开关2并联,一端连接轨道负极1,另一端连接分流器3的正极,分流器3的负极接地;晶闸管电路为GTO电路,施加正向脉冲电流,可触发其导通,施加反向脉冲电流,可将其关断,通过施加在GTO电路的电压,实现轨道负极1与接地之间的导通和关断。上述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负极、主开关、主开关控制电路、接触器开关、控制单元、晶闸管电路、电压采样器、电流采样器、分流器、220V电源和24V电源;/n晶闸管电路和主开关并联,一端连接轨道负极,另一端连接分流器的正极,分流器的负极接地;/n主开关控制电路和主开关耦合,一端连接接触器开关,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负极,接触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正极;/n电压采样器的输入管脚连接在主开关两端,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n电流采样器的输入管脚连接在分流器正负极,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n控制单元的供电管脚连接24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接触器开关的输入管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负极、主开关、主开关控制电路、接触器开关、控制单元、晶闸管电路、电压采样器、电流采样器、分流器、220V电源和24V电源;
晶闸管电路和主开关并联,一端连接轨道负极,另一端连接分流器的正极,分流器的负极接地;
主开关控制电路和主开关耦合,一端连接接触器开关,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负极,接触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220V电源正极;
电压采样器的输入管脚连接在主开关两端,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
电流采样器的输入管脚连接在分流器正负极,供电管脚连接220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的供电管脚连接24V电源正负极,输出管脚连接接触器开关的输入管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电路为GTO
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电位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开关,包括:
桩头和继电器;
桩头和继电器之间采用铜丝编织软铜排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钱小森吴杰张晓峥朱健李学安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