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63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包括托架单体,托架单体包括第一挂架、第二挂架以及与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连接且用于放置电池箱的承载架,承载架设置多个且所有承载架为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对电池箱提供支撑,可以满足电池箱在物流车上的安装要求。

Bracket for carrying the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
技术介绍
随着全世界对新能源行业的强烈推动及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新能源电池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如乘用车、大巴车、物流车、储能系统等等。而随着乘用车、大巴车电池设计水平的日益提升及国家政策的日益完善,已渐渐趋于平稳,此时,用于转运货物的物流车又成了市场趋势所向。部分物流车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其用于动力来源的电池箱只能依靠托架挂在车架两侧,底部悬空,这就要求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高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目的是满足电池箱的安装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包括托架单体,托架单体包括第一挂架、第二挂架以及与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连接且用于放置电池箱的承载架,承载架设置多个且所有承载架为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托架单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挂架和所述承载架连接的第一加强杆。所述托架单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挂架和所述承载架连接的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加强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挂架的两侧。所述承载架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挂架和所述第二挂架为沿承载架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挂架设置两个且第二挂架位于两个第一挂架之间。所述承载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第一承载梁设置相平行的两个,第二承载梁设置相平行的两个,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相垂直。所述承载架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承载梁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承载梁连接的支撑梁,支撑梁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承载梁相平行且支撑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梁之间。所述承载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梁上且用于对电池箱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梁。所述托架单体设置两个,两个托架单体的第一挂架通过横梁连接。本技术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对电池箱提供支撑,可以满足电池箱在物流车上的安装要求。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托架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托架单体与电池箱的装配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电池箱;2、横梁;3、托架单体;301、第一挂架;302、第二挂架;303、第二挂架;304、第二加强杆;305;第一承载梁;306、第二承载梁;307、支撑梁;308、导向梁;309、第三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包括托架单体3,托架单体3包括第一挂架301、第二挂架302以及与第一挂架301和第二挂架302连接且用于放置电池箱的承载架,承载架设置多个且所有承载架为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第一挂架301设置多个。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挂架301和第二挂架302用于安装到物流车的车架上,第一挂架301和第二挂架302为竖直设置,承载架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挂架301和第二挂架302的外侧伸出,承载架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承载架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承载架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电池箱为矩形结构,电池箱安装在承载架上后,电池箱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电池箱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挂架301和第二挂架302为沿承载架的长度方向布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托架单体3还包括与第一挂架301和承载架连接的第一加强杆。第一挂架301和第一加强杆采用常见的钣金材料制成,第一加强杆与承载架和第一挂架301焊接连接,提高托架单体3整体强度。第一加强杆为倾斜设置,第一加强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加强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第一加强杆的上端与第一挂架301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杆的下端与承载架固定连接且第一加强杆的下端位于第一挂架301的外侧。如图1至图3所示,托架单体3还包括与第二挂架302和承载架连接的第二加强杆304。第二挂架302和第二加强杆304采用常见的钣金材料制成,第二加强杆304与承载架和第二挂架302焊接连接,提高托架单体3整体强度。第二加强杆304为倾斜设置,第二加强杆30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二加强杆30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第二加强杆304的上端与第二挂架302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杆304的下端与承载架固定连接且第二加强杆304的下端位于第二挂架302的外侧。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杆304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加强杆304分别位于第二挂架302的两侧,两个第二加强杆304呈V形分布,第二挂架302位于两个第二加强杆304之间。第一挂架301设置两个,第二挂架302设置一个,确保与车架连接牢靠,两个第一挂架301分别在承载架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与承载架固定连接,第二挂架302是在承载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承载架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杆位于第一挂架301和第二挂架302之间。如图1至图3所示,承载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承载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承载梁305和第二承载梁306,第一承载梁305设置相平行的两个,第二承载梁306设置相平行的两个,第一承载梁305和第二承载梁306相垂直。第一承载梁305和第二承载梁306均具有一定的长度,第一承载梁30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承载梁306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承载梁305的长度大于第二承载梁306的长度,第一承载梁30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承载梁306固定连接,第二承载梁306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承载梁305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梁305和第二承载梁306为矩形管。两个第一承载梁305对电池箱提供支撑作用,第一承载梁305位于电池箱的下方,电池箱通过螺栓与第一承载梁305固定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承载架还包括位于两个第二承载梁306之间且与第一承载梁305连接的支撑梁307,支撑梁307设置多个且所有支撑梁307为沿第一承载梁305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支撑梁307与第二承载梁306相平行且支撑梁307位于两个第一承载梁305之间,支撑梁307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承载梁305固定连接。支撑梁307位于电池箱的下方,支撑梁307对电池箱提供支撑作用,确保电池箱的稳定性。如图1至图3所示,承载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承载梁305上且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单体,托架单体包括第一挂架、第二挂架以及与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连接且用于放置电池箱的承载架,承载架设置多个且所有承载架为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单体,托架单体包括第一挂架、第二挂架以及与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连接且用于放置电池箱的承载架,承载架设置多个且所有承载架为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单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挂架和所述承载架连接的第一加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单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挂架和所述承载架连接的第二加强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杆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加强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挂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承载电池箱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挂架和所述第二挂架为沿承载架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挂架设置两个且第二挂架位于两个第一挂架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小宏曹新成张兆宏高顺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天量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