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63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包括基础组件、弹夹组件和上盖组件三部分。其中,弹夹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之间的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与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弹簧本体,设置在弹簧本体与所述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十字弹簧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板两端位于底座外侧的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挤压凹形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卡止固定,便于整个移动电源的拆卸与维修,操作简单方便。

A kind of spring card structure on mobi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本申请要求下述专利的优先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5178507,专利申请日为:2019年4月17日,专利名称为:“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载冰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
技术介绍
在欧美发达国家,车载冰箱早已被广泛使用,成为有车族“移动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六七年前的韩国,车载冰箱也已经全面普及,成为汽车上的普通消费品。车载冰箱在国外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国外的生活习惯,他们喜欢周末到远处郊游。车载冰箱可以冰镇饮料保鲜水果,增添自驾乐趣。各地美食随买随带,享受吃货之旅。生鲜食材冷藏冷冻,玩转露营烧烤,母乳药品保质储存,车载冰箱保障出行健康。现车载冰箱有家车两用款式,若不小心接错电源将会给冰箱造成伤害,而且长时间在车内供电,容易导致蓄电池耗电快发动不了汽车,等开车时再供电又怕冰箱损坏,此时便需要足够电量的小型蓄电池,现大多数为与箱体形成一体化设计,充电时需要搬运整个车载冰箱,且维修更换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包括基础组件、弹夹组件和上盖组件三部分。基础组件,包括与安装件固定连接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且距离所述底座端部预定距离的一组滑动挡板,设置在底座两相对边的一组下挡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两侧的下导轨条;弹夹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之间的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与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弹簧本体,设置在弹簧本体与所述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十字弹簧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板两端并位于底座外侧的卡扣,以及设置在第一凹形板凹槽处的把手本体;上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上盖本体,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两端且距离两端以设定好距离的一组凹形板两侧导轨条,设置在所述凹形板两侧导轨条之间的多组上导轨条,设置在所述上导轨条之间的上挡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两侧的把手安装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安装限位孔,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侧的减震密封圈,以及设置在平行设置的一组下导轨条之间的一组条状加强筋;所述限位孔能有效的将上盖组件与底座完好配合,保证了整个装配的准确性,提高安装效率,所述减震密封圈能够在底座与包裹底座的外壳之间起到防尘减震的作用,所述条状加强筋的设定加强了整个底板的稳固性,保证了整个底板的整个支撑力。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十字弹簧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导向杆,所述弹簧导向杆同轴套于弹簧本体内,使弹簧本体不易脱离运动轨道,同时能起到导向作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形板两端均设置有凹形板两侧导轨槽,凹形板两侧导轨槽与所述凹形板两侧导轨条滑动配合,距离所述第一凹形板两端以设定好的距离设置有一组上导轨槽和下导轨槽。能够保证所述第一凹形板与第二凹形板能够同时在同一平面上以固定方向进行滑动,提高整个操作的稳固性,减轻整个凹形板的质量,使操作更加轻松便捷。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安装槽设置有把手密封圈,在所述把手本体运动时,且在户外灰尘沙粒较多时能起到防尘的作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本体一端设置在所述十字弹簧座上,一端抵住所述上挡止部与所述下挡止部,使弹簧本体的运动更加稳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两侧,能够对凹形板运动方向进行有效的限位,提高整个操作的稳定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本体设置在把手安装槽内,且在掏空的槽内进行单方向来回运动,实现所述卡扣与外壳的卡止。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通过在底座和上盖中设置一系列的导轨条,以及在凹形板上设置一系列槽路,通过挤压凹形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卡止固定,便于整个移动电源的拆卸与维修,且操作简单,不需要考虑是否接错电源带来车载冰箱的损坏,且可便捷地给分离出来的移动电源充电,不需要携带整个车载冰箱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凹形板或第二凹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底座101、安装限位孔102、减震密封圈103、滑动挡板104、下挡止部105、条状加强筋106、下导轨条107、第一凹形板201、第二凹形板202、弹簧本体203、弹簧导向杆204、十字弹簧座205、卡扣206、把手本体207、下导轨槽208、凹形板两侧导轨槽209、上导轨槽210、上盖本体301、上导轨条302、上挡止部303、把手密封圈304、把手安装槽305、凹形板两侧导轨条306、上盖密封圈307。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以下简称“该装置”。该装置包括基础组件、弹夹组件和上盖组件三部分组成。基础组件包括底座101、安装限位孔102、减震密封圈103、滑动挡板104、下挡止部105、条状加强筋106、下导轨条107。弹夹组件包括第一凹形板201、第二凹形板202、弹簧本体203、弹簧导向杆204、十字弹簧座205、卡扣206、把手本体207、下导轨槽208、凹形板两侧导轨槽209、上导轨槽210。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本体301、上导轨条302、上挡止部303、把手密封圈304、把手安装槽305、凹形板两侧导轨条306、上盖密封圈307。基础组件中,底座101固定连接在安装件上,一组滑动挡板104设置在所述底座101两端且距离所述底座101端部预定距离,能够对凹形板运动方向进行有效的限位,提高整个操作的稳定性,一组下挡止部105设置在所述底座101两相对边,下导轨条107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105两侧,安装限位孔102安装在底座101上,减震密封圈103设置在所述底座101内侧,成组的条状加强筋106设置在平行设置的一组下导轨条107之间;所述限位孔能有效的将上盖组件与底座101完好配合,保证了整个装配的准确性,提高安装效率,所述减震密封圈103能够在底座101与包裹底座101的外壳之间起到防尘减震的作用,所述条状加强筋106的设定加强了整个底板的稳固性,保证了整个底板的整个支撑力。弹夹组件中,第一凹形板201和第二凹形板202分别设置在成组所述滑动挡板104之间,弹簧本体203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105与第一凹形板201和第二凹形板202之间,十字弹簧座205设置在弹簧本体203与所述第一凹形板201和第二凹形板202之间,卡扣206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板201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n基础组件,包括与安装件固定连接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且距离所述底座端部预定距离的一组滑动挡板,设置在底座两相对边的一组下挡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两侧的下导轨条;/n弹夹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之间的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与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弹簧本体,设置在弹簧本体与所述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十字弹簧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板两端并位于底座外侧的卡扣,以及设置在第一凹形板凹槽处的把手本体;/n上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上盖本体,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两端且距离两端以设定好距离的一组凹形板两侧导轨条,设置在所述凹形板两侧导轨条之间的多组上导轨条,设置在所述上导轨条之间的上挡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两侧的把手安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7 CN 20192051785071.一种移动电源上的弹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基础组件,包括与安装件固定连接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且距离所述底座端部预定距离的一组滑动挡板,设置在底座两相对边的一组下挡止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两侧的下导轨条;
弹夹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挡板之间的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挡止部与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弹簧本体,设置在弹簧本体与所述第一凹形板和第二凹形板之间的十字弹簧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板两端并位于底座外侧的卡扣,以及设置在第一凹形板凹槽处的把手本体;
上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上盖本体,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两端且距离两端以设定好距离的一组凹形板两侧导轨条,设置在所述凹形板两侧导轨条之间的多组上导轨条,设置在所述上导轨条之间的上挡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龙华张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弘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