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574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转台,由自动转向及角度预选电路、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转换开关、水平、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水平、垂直向电机、水平、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基座、机壳、摇摆座、水平、垂直位置检测器、电源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二级蜗杆、蜗轮减速传动,弹性啮合方式,故噪音极低,体积小巧;可由外部控制回转方向及回转速度,又可实行设定角度范围自动回转的方式;且有角度读数装置;另机内可装电池,又可由外部供电。可连接摄影机、摄像机、照相机、天线等需用转台的仪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台,特别是一种电动转台。现有的电动转台都是采用齿轮传动减速,噪音大,体积也较大,当过载或是外力强扭时易损坏机件;且无按预选角度自动回转的功能,不带回转角度读数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按预选角度自动回转功能,且噪音极低、体积小巧的电动转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包括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转换开关SW1、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水平向电机、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垂直向电机、基座、机壳、摇摆座、水平位置检测器、垂直位置检测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有自动换向及角度预选电路、水平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自动转向及角度预选电路的输出通过转换开关SW1分别送到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及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及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的输出分别送到垂直向电机及水平向电机,水平向电机的输出通过水平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带动基座,垂直向电机的输出通过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带动摇摆座。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包括小蜗杆、大蜗杆、夹板、弹簧垫圈、小蜗杆紧固在垂直向电机的轴上,并与小蜗轮弹性啮合,大蜗杆与小蜗轮同轴相联,并与大蜗轮啮合,大蜗轮与夹板及弹簧垫圈以摩擦传动方式结合,摇臂安装在夹板上。水平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包括小蜗杆、大蜗杆、夹板、弹簧垫圈、小蜗杆装在水平向电机的轴上,并与小蜗轮啮合,大蜗杆与小蜗轮同轴相联,并与大蜗轮啮合,大蜗轮与夹板及弹簧垫圈、主轴以摩擦方式结合,主轴与角度盘连成一体。自动转向及角度预选电路中三极管01的基极与开关SW2的触点③及开关PCb—c的触点④相连,三极管02的基极与SW2的触点⑦及PCb—c的触点⑧相连,01、02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电阻R3、R7与三极管03、04的基极相接,03、04的射极相接,并与转换开关SW1的触点①相接,SW1的触点②与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中开关PCb—b中的触点0相接,PCb—b的触点①与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中集成电路IC2的1脚及开关SW3相接,PCb—b的触点②与三极管04的集电极及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中集成电路IC3的1脚相接,PCb—b的③脚与IC2的4脚及开关SW4相接,PCb—b的④脚与IC2的4脚及三极管03的集成极相接,电位器R9通过电阻R10与集成电路IC1的1脚相接。电源电路中可通过装于机内的直流电池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电源电路的电原理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本技术由自动转向及角度预选电路1、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2、转换开关SW1、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4、水平向电机5、水平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6、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7、垂直向电机8、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9、基座10、机壳11、摇摆座12、水平位置检测器13、垂直位置检测器14、电源电路15等组成。参照图2~图4,三极管01、02、开关PCb—c、SW2等以双稳态方式构成自动换向触发电路,三极管03、04是换向的开关管,SW2可预选自动回转的角度范围。开关PCB—B、PCB—D及其上的元件构成手动控制盒,四个按键分别控制转台上、下、左右四个回转方向。调节取样电阻R9即可改变IC1的输出电压达到调节回转速度的目的。SW1是手动控制与自动回转的转换开关,同时亦是电源开关。IC2是垂直向电机(垂直回转)的伺服电路,当其1脚接高电位时,电机正转,当4脚接高电位时电机反转。开关SW3、SW4是垂直向正反转的限位开关,(即是垂直位置检测器14),当云台垂直向正转到极限位置时,SW3接通,IC2的1脚接低电位,电机不能再正转;电机反转到极限时,SW4接通,不能再反转。IC3是水平向电机(水平回转)的伺服电路,原理与IC2相同,SW3、SW4的作用由开关PCB—C上的+90°,-90°触点及弹簧接触片(图2的20)替代。垂直向电机8轴上紧固有小蜗杆9—1,电机转动时带动与小蜗轮9—1啮合的小蜗轮9—2转动,与小蜗轮9—2同轴相联的大蜗轮9—3亦被带动,与大蜗杆9—3啮合的大蜗轮9—4亦跟随转动;大蜗杆9—4与夹板9—5、9—6、弹簧垫圈9—7以摩擦传动方式结合,安装在夹板9—6上摇臂16的头获得电动,经过两级蜗杆、蜗轮机构减速后的动力,驱动摇摆座12绕轴19作转动,安装在摇摆座12上的物件(如摄影机等)获得俯或仰的运动,(视电机转向而定)。当转到极限位置时,SW3或SW4被接通,电机停转,但可控制其向相反方向转动。水平向电机5带动轴上小蜗杆6—1通过弹性啮合带动小蜗杆6—2转动,与小蜗轮6—2同轴相联的大蜗杆6—3亦被带动,由于大蜗轮6—4与夹板6—5、6—6、弹簧垫圈6—7与主轴17以摩擦离合器方式结合,而主轴17、角度盘18被连成一体由螺丝通过主轴17端部的内螺纹固定在外界的支承物上。电机通过两级减速后要带动大蜗杆6—3转动,势必带动基座10及相连的外壳11连摇摆座12及其装载物体一起绕主轴17转动。从而获得水平方向的回转。在转台水平转动时,固定在基座10上的开关PCB—C相对于固定在角度盘上的弹簧接触片20也在转动,PCb—c上的多对角度触点依次与接触片20相接触,为自动换向电路提供转台的位置信号。当预选的角度触点与接触片20的接触后,01、02的状态被触发反转,03、04随之反转,IC3输出电压也反转,令水平向电机反转。如此反复,实现自动按预选角度范围回转的功能。角度盘18上,刻有角度数值,透过外壳上的透明窗片21可方便检查、读出回转的角度。水平向大蜗杆22、螺钉23、弹簧24使蜗杆与蜗轮以弹性方式啮合,减小空回,减低噪音,提高回转精度。垂直向大蜗杆端部亦设有同样装置。两只大蜗轮9—4、6—4各自都与夹板,弹簧垫圈构成摩擦离合器方式输出动力,避免了负载物太重时损坏电机,同时,亦可在必需时用外力把转台强行旋转至所需角度。本技术有内装电池和外部供电两种供电方式供选择,外供电通过外壳上的插口输入,本机专用的电源适配器可放宽对外电源的适用范围而维持本机性能不变。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转台采用二级蜗杆减速传动,弹性啮合方式,噪音极低,体积小巧,机内可装电池,又可实施外供电方式,可由外部控制回转方向,回转速度,又可实行设定角度范围自动回转的方式。当过载或受外力强扭时,会自动打滑避免损坏机件,有角度读数装置。可连接摄影机、摄像机、照相机、天线、射灯、望远镜等需用转台的仪器、物件。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转台,包括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2、转换开关SW1、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4、水平向电机5、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7、垂直向电机8、基座10、机壳11、摇摆座12、水平位置检测器13、垂直位置检测器14、电源电路15,其特征在于还有自动换向及角度预选电路1、水平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6、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9,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2,自动转向及角度预选电路1的输出通过转换开关SW1分别送到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7及水平向电机伺服电中路4,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转台,包括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2、转换开关SW1、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4、水平向电机5、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7、垂直向电机8、基座10、机壳11、摇摆座12、水平位置检测器13、垂直位置检测器14、电源电路15,其特征在于:还有自动换向及角度预选电路1、水平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6、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9,手动及速度控制电路2,自动转向及角度预选电路1的输出通过转换开关SW1分别送到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7及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4,垂直向电机伺服电路7及水平向电机伺服电路4的输出分别送到垂直向电机8及水平向电机5,水平向电机5的输出通过水平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6带动基座10,垂直向电机8的输出通过垂直向蜗杆、蜗轮传动机构9带动摇罢座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彼特奈尔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常平木万立电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