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51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呈L型的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竖直端侧壁上的背光灯以及两相对设置工作台水平端上表面的遮光板,所述工作台的竖直端且朝向支架的侧壁顶端设有与其水平端长度方向同向的支撑块,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工作台沿其高度方向滑移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块上设有驱动两遮光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调节组件,两所述遮光板之间形成有供背光灯的光源穿过的检测空间;该检测装置可调整两个遮光板之间的距离,以便适配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避免灯光直接照射工作人员的眼睛,检测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Detection device of LC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检测的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屏,英文简称为LCD,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用于电视机及计算机的屏幕显示,该显示屏的优点是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液晶显示屏使用了两片极化材料中的液体水晶溶液,使电流通过该液体时会使水晶重新排列达到成像的目的。液晶显示屏的组装涉及多个工序,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对液晶显示屏检测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对液晶显示屏的检测包括对其透光性能检测,液晶显示屏是否存在点状损坏、线状损坏,以及是否存在异物等方面的检测,目前对液晶显示屏的检测方法是,利用背光灯,工作人员可观察液晶显示屏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但是现有的技术问题中存在以下使用局限性:由于该背光灯的大小尺寸一致,当待检测的液晶显示屏的尺寸小于背光灯的尺寸时,背光灯发出的灯光直接照射在工作人员的眼睛上,工作人员每天需要检测上百个液晶显示屏,且工作人员的眼睛长时间被灯光照射,会形成视觉疲劳,会对工作人员的视力造成影响,影响了检测效果,检测效率低,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其优点是:该检测装置可调整背光灯灯光的照射面积,以便适配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避免灯光直接照射工作人员的眼睛,检测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用于放置液晶显示屏的呈L型的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竖直端侧壁上的背光灯以及两相对设置工作台水平端上表面的遮光板,两所述遮光板的宽度尺寸之和与工作台水平端的长度尺寸一致,两所述遮光板的高度尺寸均与工作台竖直端的高度尺寸一致,所述工作台的竖直端且朝向支架的侧壁顶端设有与其水平端长度方向同向的支撑块,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工作台沿其高度方向滑移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块上设有驱动两遮光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调节组件,两所述遮光板之间形成有供背光灯的光源穿过的检测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升降组件驱动工作台上下升降至合适高度,方便工作人员将待检测液晶显示屏放置在工作台上;其次利用调节组件驱动两个遮光板相互远离至合适位置,使得背光灯的光源通过检测空间穿射出来,工作人员可对液晶显示屏检测;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检测装置,可调整两个遮光板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进而控制了光源穿射出检测空间的照射面积,可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工作人员的眼睛,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范围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两排两两相对的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工作台水平端的下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和底座组合形成的支架,用于支撑工作台,方便工作人员对液晶显示屏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第一电机、转动设置在底座位于空腔内底壁轴心处的第一齿盘、转动设置在底座位于空腔内底壁四角的第二齿盘、分别与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啮合的第三齿盘以及设置在第二齿盘上表面轴心处的螺杆,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延伸至空腔内并与第一齿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远离第二齿盘的一端延伸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立柱的下表面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盘转动,带动第三齿盘转动,进而带动四个第二齿盘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转动,由于螺纹槽与螺杆螺纹配合,使得立柱沿螺杆的长度方向上下滑移,最终实现了将工作台调整至合适高度,以适配工作人员的身高尺寸,方便工作人员将液晶显示屏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对其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的丝杆、与丝杆的两端螺纹配合的滑块螺母以及设置在支撑块端壁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延伸至第一滑槽内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两端设为反向螺纹,两所述滑块螺母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两所述遮光板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滑块螺母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电机驱动丝杆转动,由于第一滑槽对滑块螺母起到限位作用,且丝杆的两端设为反向螺纹,进而两个滑块螺母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两个遮光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至合适位置,以适配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最终实现了对背光灯光源的照射面积的调节,可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工作人员的眼睛,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范围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的水平端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相对的第二滑槽,两所述遮光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在第二滑槽内滑移的滑移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槽和滑移块的配合,提高了两个遮光板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块的侧壁上设有两相对的弹性凸块,所述第二滑槽与其槽口相邻的槽壁设有与弹性凸块相配合的卡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遮光板相互远离至最远距离时,两个弹性凸块卡嵌在卡槽内,使得遮光板稳定在工作台上;弹性凸块和卡槽的配合,对两个遮光板起到定位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滑块螺母的相对侧壁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距离传感器可实时检测两个遮光板之间的距离数值,当距离数值达到设定值时,立即传送信号至PLC控制电路,第二电机停止工作,进而背光灯的光源可通过检测空间的穿过,使得工作人员可对液晶显示屏进行检测,实现了自动化工作,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的水平端侧壁上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分别与距离传感器、第二电机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触摸显示屏,工作人员可将液晶显示屏的长度尺寸输入PLC控制电路中,进而距离传感器接收信号,第二电机工作,当两个遮光板之间的距离数值达到设定值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工作,方便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可避免光源直射工作人员的眼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首先升降组件驱动工作台上下升降至合适高度,方便工作人员将待检测液晶显示屏放置在工作台上;其次利用调节组件驱动两个遮光板相互远离至合适位置,使得背光灯的光源通过检测空间穿射出来,工作人员可对液晶显示屏检测;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检测装置,可调整两个遮光板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进而控制了光源穿射出检测空间的照射面积,可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工作人员的眼睛,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范围广;2、利用第二电机驱动丝杆转动,由于第一滑槽对滑块螺母起到限位作用,且丝杆的两端设为反向螺纹,进而两个滑块螺母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两个遮光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至合适位置,以适配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最终实现了对背光灯光源的照射面积的调节,可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工作人员的眼睛,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范围广;3、利用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放置液晶显示屏的呈L型的工作台(2)、设置在工作台(2)竖直端侧壁上的背光灯(3)以及两相对设置工作台(2)水平端上表面的遮光板(4),两所述遮光板(4)的宽度尺寸之和与工作台(2)水平端的长度尺寸一致,两所述遮光板(4)的高度尺寸均与工作台(2)竖直端的高度尺寸一致,所述工作台(2)的竖直端且朝向支架(1)的侧壁顶端设有与其水平端长度方向同向的支撑块(5),所述支架(1)上设有驱动工作台(2)沿其高度方向滑移的升降组件(6),所述支撑块(5)上设有驱动两遮光板(4)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调节组件(7),两所述遮光板(4)之间形成有供背光灯(3)的光源穿过的检测空间(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放置液晶显示屏的呈L型的工作台(2)、设置在工作台(2)竖直端侧壁上的背光灯(3)以及两相对设置工作台(2)水平端上表面的遮光板(4),两所述遮光板(4)的宽度尺寸之和与工作台(2)水平端的长度尺寸一致,两所述遮光板(4)的高度尺寸均与工作台(2)竖直端的高度尺寸一致,所述工作台(2)的竖直端且朝向支架(1)的侧壁顶端设有与其水平端长度方向同向的支撑块(5),所述支架(1)上设有驱动工作台(2)沿其高度方向滑移的升降组件(6),所述支撑块(5)上设有驱动两遮光板(4)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调节组件(7),两所述遮光板(4)之间形成有供背光灯(3)的光源穿过的检测空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101)以及设置在底座(101)上表面两排两两相对的立柱(102),所述立柱(102)远离底座(101)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工作台(2)水平端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内设有空腔(9),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设置在底座(101)上表面的第一电机(61)、转动设置在底座(101)位于空腔(9)内底壁轴心处的第一齿盘(62)、转动设置在底座(101)位于空腔(9)内底壁四角的第二齿盘(63)、分别与第一齿盘(62)和第二齿盘(63)啮合的若干第三齿盘(64)以及设置在第二齿盘(63)上表面轴心处的螺杆(65),所述第一电机(61)的驱动轴延伸至空腔(9)内并与第一齿盘(6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螺杆(65)远离第二齿盘(63)的一端延伸出底座(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飞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