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045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至少一组支架;每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内均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运行后,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升或下降;还包括吊重物和控制器,所述吊重物通过连接件挂在贯流风叶上,且能够随着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所述控制器与电缸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缸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装置通过利用工作台面上的支架和电缸,带动贯流风叶升降,从而实现对贯流风叶的吊重检测,该检测结果稳定性高,检查过程安全,人力劳动强度低,此外,该检测装置可以安装多组支架,能够实现同时对多根贯流风叶进行吊重检测,检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备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贯流风叶是由单节的小叶片通过贯流风叶焊接机一节一节焊接而成的,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点焊强度不够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可以在贯流风叶的中间位置,进行吊重试验,以检测贯流风叶的强度。在贯流风叶入厂检验时,需要进行断裂试验,而断裂试验是采用吊重装置进行,检测步骤如下:1、将被测贯流风叶安装在左右固定的工装架上,使贯流风叶保持水平状态;2、在风叶与电机轴固定一端的中风轮中部位置挂上吊环,吊环下连接吊箱,用以施加重力;3、在吊箱中陆续放置重物,由于增加重物时,箱子容易晃动,因此需要用手扶住吊箱,直到施加重力至34.5kg(固定拉力值为338N)时,待松手的瞬间用秒表开始记时;4、30s后风叶不被折断,则判定该风叶合格;取下吊箱进行下一次的实验。现有的吊重检测装置存在以下缺点:检测支架过于简陋,支架在过重的吊箱作用下存在变形裂开的安全隐患;由于贯流风叶的固定底座不能调节,导致吊重位置的精确度不高,吊重试验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不具有可靠性;检测过程中,需要测试员添加重物,由于风叶断裂的时间不固定,极有可能在添加重物时,贯流风叶发生断裂,砸伤测试员的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测试完毕后,测试员需要将35kg的重物从风叶上取下来,对员工的劳动强度要求较高,存在体力浪费的缺点;检测过程中人为松手放开吊箱,每次放开的时间和力度随机性大,对测试结果有影响;该检测支架的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只能定性检测风叶强度,不能定量判断风叶质量。可见,现有的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试验效率低下,试验计时不准确,试验数据不具有通用性,不能对其他型号的风叶进行检测试验;并且检测过程中安全性低,员工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至少一组支架;每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于支撑同一个贯流风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内均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用于在运行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升或下降,以带动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吊重物,通过连接件挂在所述贯流风叶上,且能够随着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处于悬空状态或放置在工作台面上;控制器,与所述电缸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缸的运行。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第二支架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可选的,所述工作台面上安装有可移动的滑动导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上,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上。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安全保护装置,用于隔离所述检测装置与人。可选的,所述安全保护装置为安全光幕。可选的,所述吊重物为砝码。可选的,所述支架为两组。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下柜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下方;设置在所述下柜架内的控制柜;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内。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上框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所述至少一组支架、所述吊重物、所述贯流风叶放置在所述上框架内。可选的,所述上框架上设置有:触摸屏、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或,控制按钮;所述触摸屏、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或控制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触摸屏用于录入测试参数,所述电源指示灯用于显示该装置的供电情况,所述运行指示灯用于显示该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按钮用于控制该装置的运行开启和关闭。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至少一组支架;每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于支撑同一个贯流风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内均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用于在运行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升或下降,以带动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吊重物,通过连接件挂在所述贯流风叶上,且能够随着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处于悬空状态或放置在工作台面上;控制器,与所述电缸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缸的运行。本技术所述的检测装置通过利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支架以及电缸,带动贯流风叶自动升降,从而实现了对贯流风叶的吊重检测,该检测结果稳定性高,并且检查过程安全,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此外,该检测装置可以安装多组支架,能够实现同时对多根贯流风叶进行吊重检测,检测效率高,通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实施例一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实施例二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柜;2、下柜架;3、工作台面;4、上框架;5、安全光幕;6、法兰;7、电缸;81、第一支架;82、第二支架;9、触摸屏;10、电源指示灯;11、砝码;12、运行指示灯;13、滑动连接块;14、贯流风叶;15、滑动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实施例一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3;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3上的一组支架;该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81和第二支架82,用于支撑同一个贯流风叶14;所述第一支架81和所述第二支架82内均设置有电缸7,所述电缸7用于在运行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81和所述第二支架82上升或下降,以带动所述贯流风叶14上升或下降;吊重物,通过连接件挂在所述贯流风叶14上,且能够随着所述贯流风叶14上升或下降,处于悬空状态或放置在工作台面3上;控制器,与所述电缸7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缸7的运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81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3上,所述第二支架82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3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81通过法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面;/n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至少一组支架;/n每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于支撑同一个贯流风叶;/n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内均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用于在运行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升或下降,以带动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n吊重物,通过连接件挂在所述贯流风叶上,且能够随着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处于悬空状态或放置在工作台面上;/n控制器,与所述电缸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缸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风叶吊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面;
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至少一组支架;
每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于支撑同一个贯流风叶;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内均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用于在运行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升或下降,以带动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
吊重物,通过连接件挂在所述贯流风叶上,且能够随着所述贯流风叶上升或下降,处于悬空状态或放置在工作台面上;
控制器,与所述电缸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缸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第二支架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安装有可移动的滑动导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上,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祥卫张浩田润龙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