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庆堂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9942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外的风机和控制箱,池体的底部内壁通过减震机构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口固定连通有纳米曝气发生器,纳米曝气发生器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池体内还设有溶解氧测量探头,纳米曝气发生器包括两端分别与水泵输出口和出水管固定连通的通水管,通水管中间部分的管径小于通水管其他部分的管径,通水管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有与通水管管径变化处对应的充气管,通水管位于充气管内对应管径变化处对称开设有两个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证溶解氧浓度在设定范围内,便于人们操作使用。

An intelligent nano a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向水中充氧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在向水中冲氧气时,水管内的水容易流出,需要在增加气压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为水充氧的目的,成本过高,且过于繁琐不便,且在检测溶解氧浓度时,溶解氧浓度在高于或低于设定值范围都需人们不断的去进行调整以保证溶解氧浓度在设定范围内,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溶解氧浓度在高于或低于设定值范围都需人们不断的去进行调整以保证溶解氧浓度在设定范围内,不便于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外的风机和控制箱,所述池体的底部内壁通过减震机构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包括池体(1)、设置在池体(1)外的风机(2)和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减震机构固定连接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出口固定连通有纳米曝气发生器(5),所述纳米曝气发生器(5)远离水泵(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6),所述池体(1)内还设有溶解氧测量探头(7),所述纳米曝气发生器(5)包括两端分别与水泵(4)输出口和出水管(6)固定连通的通水管(8),所述通水管(8)中间部分的管径小于通水管(8)其他部分的管径,所述通水管(8)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有与通水管(8)管径变化处对应的充气管(9),所述充气管(9)的侧壁开设有通过风管与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包括池体(1)、设置在池体(1)外的风机(2)和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减震机构固定连接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出口固定连通有纳米曝气发生器(5),所述纳米曝气发生器(5)远离水泵(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6),所述池体(1)内还设有溶解氧测量探头(7),所述纳米曝气发生器(5)包括两端分别与水泵(4)输出口和出水管(6)固定连通的通水管(8),所述通水管(8)中间部分的管径小于通水管(8)其他部分的管径,所述通水管(8)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有与通水管(8)管径变化处对应的充气管(9),所述充气管(9)的侧壁开设有通过风管与风机(2)固定连通的进风口(10),所述通水管(8)位于充气管(9)内对应管径变化处对称开设有两个气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纳米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池体(1)底部内壁的U形固定板(12),所述U形固定板(12)的水平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滑动连接有齿条(13),所述U形固定板(12)相对一侧的侧壁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根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轴壁固定套接有与齿条(13)啮合的齿轮(15),所述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堂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