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路两栖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水路两栖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溺水事故时,由于车辆的重量,车辆会进水下沉,而且在短时间内驾驶人员常常无法快速进行逃生,容易溺水身亡,而且现有的汽车不能进行涉水活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路两栖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水路两栖车,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水路两栖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四个轮胎上均通过导气管连接有位于轮毂内部的第一充气气囊,导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轮毂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环形排布的螺旋桨叶,所述车体的前端底面和其两侧底面上均安装有浮力机构,所述浮力机构包括底端设有开口的安装筒,安装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缠绕辊,缠绕辊上卷绕有第二充气气囊,且第二充气气囊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辊上,所述安装筒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安装在转轴一端的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传感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水路两栖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四个轮胎(2)上均通过导气管连接有位于轮毂(21)内部的第一充气气囊(3),导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5),所述轮毂(2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环形排布的螺旋桨叶(22),所述车体(1)的前端底面和其两侧底面上均安装有浮力机构(4),所述浮力机构(4)包括底端设有开口的安装筒(41),安装筒(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缠绕辊(43),缠绕辊(43)上卷绕有第二充气气囊(42),且第二充气气囊(42)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辊(43)上,所述安装筒(41)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架(46),固定架(46)的内部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路两栖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四个轮胎(2)上均通过导气管连接有位于轮毂(21)内部的第一充气气囊(3),导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5),所述轮毂(2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环形排布的螺旋桨叶(22),所述车体(1)的前端底面和其两侧底面上均安装有浮力机构(4),所述浮力机构(4)包括底端设有开口的安装筒(41),安装筒(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缠绕辊(43),缠绕辊(43)上卷绕有第二充气气囊(42),且第二充气气囊(42)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辊(43)上,所述安装筒(41)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架(46),固定架(46)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45),驱动电机(45)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44),第一传动齿轮(44)与安装在转轴一端的第二传动齿轮(49)啮合,所述固定架(46)上安装有传感机构,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