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泥练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63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陶工艺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排除空气的陶泥练泥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泥练泥机,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与两并列的分支筒连通,所述分支筒分为挤压段和排料段;所述混料筒内并列设置两螺杆;所述挤压段呈圆台状、且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筒构成;所述两半筒的相对边沿的外壁上设置一条形凸棱,所述两半筒通过穿设在条形凸棱的螺栓构成连接;所述挤压段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并分别与混料筒和排料段螺纹连接;所述挤压段内设置多层网状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穿过半筒的管壁与外界的真空抽气机连通,所述抽气管的管壁设置多个抽气孔,所述抽气管表面设置一层半透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充分排出陶泥中的空气。

A kind of clay scou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泥练泥机
本技术涉及制陶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泥练泥机。
技术介绍
陶泥通常由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制成,陶泥在用于定型烧制之前,需要除去陶泥中的空气,现有技术通常通过挤压的方式来除去陶泥中的空气,位于泥团中心的空气不易排出,导致排除气体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充分排除空气的陶泥练泥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排除空气的陶泥练泥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泥练泥机,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与两并列的分支筒连通,所述分支筒沿物料输送方向分为挤压段和排料段;所述混料筒内并列设置两螺杆,所述螺杆从混料筒的进料端延伸至分支筒的出料端;所述挤压段呈圆台状、且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筒构成;所述两半筒的相对边沿的外壁上设置一条形凸棱,所述两半筒通过穿设在条形凸棱的螺栓构成连接;所述挤压段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并分别与混料筒和排料段螺纹连接;所述挤压段内设置多层网状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穿过半筒的管壁与外界的真空抽气机连通,所述抽气管的管壁设置多个抽气孔,所述抽气管表面设置一层半透膜。优选的,所述两半筒的相对边沿的内壁设置一凹槽,且两半筒的凹槽共同构成一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设置橡胶密封条。优选的,所述两螺杆在挤压段为无螺纹的圆台形状、且圆台粗端朝向混料筒。优选的,所述混料筒的外壁环绕设置一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一端的底部设置进水口、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排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本技术在挤压段设置了网状的抽气管,当陶泥在螺杆的推赶下经过挤压段时,抽气管能分割陶泥,并通过真空抽气机将泥团中心的空气抽出,从而将陶泥内部的空气充分排出,起到良好的除气效果。挤压段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筒组装而成,不仅便于对抽气管进行安装,也便于后期对抽气管进行维护以及更换半透膜。挤压段的两端设置外螺纹,并分别与混料筒和排料段螺纹连接,不仅便于拆装,使后期维护修理更加方便;两个半筒组装成挤压段,再将挤压段的端部通过螺纹卡设在混料筒和排料段的内部,可以使两个半筒的安装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增加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挤压段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一种陶泥练泥机,包括混料筒1,所述混料筒1与两并列的分支筒2连通,所述分支筒2沿物料输送方向分为挤压段3和排料段4;应当理解的是,混料筒1的进料端设置有料斗。所述混料筒1内并列设置两螺杆5,所述螺杆5从混料筒1的进料端延伸至分支筒2的出料端;应当理解的是,两螺杆5位于混料筒1内的一端相互啮合,另一端则各种独立延伸至对应的分支筒2内,螺杆5在混料筒1内部分的直径大于在分支筒2内部分的直径。所述挤压段3呈圆台状、且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筒6构成。所述两半筒6的相对边沿的外壁上设置一条形凸棱7,所述两半筒6通过穿设在条形凸棱7的螺栓构成连接。所述挤压段3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并分别与混料筒1和排料段4螺纹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混料筒1和排料段4均设置有对应的内螺纹用以连接挤压段3,且混料筒1的出料端设置有两个螺纹连接口。所述挤压段3内设置多层网状的抽气管8,所述抽气管8穿过半筒6的管壁与外界的真空抽气机9连通,所述抽气管8的管壁设置多个抽气孔,所述抽气管8表面设置一层半透膜。应当理解的是,半筒6的管壁设置有供抽气管8穿出的通孔,可将抽气管8的穿出部与半筒6的通孔部位焊接以避免挤压段3内的陶泥溢出,空气分子可以从半透膜通过,而陶泥颗粒不能从半透膜通过。下面阐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在挤压段3设置了网状的抽气管8,当陶泥在螺杆5的推赶下经过挤压段3时,抽气管8能分割陶泥,并通过真空抽气机9将泥团中心的空气抽出,从而将陶泥内部的空气充分排出,起到良好的除气效果。挤压段3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筒6组装而成,不仅便于对抽气管8进行安装,也便于后期对抽气管8进行维护以及更换半透膜。挤压段3的两端设置外螺纹,并分别与混料筒1和排料段4螺纹连接,不仅便于拆装,使后期维护修理更加方便;两个半筒6组装成挤压段3,再将挤压段3的端部通过螺纹卡设在混料筒1和排料段4的内部,可以使两个半筒6的安装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增加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半筒6的相对边沿的内壁设置一凹槽,且两半筒6的凹槽共同构成一燕尾槽10,所述燕尾槽10内设置橡胶密封条11。应当理解的是,在组装挤压段3时,先将橡胶密封条11放入下方半筒6的凹槽内,再将两个半筒6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将橡胶密封条11设置在燕尾槽10内,密封条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陶泥从两半筒6之间的缝隙溢出。进一步地,所述两螺杆5在挤压段3为无螺纹的圆台形状、且圆台粗端朝向混料筒1。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筒1的外壁环绕设置一冷却室12,所述冷却室12一端的底部设置进水口、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排水口。应当理解的是,冷却水从冷却室12底部的进水口注入,从冷却室12顶部的排水口排出,可以有效带走混料筒1内的热量,避免混料筒1内陶泥的温度过高,从而有效避免陶泥出现脱水分层现象。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泥练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筒(1),所述混料筒(1)与两并列的分支筒(2)连通,所述分支筒(2)沿物料输送方向分为挤压段(3)和排料段(4);所述混料筒(1)内并列设置两螺杆(5),所述螺杆(5)从混料筒(1)的进料端延伸至分支筒(2)的出料端;所述挤压段(3)呈圆台状、且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筒(6)构成;所述两半筒(6)的相对边沿的外壁上设置一条形凸棱(7),所述两半筒(6)通过穿设在条形凸棱(7)的螺栓构成连接;所述挤压段(3)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并分别与混料筒(1)和排料段(4)螺纹连接;所述挤压段(3)内设置多层网状的抽气管(8),所述抽气管(8)穿过半筒(6)的管壁与外界的真空抽气机(9)连通,所述抽气管(8)的管壁设置多个抽气孔,所述抽气管(8)表面设置一层半透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泥练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筒(1),所述混料筒(1)与两并列的分支筒(2)连通,所述分支筒(2)沿物料输送方向分为挤压段(3)和排料段(4);所述混料筒(1)内并列设置两螺杆(5),所述螺杆(5)从混料筒(1)的进料端延伸至分支筒(2)的出料端;所述挤压段(3)呈圆台状、且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筒(6)构成;所述两半筒(6)的相对边沿的外壁上设置一条形凸棱(7),所述两半筒(6)通过穿设在条形凸棱(7)的螺栓构成连接;所述挤压段(3)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并分别与混料筒(1)和排料段(4)螺纹连接;所述挤压段(3)内设置多层网状的抽气管(8),所述抽气管(8)穿过半筒(6)的管壁与外界的真空抽气机(9)连通,所述抽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