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59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旋转组件;所述左右移动组件,包括底板、第一丝杆、第一滑移块,所述底板顶面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且左右设置的长形方口,所述方口的左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方口的右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搬运机器人,通过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及旋转组件的设置,可实现第一抓手及第二抓手多方位的运功,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上下移动组件可将货物螺到多层,旋转组件了使货物铺满底板,使一次可搬运更多的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搬运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搬运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运货是各个行业不可缺少的过程,人工搬运货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现在的仓储物流、机械加工车间毛坯加工成零件的搬运动作非常频繁,利用人工搬运货物生产成本很高,劳动强度非常大。有一些地方因温度高、湿度大、腐蚀性强、危险性大的物件采用人工搬运货物,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一些生产加工速度快、重复动作频率高、边角余料又锋利,采用人工搬运更是不行的。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既经济,又可随时搬运,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使用安全、维护简便,功能齐全、适应性强,故障少、使用寿命长的自动搬运机械。为此,设计一种搬运机器人,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旋转组件;所述前后移动组件,包括底板、第一丝杆、第一滑移块,所述底板顶面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且左右设置的长形方口,所述方口的左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方口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滑移块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所述第一滑移块的宽度与所述方口的宽度相同,避免所述第一滑移块左右运动时发生前后晃动;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滑移板、圆杆,所述滑移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滑移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板的前面设有前后贯穿的缺口,所述缺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圆杆连接,所述圆杆竖直设置且圆杆的顶面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上下移动组件包括竖杆、第二丝杆,所述竖杆左侧面与所述连接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右侧面设有方槽,所述竖杆的顶面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丝杆的下端配合在所述方槽的底面上,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块配合,所述第二滑块的宽度与所述方槽的宽度相同,避免所述第二滑块上下运动时繁盛前后晃动;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抓手连接块、第二抓手连接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的后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的前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有第四丝杆,所述第四丝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挡板配合;所述第一挡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挡板配合;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间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导轨,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与所述导轨、第三丝杆及第四丝杆配合,且第一抓手连接块与所述第四丝杆配合方式为螺纹配合,当第四丝杆转动时可带动第一抓手连接块前后运动,所述导轨及所述第三丝杆可保持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稳定;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与所述导轨、第三丝杆及第四丝杆配合,且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与所述第三丝杆配合方式为螺纹配合,所述第三丝杆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前后运动;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的前方,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抓手,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抓手。进一步,所述滑移板的顶面设有环形槽。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直径与所述环形槽的宽度相同,所述支撑柱的下端插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支撑柱可绕环形槽转动,保持支杆的稳定。进一步,所述底板底面设有滚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搬运机器人,通过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及旋转组件的设置,可实现第一抓手及第二抓手多方位的运功,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上下移动组件可将货物螺到多层,旋转组件了使货物铺满底板,使一次可搬运更多的货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滑移盘与第一滑移块连接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夹持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隔块;3-第一电机;4-第一丝杆;5-滑移板;6-环形槽;7-圆杆;8-支杆;9-连接杆;10-支撑柱;11-竖杆;12-方槽;13-第二丝杆;14-第二电机;15-连接板;16-导轨;17-第三丝杆;18-第四丝杆;19-第三电机;20-第四电机;21-第一抓手连接块;22-第二抓手连接块;23-第一抓手;24-第二抓手;25-滚轮;26-第五电机;27-第一滑移块;28-第二滑移块;29-第一挡板;30-第二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旋转组件;所述前后移动组件,包括底板1、第一丝杆4、第一滑移块27,所述底板1顶面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且左右设置的长形方口,所述方口的左侧固定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的另一端安装在方口的右侧面上;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滑移块27与所述第一丝杆4配合,所述第一滑移块27的宽度与所述方口的宽度相同,避免所述第一滑移块27左右运动时发生前后晃动;如图1、图3所示,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滑移板5、圆杆7,所述滑移板5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滑移块27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板5的前面设有前后贯穿的缺口,所述缺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26,所述第五电机26通过联轴器与圆杆7连接,所述圆杆7竖直设置且圆杆7的顶面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杆8,所述支杆8的顶面固定有连接杆9;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上下移动组件包括竖杆11、第二丝杆13,所述竖杆11左侧面与所述连接杆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右侧面设有方槽12,所述竖杆11的顶面固定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杆13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3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丝杆13的下端配合在所述方槽12的底面上,所述第二丝杆13与第二滑块28配合,所述第二滑块28的宽度与所述方槽12的宽度相同,避免所述第二滑块28上下运动时繁盛前后晃动;如图1、图4所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15、第一抓手连接块21、第二抓手连接块22,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第二滑块2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5的右侧面的后端设有第一挡板29,所述连接板15的右侧面的前端设有第二挡板30,所述第二挡板30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20,所述第四电机20连接有第四丝杆18,所述第四丝杆18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挡板29配合;所述第一挡板2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9,所述第三电机19连接有第三丝杆17,所述第三丝杆17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挡板30配合;位于所述第一挡板29与第二挡板30间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导轨16,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21与所述导轨16、第三丝杆17及第四丝杆18配合,且第一抓手连接块21与所述第四丝杆18配合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组件,包括底板(1)、第一丝杆(4)、第一滑移块(27),所述底板(1)顶面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且左右设置的长形方口,所述方口的左侧固定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的另一端安装在方口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滑移块(27)与所述第一丝杆(4)配合,所述第一滑移块(27)的宽度与所述方口的宽度相同;/n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滑移板(5)、圆杆(7),所述滑移板(5)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滑移块(27)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板(5)的前面设有前后贯穿的缺口,所述缺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26),所述第五电机(26)通过联轴器与圆杆(7)连接,所述圆杆(7)竖直设置且圆杆(7)的顶面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杆(8),所述支杆(8)的顶面固定有连接杆(9);/n所述上下移动组件包括竖杆(11)、第二丝杆(13),所述竖杆(11)左侧面与所述连接杆(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右侧面设有方槽(12),所述竖杆(11)的顶面固定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杆(13)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3)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丝杆(13)的下端配合在所述方槽(12)的底面上,所述第二丝杆(13)与第二滑块(28)配合,所述第二滑块(28)的宽度与所述方槽(12)的宽度相同;/n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15)、第一抓手连接块(21)、第二抓手连接块(22),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第二滑块(2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5)的右侧面的后端设有第一挡板(29),所述连接板(15)的右侧面的前端设有第二挡板(30),所述第二挡板(30)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20),所述第四电机(20)连接有第四丝杆(18),所述第四丝杆(18)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挡板(29)配合;/n所述第一挡板(2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9),所述第三电机(19)连接有第三丝杆(17),所述第三丝杆(17)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挡板(30)配合;/n位于所述第一挡板(29)与第二挡板(30)间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导轨(16),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21)与所述导轨(16)、第三丝杆(17)及第四丝杆(18)配合,且第一抓手连接块(21)与所述第四丝杆(18)配合方式为螺纹配合;/n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22)与所述导轨(16)、第三丝杆(17)及第四丝杆(18)配合,且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22)与所述第三丝杆(17)配合方式为螺纹配合;/n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21)位于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22)的前方,所述第一抓手连接块(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抓手(23),所述第二抓手连接块(2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抓手(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夹持组件、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组件,包括底板(1)、第一丝杆(4)、第一滑移块(27),所述底板(1)顶面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穿且左右设置的长形方口,所述方口的左侧固定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的另一端安装在方口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滑移块(27)与所述第一丝杆(4)配合,所述第一滑移块(27)的宽度与所述方口的宽度相同;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滑移板(5)、圆杆(7),所述滑移板(5)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滑移块(27)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板(5)的前面设有前后贯穿的缺口,所述缺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26),所述第五电机(26)通过联轴器与圆杆(7)连接,所述圆杆(7)竖直设置且圆杆(7)的顶面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杆(8),所述支杆(8)的顶面固定有连接杆(9);
所述上下移动组件包括竖杆(11)、第二丝杆(13),所述竖杆(11)左侧面与所述连接杆(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右侧面设有方槽(12),所述竖杆(11)的顶面固定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杆(13)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3)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丝杆(13)的下端配合在所述方槽(12)的底面上,所述第二丝杆(13)与第二滑块(28)配合,所述第二滑块(28)的宽度与所述方槽(12)的宽度相同;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15)、第一抓手连接块(21)、第二抓手连接块(22),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第二滑块(28)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亚通博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