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945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其包括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轧机、集油槽、循环泵、油桶、喷油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轧机的两侧沿轧机输送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轧机与第一卷筒之间设有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轧机与第二卷筒之间设有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两个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之间下方设有集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刮油装置对轧制完成后的取向硅钢极薄带表面残留的油脂润滑剂进行去除并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小了后续碱洗工序的用碱量和用水量,降低了碱洗工序的工作量,除油效果好,同时实现了润滑油的重复回收利用,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An oil scraping and recovery system of oriented silicon steel ultra thin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钢带的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取向硅钢作为变压器制造中所必须使用的芯体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硅钢在轧制过程中,通常要使用多种油脂(如天然油脂、合成油脂等)组成的乳化液对轧制的钢板进行润滑和冷却,油脂润滑剂在钢板轧制完成后会在带钢表面残留,在对带钢进行退火前,必须将这层油污除去,以防止这层油污退火时在带钢表面碳化而出现渗碳现象,形成碳质污斑,影响取向硅钢极薄带在后续工艺进行涂漆或其它加工处理时的性能和质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碱溶液对取向硅钢极薄带进行清洗以去除其表面的油脂,接着再用水对取向硅钢极薄带进行清洗将碱溶液冲洗掉。但是由于取向硅钢极薄带上携带的油脂多,造成碱洗工人工作量大,碱的用量大,用水量也大,清洗成本高,此外在轧制过程中大量的润滑油附着在取向硅钢极薄带的表面,该部分润滑油还可以使用,将该部分润滑油直接用碱液洗掉,既增加了润滑油消耗量,又对后续碱洗工序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去除并回收利用取向硅钢极薄带上携带的油脂,减轻后续清洗工序工作量的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装置。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其包括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轧机、集油槽、循环泵、油桶、喷油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所述轧机的两侧沿所述轧机输送方向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所述轧机与所述第一卷筒之间设有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所述轧机与所述第二卷筒之间设有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两个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之间下方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油桶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桶的出口与所述喷油嘴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喷油嘴对称分布在取向硅钢极薄带的两侧,且对准所述轧机的工作辊和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相切处。进一步的,所述集油槽的上方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边缘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网两侧的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的固定架与所述轧机的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固定架、下固定板、上刮油板和下刮油板;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所述上刮油板、所述下刮油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上螺接有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螺栓,所述高度调节螺栓贯穿所述下固定板,并向上延伸至所述下刮油板的底面下方;所述上刮油板和所述下刮油板上均开设有至少1个长条形孔,每个所述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的行进方向垂直;每个所述长条形孔中插设有所述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长条形孔,并与所述固定架螺接;所述上刮油板的底部固定设有上刮油胶条,所述下刮油板的顶部设有下刮油胶条,所述上刮油胶条与所述下刮油胶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上刮油胶条与所述下刮油胶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的行进方向垂直。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刮油板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同侧,且置于所述上刮油板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上螺接有至少一个压力调节螺栓,所述压力调节螺栓贯穿所述上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上刮油板的顶面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上刮油板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有拉杆。进一步的,所述上刮油板的底部开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内固定设有所述上刮油胶条,且所述上刮油胶条的底部凸出在所述上凹槽外部;所述下刮油板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固定设有所述下刮油胶条,且所述下刮油胶条的顶部凸出在所述下凹槽外部。进一步的,所述上刮油胶条与所述下刮油胶条结构相同,均为空心胶筒,所述空心胶筒的表面设有若干锯齿。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采用刮油装置对轧制完成后的取向硅钢极薄带表面残留的油脂润滑剂进行去除并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小了后续碱洗工序的用碱量和用水量,减轻了碱洗工序的工作量,除油效果好,同时实现了润滑油的重复回收利用,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2)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通过设置高度调节螺栓、压力调节螺栓、压紧螺栓、拉杆以及长条形孔,可以实现对上刮油板和下刮油板之间的间隙调节,使上刮油胶条及下刮油胶条与取向硅钢极薄带紧密均匀接触,达到去除取向硅钢极薄带表面残留润滑油的目的,此外,采用材质为硅胶的胶条,将胶筒设置为空心结构,保证了胶条的弹性较好,避免在刮油过程中将取向硅钢极薄带表面刮出印痕,空心胶筒的表面设有若干锯齿的结构能保证胶条与取向硅钢极薄带贴合部位的应力分布均匀。当刮油胶条的一个工作面磨损以后,可以将其从凹槽中取出,旋转一定角度后再将其固定到凹槽内继续使用,节省了刮油胶条的使用量,经济性好;(3)在轧机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了一个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一备一用,其中一个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发生故障或更换刮油胶条时,另一个可以投入使用,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其中: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1、底座1.1、固定架1.2、上固定板1.3、下固定板1.4、上刮油板1.5、下刮油板1.6、长条形孔1.7、压紧螺栓1.8、压力调节螺栓1.9、高度调节螺栓1.10、上刮油胶条1.11、下刮油胶条1.12、胶筒1.111、拉杆1.13、轧机2、第一卷筒3、第二卷筒4、集油槽5、循环泵6、油桶7、喷油嘴8、滤网9、取向硅钢极薄带1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1、轧机2、集油槽5、循环泵6、油桶7、喷油嘴8、第一卷筒3、第二卷筒4;轧机2的两侧沿轧机2输送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卷筒3和第二卷筒4;轧机2与第一卷筒3之间设有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1;轧机2与第二卷筒4之间设有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1;两个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1之间下方设有集油槽5;集油槽5内设有循环泵6,循环泵6的出口与油桶7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油桶7的出口与喷油嘴8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使用,喷油嘴8对称分布在取向硅钢极薄带10的两侧,且对准轧机2的工作辊和取向硅钢极薄带10相切处。在轧机2轧制的过程中,由喷油嘴8对轧机2的工作辊和取向硅钢极薄带10相切处喷洒润滑油,对轧机2的工作辊和取向硅钢极薄带10充分润滑、冷却,以提高取向硅钢极薄带10的表面质量。集油槽5的上方设有滤网9,滤网9的两侧边缘分别固定在滤网9两侧的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1的固定架1.2与轧机2的壳体上。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1包括底座1.1、固定架1.2、下固定板1.4、上刮油板1.5和下刮油板1.6;底座1.1上方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轧机、集油槽、循环泵、油桶、喷油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n所述轧机的两侧沿所述轧机输送方向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所述轧机与所述第一卷筒之间设有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所述轧机与所述第二卷筒之间设有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两个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之间下方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油桶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桶的出口与所述喷油嘴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喷油嘴对称分布在取向硅钢极薄带的两侧,且对准所述轧机的工作辊和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相切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轧机、集油槽、循环泵、油桶、喷油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
所述轧机的两侧沿所述轧机输送方向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所述轧机与所述第一卷筒之间设有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所述轧机与所述第二卷筒之间设有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两个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之间下方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油桶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桶的出口与所述喷油嘴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喷油嘴对称分布在取向硅钢极薄带的两侧,且对准所述轧机的工作辊和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相切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的上方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边缘分别固定在所述滤网两侧的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的固定架与所述轧机的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刮油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硅钢极薄带刮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固定架、下固定板、上刮油板和下刮油板;
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所述上刮油板、所述下刮油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所述下固定板上螺接有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螺栓,所述高度调节螺栓贯穿所述下固定板,并向上延伸至所述下刮油板的底面下方;
所述上刮油板和所述下刮油板上均开设有至少1个长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政白春玉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慧宇硅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