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42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经带筛孔的筛板分隔成上筛分腔与下筛分腔,所述上筛分腔上连接有废料输出管,所述下筛分腔上连接有细石灰输出管,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还设有一上宽下窄的漏斗,漏斗的底端出口通往废料输出管,漏斗的顶端入口旁侧设有第一风扇,漏斗的入口正上方设有位于壳体上的进料管。该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的结构简单。

A machine for Quicklime fil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
技术介绍
干法脱硫作为烟气脱硫的主要工艺之一,具有投资低、占地少、节水、节能、没有废水排放等优点。干法脱硫工艺的主要构筑物有吸收剂仓、吸收塔、布袋除尘器等,脱硫通常采用消石灰做吸收剂,吸收剂储存于吸收剂仓内。一部分脱硫厂家使用的消石灰由外购生石灰在厂区消化站消化后送到吸收剂仓储存,再根据每套脱硫装置需要加入到吸收塔内。一部分厂家直接外购消石灰或电石渣作为干法脱硫吸收剂。部分脱硫使用厂家受限于吸收剂来源或者出于成本考虑等的因素,大部分脱硫使用低于干法脱硫品质要求的吸收剂,往往低品质的吸收剂掺杂较多的粗颗粒杂质。除此之外,脱硫厂家意识不到低品质吸收剂对干法脱硫设备的危害。吸收剂的品质不仅影响烟气脱硫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吸收塔的使用寿命,导致整个脱硫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增加,因此保证源头吸收塔品质要求是干法脱硫工艺的必要条件之一。综合考虑中国国内部分脱硫厂家使用低品质吸收剂的现象,需要优化吸收剂源头工艺设备,增加吸收剂仓前初筛分装置,以分离粗细的吸收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经带筛孔的筛板分隔成上筛分腔与下筛分腔,所述上筛分腔上连接有废料输出管,所述下筛分腔上连接有细石灰输出管,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还设有一上宽下窄的漏斗,漏斗的底端出口通往废料输出管,漏斗的顶端入口旁侧设有第一风扇,漏斗的入口正上方设有位于壳体上的进料管。优选的,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水平固设有一阻隔板,阻隔板上开设有一通口,漏斗的入口安装在该通口上,阻隔板与壳体的内顶部之间形成风室,第一风扇位于风室的右端,风室的左端为与上筛分腔的腔底相连通的敞口。优选的,所述风室的左端设有一端部固设在阻隔板上的斜板,斜板自右往左朝下倾斜,斜板的底端与筛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废料输出管位于上筛分腔的右端腔底,漏斗自左往右朝下倾斜且出口延伸入废料输出管内。优选的,所述筛板自左往右朝下倾斜,筛板上均布有若干个筛孔,所述下筛分腔在筛板的下方固设有导料板,导料板与筛板平行,导料板与筛板之间形成导料室,细石灰输出管位于导料室的右端。优选的,所述导料室内部的左端固设有一导风板,导风板垂直于筛板与导料板,导风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导风孔,导风孔的轴线与导料板、筛板平行,导料室内部在导风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二风扇,第二风扇的中轴线与导风孔平行,壳体在导料室的左侧开设有通风孔。优选的,所述筛孔的下边沿在朝向导风板的一侧均固设有自左往右朝下倾斜的挡风片,挡风片的高度为导料室高度的十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细石灰输出管的出料端连接有一竖直的中空管,中空管的内管底设有朝上吹风的第三风扇,第三风扇的上方设有位于中空管内部的竖直绞龙,绞龙经位于中空管外顶部的电机驱动旋转,中空管的顶部外周设置有出料管。优选的,所述第三风扇上方的中空管内部固设有一转接板,绞龙的主轴底端安装在该转接板上,绞龙的主轴顶端安装在中空管顶部端面,转接板的长度、宽度均小于中空管的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的结构简单,能够对生石灰(吸收剂)进行筛分,使细石灰被筛分出来,继而为后续的脱硫工艺提供品质保障。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3所示,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部经带筛孔2的筛板3分隔成上筛分腔4与下筛分腔5,所述上筛分腔上连接有废料输出管6,所述下筛分腔上连接有细石灰输出管7,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还设有一上宽下窄的漏斗8,漏斗的底端出口通往废料输出管,漏斗的顶端入口旁侧设有第一风扇9,漏斗的入口正上方设有位于壳体上的进料管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水平固设有一阻隔板11,阻隔板上开设有一通口,漏斗的入口安装在该通口上,阻隔板与壳体的内顶部之间形成风室12,第一风扇位于风室的右端,风室的左端为与上筛分腔的腔底相连通的敞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风室的左端设有一端部固设在阻隔板上的斜板13,斜板自右往左朝下倾斜,斜板的底端与筛板之间具有间隙14;所述废料输出管位于上筛分腔的右端腔底,漏斗自左往右朝下倾斜且出口延伸入废料输出管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筛板自左往右朝下倾斜,筛板上均布有若干个筛孔,所述下筛分腔在筛板的下方固设有导料板15,导料板与筛板平行,导料板与筛板之间形成导料室16,细石灰输出管位于导料室的右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导料室内部的左端固设有一导风板17,导风板垂直于筛板与导料板,导风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导风孔18,导风孔的轴线与导料板、筛板平行,导料室内部在导风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二风扇19,第二风扇的中轴线与导风孔平行,壳体在导料室的左侧开设有通风孔20;导风孔用于引导气流,使气流尽量平行于筛板、导料板,使得气流差效果达到理想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筛孔的下边沿在朝向导风板的一侧均固设有自左往右朝下倾斜的挡风片21,挡风片的高度为导料室高度的十分之一,第二风扇吹风时,挡风片能够挡风,使刚刚沿筛孔落下的小颗粒不会瞬间被倒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细石灰输出管的出料端连接有一竖直的中空管22,中空管的内管底设有朝上吹风的第三风扇23,第三风扇的上方设有位于中空管内部的竖直绞龙24,绞龙经位于中空管外顶部的电机25驱动旋转,中空管的顶部外周设置有出料管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扇上方的中空管内部固设有一转接板27,绞龙的主轴底端安装在该转接板上,绞龙的主轴顶端安装在中空管顶部端面,转接板的长度、宽度均小于中空管的内径。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的工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未经处理的生石灰从进料管自由落下进入风室,通过第一风扇进行平抛原理过滤明显筛选出大颗粒与小颗粒,大颗粒较重平抛水平距离小从漏斗进入废料输出管,小颗粒较轻沿风室左端敞口进入筛板:(2)第二风扇吹风,在伯努利原理下,由于筛孔下的风力造成的压强,导致一定范围内的更小颗粒在压强差作用下压入筛孔中,并从导料室进入细石灰输出管,未落入导料室的小颗粒进入废料输出管;(3)第三风扇向上吹风,同时绞龙高速旋转,更小颗粒(细石灰)沿细石灰输出管进入中空管,被第三风扇往上吹,高速旋转的绞龙使细石灰做离心运动,最后从出料管排出至下一工序。下一工序为吸收剂仓。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风扇进行平抛主要应用了扬场机原理,风扇吹风使重量不一样的石灰分离,在风力的作用下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经带筛孔的筛板分隔成上筛分腔与下筛分腔,所述上筛分腔上连接有废料输出管,所述下筛分腔上连接有细石灰输出管,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还设有一上宽下窄的漏斗,漏斗的底端出口通往废料输出管,漏斗的顶端入口旁侧设有第一风扇,漏斗的入口正上方设有位于壳体上的进料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经带筛孔的筛板分隔成上筛分腔与下筛分腔,所述上筛分腔上连接有废料输出管,所述下筛分腔上连接有细石灰输出管,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还设有一上宽下窄的漏斗,漏斗的底端出口通往废料输出管,漏斗的顶端入口旁侧设有第一风扇,漏斗的入口正上方设有位于壳体上的进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筛分腔的内部水平固设有一阻隔板,阻隔板上开设有一通口,漏斗的入口安装在该通口上,阻隔板与壳体的内顶部之间形成风室,第一风扇位于风室的右端,风室的左端为与上筛分腔的腔底相连通的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的左端设有一端部固设在阻隔板上的斜板,斜板自右往左朝下倾斜,斜板的底端与筛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废料输出管位于上筛分腔的右端腔底,漏斗自左往右朝下倾斜且出口延伸入废料输出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石灰过滤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自左往右朝下倾斜,筛板上均布有若干个筛孔,所述下筛分腔在筛板的下方固设有导料板,导料板与筛板平行,导料板与筛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詹长强杜仕豪荣浩陈焱韬朱海彤邱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