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吸附抽提生产Ⅱ类基础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32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吸附抽提生产Ⅱ类基础油装置,该装置基于若干个设有进油口、出油口、通气口、进料口和排渣口的吸附罐,该装置由多级吸附系统、吹脱进料系统和排渣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去除I类基础油中的芳香烃、胶质以及含N、O、S、Cl、P等有机化合物,制得的Ⅱ类基础油中饱和烃的含量能达到99.5%以上,相对于传统加氢工艺,基础油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在某个吸附罐进行吹脱、排渣和进料的过程中,本装置的另外的吸附罐仍能正常运行,且备用吸附罐的并入使得总吸附次(级)数不会减少,由此保证了同样的吸附效率;装置操作方便,安全性、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吸附抽提生产Ⅱ类基础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吸附抽提生产Ⅱ类基础油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其中,I类基础油是指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在性能上受到限制;Ⅱ类基础油是指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Ⅱ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超过90%,黏度指数为90-120,氧化安定性时长大于220min,抗乳化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相对的Ⅱ类基础油的价格也较贵。目前的生产技术中,可以将I类基础油中通过加氢工艺得到再生Ⅱ类基础油,但是加氢工艺存在成本高、设备投姿大、生产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吸附抽提生产Ⅱ类基础油装置,该装置基于若干个设有进油口、出油口、通气口、进料口和排渣口的吸附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多级吸附系统、吹脱进料系统和排渣系统组成;/n所述多级吸附系统包括一根总进油管(1)、若干根分进油管(2)、若干个分级吸附罐(3)、一个备用吸附罐(4)、一根总出油管(5)、若干根分出油管(6)、若干根中间管(7)以及一根回流管(8),其中所述分级吸附罐(3)和备用吸附罐(4)前后依次排列,所述分进油管(2)将每个分级吸附罐(3)以及备用吸附罐(4)的进油口与总进油管(1)前后依次连通,所述分出油管(6)将每个分级吸附罐(3)以及备用吸附罐(4)的出油口与总出油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吸附抽提生产Ⅱ类基础油装置,该装置基于若干个设有进油口、出油口、通气口、进料口和排渣口的吸附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多级吸附系统、吹脱进料系统和排渣系统组成;
所述多级吸附系统包括一根总进油管(1)、若干根分进油管(2)、若干个分级吸附罐(3)、一个备用吸附罐(4)、一根总出油管(5)、若干根分出油管(6)、若干根中间管(7)以及一根回流管(8),其中所述分级吸附罐(3)和备用吸附罐(4)前后依次排列,所述分进油管(2)将每个分级吸附罐(3)以及备用吸附罐(4)的进油口与总进油管(1)前后依次连通,所述分出油管(6)将每个分级吸附罐(3)以及备用吸附罐(4)的出油口与总出油管(5)连通,所述中间管(7)将前一个分级吸附罐(3)上的分出油管(6)与后一个分级吸附罐(3)或备用吸附罐(4)上的分进油管(2)连通,所述回流管(8)将备用吸附罐(4)的分出油管(6)与最前端分级吸附罐(3)上的分进油管(2)连通;
所述吹脱进料系统包括一个气泵(9)、一根总通气管(10)、若干根分通气管(11)、一根总积液管(12)、若干根分积液管(13)以及袋装吸附剂(14),所述气泵(9)设在总通气管(10)的端头,所述分通气管(11)将每个分级吸附罐(3)以及备用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孚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