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少麟专利>正文

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25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按摩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框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到支承框架上;以及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驱动装置,并且按摩组件的内部形成腔室且按摩介质填充在腔室内,其中按摩装置还包括液变装置,液变装置控制按摩介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逆变化,当按摩介质处于第一状态时,按摩介质为具有第一粘性的液态,当按摩介质处于第二状态时,按摩介质为具有高于第一粘性的第二粘性的液态或为固态。该按摩装置可有利地提高按摩安全性,改善按摩效果。

Mass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过按摩进行保健和物理治疗的
,尤其涉及一种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具体保健功能的按摩设备,如按摩椅、按摩浴缸、按摩脚盆等产品。这些按摩装置在舒缓压力,缓解疲劳等方面的效果显著。目前市场上已知的按摩装置可分两大类,一种通过诸如滚轮之类机械构造(如图1A所示)的移动或摆动来进行按摩,另一种则借助于囊体之类的构件通过流体流动来实现按摩动作。诸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CN107307982A和CN107307969A、中国专利公开CN104473748B和CN101002712B中公开了现有的一些按摩装置。一些腰部不适或疼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表面上的肌腱劳损,而是骨与骨之间存在轻微的错位或骨存在磨损,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保持一个动作或突然过度用力做出一些动作而引起的,如图1B和图1C所示。使用现有的按摩装置只能短时间缓解不适或疼痛,但并不能有实质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如图1A所示滚轮式的按摩结构,采用马达带动滚轮的机械结构,曾经发生过意外,因为操作失灵而导致坚硬的机械结构紧夹着用户的身体而造成伤害;使用充气式结构相对较安全,但亦会因为气阀失灵而导致气囊紧夹着使用者的身体而造成伤害。因此,仍需对现有的按摩装置作进一步地改进,以避免按摩动作过程中任何可能的意外发生。同时,还希望按摩装置能够更深层地作用到人体不适部位,改善按摩带来的物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按摩装置的舒适性、安全性并实现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物理治疗,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框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到支承框架上;以及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驱动装置,并且按摩组件的内部形成腔室且按摩介质填充在腔室内,其中按摩装置还包括液变装置,液变装置控制按摩介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逆变化,当按摩介质处于第一状态时,按摩介质为具有第一粘性的液态,当按摩介质处于第二状态时,按摩介质为具有高于第一粘性的第二粘性的液态或为固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按摩介质包括电流变液,并且液变装置包括电流控制器和电极,电极布置成向电流变液施加电场,而电场控制器构造成控制通过电极施加的电场的大小。或者,按摩介质包括磁流变液,磁极设置成将可变磁场施加到按摩介质,而磁场控制器构造成控制通过磁极施加的磁场的大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按摩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体构成,该至少一部分的外部轮廓能够随着按摩介质的形态变化而变化。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驱动装置包括致动器,致动器选自气动装置、电动机、电动油压泵和电动充气装置中一种。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驱动装置还包括致动器相连的推杆,致动器可操作使推杆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按摩组件连接到推杆并随着推杆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按摩组件包括在驱动装置远侧的按摩头部、中间部和在驱动装置近侧的后端部,按摩头部由弹性体材料制成,按摩头部和后端部分别密封连接到中间部的两侧形成腔室。较佳地,支承框架上设有窗口部,按摩组件穿过窗口部并且中间部由支承框架支承。后端部由弹性体材料制成,驱动装置具有的可伸缩推杆的一端连接到后端部。液变装置的电极较佳地设置在中间部上并且穿过中间部与腔室内的按摩介质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致动器操作推杆处于缩回位置时,液变装置设置成使按摩介质处于第一状态,当致动器操作推杆处于延伸位置时,液变装置设置成使按摩介质处于第二状态。采用根据本技术的按摩装置,按摩组件借助于其中的智能流体在使用中实现两个不同的状态:一个是较柔软的、可变形的状态和另一个是较硬的、基本不可变形的状态;并且这两个状态可在按摩过程中循环出现。因此,按摩组件接触人体的那个部分可以自变形到与按摩部位最贴合的轮廓,避免按摩损伤,同时达到深层按摩的效果,明显提升物理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A为示出现有技术的滚轮式按摩装置的示意图。图1B为由于长时间的姿势不正确而引起的肌腱损伤的示意图。图1C为由于运动或物理扭伤引起的肌腱损伤的示意图。图2A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的立体图,其中按摩组件内的介质处于流体状态。图2B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的正视图,其中按摩组件内的介质处于流体状态。图3A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的立体图,其中按摩组件内介质处于固体状态。图3B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的正视图,其中按摩组件内介质处于固体状态。图4A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的按摩组件处于缩回位置、按摩头部与人体接触时的示意图,其中按摩组件内介质处于液态。图4B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的按摩组件处于延伸位置、按摩头部与人体接触时的示意图,其中按摩组件内介质处于固体状态。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的框架的立体图。图7A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其中推杆处于缩回位置。图7B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其中推杆处于延伸位置。图8A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的按摩组件的立体图。图8B为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按摩装置中的按摩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技术的按摩装置10总体包括能够产生按摩力的驱动装置2和用于施加按摩动作的按摩组件3。驱动装置2连接到按摩组件3,按摩组件3形成可变形的腔室并在其中容纳了用作按摩介质的智能流体。按摩组件3中的智能流体的粘性(粘度)和物相通过按摩装置10中专门设置的液变装置5来控制。智能流体通常是指在磁场或电场的作用下改变其流动性能的流体。智能流体通常可分为二大类;电流变液(ER流体)和磁流变液(MR流体)。电流变液一般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固体微粒均匀散布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油中组成的悬浮液,外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中的固体颗粒获得电场的感应作用,从而由液态进入固态。当外加电场强度大大低于某个临界值时,电流变液呈液态;当电场强度大大高于这个临界值时,它会变成固态;在电场强度的临界值附近,这种悬浮液的粘滞性或粘性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地变大。磁流变液也是一种可控流体,它通常是由磁性颗粒在非磁性油类中组成的悬浮液。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能够瞬间、可逆的发生流动性变化,由牛顿流体变为宾汉流体。当对磁流变液外加磁场时,微细的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装置,包括:/n支承框架(1);/n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到所述支承框架(1)上;以及/n按摩组件(3),所述按摩组件(3)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2),并且所述按摩组件(3)的内部形成腔室且按摩介质填充在所述腔室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按摩装置(10)还包括液变装置(5),所述液变装置(5)控制所述按摩介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逆变化,/n当所述按摩介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按摩介质为具有第一粘性的液态,当所述按摩介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按摩介质为具有高于第一粘性的第二粘性的液态或为固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4 US 62/722,7571.一种按摩装置,包括:
支承框架(1);
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到所述支承框架(1)上;以及
按摩组件(3),所述按摩组件(3)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2),并且所述按摩组件(3)的内部形成腔室且按摩介质填充在所述腔室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装置(10)还包括液变装置(5),所述液变装置(5)控制所述按摩介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逆变化,
当所述按摩介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按摩介质为具有第一粘性的液态,当所述按摩介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按摩介质为具有高于第一粘性的第二粘性的液态或为固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介质包括电流变液(305),
所述液变装置(5)包括电场控制器和电极(501),其中所述电极(501)布置成向所述电流变液(305)施加电场,而所述电场控制器构造成控制通过所述电极施加的所述电场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介质包括磁流变液,
其中所述液变装置(5)包括磁场控制器和磁极,所述磁极设置成将可变磁场施加到所述按摩介质,而所述磁场控制器构造成控制通过所述磁极施加的所述磁场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3)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体构成,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外部轮廓能够随着所述按摩介质的形态变化而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选自气动装置、电动机、电动油压泵和电动充气装置中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麟
申请(专利权)人:李少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