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的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211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引导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顶部位置设置有水平仪,所述水平仪的内部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下方通过锯齿啮合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调节更加准确稳定,能够准确地找到穿刺的最佳进针方向,提高穿刺的精度,具有照明的机构,便于观察,设计更加人性化。

A CT guided puncture pos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引导的穿刺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穿刺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CT引导的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有时需要用到穿刺技术对病灶部位进行活检或微波、射频消融、粒子植入等微创治疗,这之前要先用CT机扫描人体的不同横剖面以确定病灶的准确位置,并在相应层面的皮肤表面选择最佳的进针位置、角度和深度,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穿刺时,需要先进行CT扫描确定病灶的大致位置,然后再根据病灶周围组织关系设计体外进针的角度和位置,再进行CT扫描加以确认,然而,这种传统的穿刺方法,需要经过医务人员多次重复进针和CT扫描确认才能找到较为准确的进针点,多次CT扫描增加了患者的辐射损伤,多次探索穿刺点、穿刺角度、穿刺深度,手术时间长,重复穿刺加重了组织损伤,此外,医务人员在穿刺过程中,常因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手指抖动,造成穿刺角度偏斜或穿刺位置不准确,对患者而言,不但增加了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或检查时间,而且降低了穿刺治疗或活体组织(包括可疑肿瘤组织)的取样检查成功率。现有的CT引导的穿刺定位装置,装置在进行定位的时候,不可以合理精准的进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引导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2),所述安装筒(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上端设置有横板(4),所述横板(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板(7),所述顶板(7)的内部顶部位置设置有水平仪(10),所述水平仪(10)的内部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9),所述双轴电机(9)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的下方通过锯齿啮合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的下端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引导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2),所述安装筒(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上端设置有横板(4),所述横板(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板(7),所述顶板(7)的内部顶部位置设置有水平仪(10),所述水平仪(10)的内部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9),所述双轴电机(9)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的下方通过锯齿啮合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下端贯穿顶板(7)的下表面并固定连接有螺栓杆(19),所述顶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照明灯(8)和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设置在照明灯(8)的一侧,所述支撑板(22)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螺栓杆(19)的表面设置有螺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华栋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