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状腺引流装置及负压引流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211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甲状腺引流装置及负压引流球,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甲状腺引流装置包括倒伞型引流管和引导针,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和两个引流件,两个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分支连接口连接的连接部,导流管的一端插入主连接口,两根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分支连接口。通过使用三通连接管将导流管与引流支管或导流杆连接,并对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使用连接部加强连接,避免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需要重新固定引流管,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通过将连接段的前端设置成圆锥体,有效减小了穿刺时引导针的阻力,进一步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痛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状腺引流装置及负压引流球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状腺引流装置及负压引流球。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经常在手术切口内放置引流管,将手术腔内的积血积液和渗出通过引流管引向体外。这样可以防止术腔积液感染,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目前,手术中采用的方法大都是:取一段引流管,在引流管的一端人工剪取数个小孔(或事先留孔),有孔端放入腔内,引流管的另一端在引导针的引导下从穿刺孔中引出体外,接负压引流球,以达到引流的目的。甲状腺手术后进行引流时,现有的引流技术是由护理人员将一根直软管劈开,形成Y型接头,由于操作的不确定性,劈开的软管容易断裂,软管劈开后的碎屑会残留在伤口上,劈管过程中容易导致软管被污染,对伤口造成感染。此外,现有的引导针操作时阻力大,这就增加了患者穿刺时的痛苦感,而且容易与引流管脱落的问题,脱落之后需要重新穿刺,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甲状腺引流装置及负压引流球,以解决现有的引流管存在容易断裂和安全性差,以及现有的引导针阻力大和容易与引流管脱落而增加了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状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状腺引流装置包括倒伞型引流管和引导针,所述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和两个引流件,所述三通连接管设有两个分支连接口和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通的主连接口,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主连接口,两根所述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所述引流件用于将手术腔内的积液引流至所述导流管内;所述引导针用于穿刺人体皮肤形成穿刺孔,并引导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从穿刺孔中穿出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状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状腺引流装置包括倒伞型引流管和引导针,所述倒伞型引流管包括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和两个引流件,所述三通连接管设有两个分支连接口和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通的主连接口,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主连接口,两根所述引流件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分支连接口;所述引流件用于将手术腔内的积液引流至所述导流管内;所述引导针用于穿刺人体皮肤形成穿刺孔,并引导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从穿刺孔中穿出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状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件为引流支管或引流杆,所述引流支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壁的通孔,所述引流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引流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引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状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支管的直径为14Fr,所述引流支管的长度为150mm,所述引流支管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状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杆的直径为14Fr,所述引流杆的长度为150mm,所述引流杆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甲状腺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金吴恒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若尧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