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06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箱体、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盖板、加湿器和鼓风机;还包括有若干活动设置在箱体内的发酵盒;发酵盒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上设置有若干曝气孔;盖板下表面还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一端与进气接口下端对接焊接;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箱体内且贯穿发酵盒内的曝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气孔;发酵盒底部设置有与曝气管相适配的通孔;发酵盒上方均设有喷管且所述喷管均固定在箱体一侧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自然发酵难以控制环境湿度导致影响发酵效果的问题;人工翻动茶叶进行由于内外温度不相同以及与氧气的接触程度不同导致发酵不均匀导致茶叶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微生物发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发酵茶是将茶树芽叶经过萎调,揉切,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对于发酵茶而言,发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然而,传统的茶叶发酵方式大都是让茶叶堆在一起自然发酵,工人按时翻动茶叶,避免茶叶内部温度过高且保证茶叶能够均匀与氧气接触;自然发酵存在难以控制环境湿度导致影响发酵效果的问题;另外,自然发酵时人工翻动茶叶由于内外温度不相同以及与氧气的接触程度不同,容易导致发酵不均匀导致茶叶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茶叶,解决自然发酵存在难以控制环境湿度导致影响发酵效果的问题;以及,自然发酵时人工翻动茶叶进行由于内外温度不相同以及与氧气的接触程度不同,容易导致发酵不均匀导致茶叶质量下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的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活动设置在箱体上的盖板、加湿器和鼓风机;所述加湿器通过输水管连接至箱体;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和控制阀门;所述箱体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喷管且所述喷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所述喷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气接口;所述鼓风机通过管路与进气接口上端相接;还包括有若干活动设置在箱体内的发酵盒;所述发酵盒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置有若干曝气孔;所述盖板下表面还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进气接口下端对接焊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箱体内且贯穿发酵盒内的曝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气孔;所述发酵盒底部设置有与曝气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发酵盒上方均设有喷管且所述喷管均固定在箱体一侧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口上端伸出盖板上表面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曝气管上的曝气孔直径较进气管上的气孔直径小;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盒底部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盒上端敞口且上端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两对称侧边上设置有与支撑板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凸缘部的另外两对称侧边上均设置有拉环;进一步的,所述凸缘部两侧边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拉环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拉环两端与放置槽两侧内壁铰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盒的底部还设置有渗液孔;所述渗液孔排列成梅花状均匀排列在发酵盒底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底部加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为圆锥型凹槽且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发酵盒活动设置在箱体内,能够将茶叶分装在发酵盒内在箱体内进行发酵,避免同时堆积过多茶叶进行发酵造成内部温度过高,且能够随时取装发酵盒,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发酵盒;2、在盖板与箱体活动连接且箱体上的进气接口下端对接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可贯穿设置在箱体内每一级发酵盒的曝气管,安装时,先将发酵盒叠放在箱体内,然后盖上盖板,使得与盖板上进气接口连接的进气管穿入曝气管内,需要向发酵盒内通入冷空气时,只需要要将进气接口与管路相接后启动鼓风机,冷空气即可通过管路和进气接口进入箱体内的进气管,由进气管上的气孔进入曝气管内,再由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喷射进入发酵盒内,产生曝气效果,既能够对发酵盒中心处的茶叶进行降温,又能够向发酵盒内通入适量用于发酵的氧气;3、发酵盒上方均设置有喷管,即每一级发酵盒之间的箱体侧壁上均设置喷管,喷管上的喷头在发酵盒上方产生水雾,受重力下降后对发酵盒内部进行加湿,提高发酵效果;4、采用发酵盒堆叠的方式,节约了空间,且一次性能够对箱体内所有的发酵盒内部进行通气、降温和加湿,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发酵效率,增强茶叶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发酵盒结构示意图。图5为发酵盒俯视图。附图中:1.箱体;2.温度检测仪;3.湿度检测仪;4.盖板;5,加湿器;6.输水管;7.喷管;8.喷头;9.进气接口;10.管路;11.发酵盒;12.曝气管;13.曝气孔;14.盖板;15.气孔;16.通孔;17.密封盖;18.支撑板.19.凸缘部;20.卡槽;21.拉环;22.放置槽;23.渗液孔;24.收集槽;25.排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一种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的温度检测仪2和湿度检测仪3、活动设置在箱体1上的盖板4、加湿器5和鼓风机;所述加湿器5通过输水管6连接至箱体1;所述输水管6上设置有增压泵和控制阀门;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喷管7且所述喷管7与所述输水管6连接;所述喷管7上设置有喷头8;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进气接口9;所述鼓风机通过管路10与进气接口9上端相接;还包括有若干活动设置在箱体1内的发酵盒11;所述发酵盒1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曝气管12;所述曝气管12上设置有若干曝气孔13;所述盖板4下表面还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一端与进气接口9下端对接焊接;所述进气管14的另一端伸入箱体1内且贯穿发酵盒11内的曝气管12;所述进气管14上设置有气孔15;所述发酵盒11底部设置有与曝气管12相适配的通孔16;所述发酵盒11上方均设有喷管7且所述喷管7均固定在箱体1一侧内壁上;发酵盒11活动设置在箱体1内,能够将茶叶分装在发酵盒11内在箱体1内进行发酵,避免同时堆积过多茶叶进行发酵造成内部温度过高,且能够随时取装发酵盒11,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发酵盒11;在盖板4与箱体1活动连接且箱体1上的进气接口9下端对接连接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可贯穿设置在箱体1内每一级发酵盒11的曝气管12,安装时,先将发酵盒11叠放在箱体1内,然后盖上盖板4,使得与盖板4上进气接口9连接的进气管14穿入曝气管12内,需要向发酵盒11内通入冷空气时,只需要要将进气接口9与管路10相接后启动鼓风机,冷空气即可通过管路10和进气接口9进入箱体1内的进气管14,由进气管14上的气孔15进入曝气管12内,再由曝气管12上的曝气孔13喷射进入发酵盒11内,产生曝气效果,既能够对发酵盒11中心处的茶叶进行降温,又能够向发酵盒11内通入适量用于发酵的氧气;发酵盒11上方均设置有喷管7,即每一级发酵盒11之间的箱体1侧壁上均设置喷管7,喷管7上的喷头8在发酵盒11上方产生水雾,受重力下降后对发酵盒11内部进行加湿,提高发酵效果;采用发酵盒11堆叠的方式,节约了空间,且一次性能够对箱体1内所有的发酵盒11内部进行通气、降温和加湿,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发酵效率,增强茶叶品质。实施例2:如图1、3、4所示,所述进气接口9上端伸出盖板4上表面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7;所述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的温度检测仪(2)和湿度检测仪(3)、活动设置在箱体(1)上的盖板(4)、加湿器(5)和鼓风机;所述加湿器(5)通过输水管(6)连接至箱体(1);所述输水管(6)上设置有增压泵和控制阀门;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喷管(7)且所述喷管(7)与所述输水管(6)连接;所述喷管(7)上设置有喷头(8);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进气接口(9);所述鼓风机通过管路(10)与进气接口(9)上端相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活动设置在箱体(1)内的发酵盒(11);所述发酵盒(1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曝气管(12);所述曝气管(12)上设置有若干曝气孔(13);所述盖板(4)下表面还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一端与进气接口(9)下端对接焊接;所述进气管(14)的另一端伸入箱体(1)内且贯穿发酵盒(11)内的曝气管(12);所述进气管(14)上设置有气孔(15);所述发酵盒(11)底部设置有与曝气管(12)相适配的通孔(16);所述发酵盒(11)上方均设有喷管(7)且所述喷管(7)均固定在箱体(1)一侧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的温度检测仪(2)和湿度检测仪(3)、活动设置在箱体(1)上的盖板(4)、加湿器(5)和鼓风机;所述加湿器(5)通过输水管(6)连接至箱体(1);所述输水管(6)上设置有增压泵和控制阀门;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喷管(7)且所述喷管(7)与所述输水管(6)连接;所述喷管(7)上设置有喷头(8);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进气接口(9);所述鼓风机通过管路(10)与进气接口(9)上端相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活动设置在箱体(1)内的发酵盒(11);所述发酵盒(1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曝气管(12);所述曝气管(12)上设置有若干曝气孔(13);所述盖板(4)下表面还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一端与进气接口(9)下端对接焊接;所述进气管(14)的另一端伸入箱体(1)内且贯穿发酵盒(11)内的曝气管(12);所述进气管(14)上设置有气孔(15);所述发酵盒(11)底部设置有与曝气管(12)相适配的通孔(16);所述发酵盒(11)上方均设有喷管(7)且所述喷管(7)均固定在箱体(1)一侧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9)上端伸出盖板(4)上表面且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彩程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